蝈蝈

目不识字的老农,用50年把猪草做成了

发布时间:2023/4/15 14:58:42   

高粱秸秆在一般人的眼里,也就只能当做柴火和肥料,最多也就喂牛喂猪,连这些畜生都不怎么待见,只是在冬天实在没办法才吃两口。可是在一个河北老农的手里,它们却摇身一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贝,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还被当成国礼赠送给外宾,外国政府也抢着收藏,它就是永清老农徐艳丰的秸秆扎刻手艺。

11岁迷上一个蝈蝈笼,从此“魔怔”了

11岁的时候,有一天徐艳丰和小伙伴去山上打猪草,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老爷爷的小铺子,耳边传来了清脆的蝈蝈鸣叫声,小朋友都呆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蝈蝈看,徐艳丰却被眼前精巧的蝈蝈笼惊呆了,眼见就天黑了他也舍不得走,最后老爷爷干脆送给他一个蝈蝈笼。回家后徐艳丰就“魔障”了,从此不吃不喝,白天黑夜地研究着那个秸秆编制的笼子,反复几次之后,用了好几天的时间,一个成型的蝈蝈笼终于完工了。

家人邻居都说这个孩子疯了,父亲也因为他“不务正业”没少打他,可这些都没能改变他的“死性”,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躲在角落里做着扎刻手艺,一天都没有闲着。

他的技艺很快就超越了村里村外的大人,12岁的徐艳丰就因为一件“八仙过海”成了远近的小名人,过去了50多年,至今这个作品通了电都还能亮灯。

目不识丁的老农成了高粱培育和建筑学专家

徐艳丰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他大字不识,更不要说是懂什么育种学和建筑学原理,但是因为扎刻手艺的需要,他生生得从一个“草根”演变成了高粱育种专家和建筑原理大师。

因为找不到优质的高粱材料,徐艳丰就自己动手改良高粱品种,他把河北当地和北方优质的品种进行杂交,几年之后终于培育出了优良品种,每隔两年还要重新杂交一次,以保证高粱品质的稳定。他培育出的高粱杆子直,外皮厚实,内瓤密度高,据专家鉴定,用这样的秸秆做出的扎刻作品只要保存得法,能够保存至少年。

一般的高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粗细不均匀,而且很多高粱杆都会弯曲。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和老伴整天守在高粱田里,研究株距对于高粱杆生长的影响,最终发明了最合适的生长距离。

秸秆扎刻是一个十分繁复的工作,特别是结构复杂的中国古代建筑,动辄需要用数十万节秸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徐艳丰常常要在开始前在纸上画出设计图。久而久之,竟然变成了一个建筑原理的专家,练就了“天眼通”的本领,普通的建筑,哪怕再复杂,只要看一眼,他就知道其中的结构如何搭建,各种相交的部分怎么处理。如今,这个和田地高粱打了一辈子交道没上过一天学的老农,却成了很多高校建筑课上的座上客,给大学生讲起了建筑学。

浩大的工程

秸秆扎刻虽然美轮美奂,却是一个普通人碰都不想碰的活计,因为它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就会把人生生吓跑。年时,徐艳丰为了庆祝北京奥运会赶制的一件“天安门”作品,整整耗时三年多,共用及秸秆70多万节。没有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这样复杂浩大的成品是断难完成的。

12岁那年,因为家乡环境封闭,从来没有人能说清天安门到底是什么样子,甚至根本没有人见过,他也是偶尔一个机会从电影中看过一眼。为了看得清楚些,他愣是追着电影放映队跑了八个村子,盯着同一个电影看了八次才罢休。

因为秸秆扎刻消耗的高粱量非常巨大,他把自己家承包的八亩土地全部种成了高粱……。

巧夺天工

徐艳丰的作品,绝对配得上用“巧夺天工”来形容,即便是高达数米的古建筑,也从来没用过一滴胶水,没动过一根线绳、一根钉子,全都采用中国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咬扣而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建筑中所有的门窗都是可以灵活开合的。

经过多位专家的测定,他的作品结构稳固,因为采用的材料都是自己亲自培育的“铁杆高粱”,各个结合部又处理得非常严谨,哪怕是收藏年依然会完好无损。一个常人眼中的猪草、废物燃料,被他做成了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他的“黄鹤楼”作品还被加拿大政府抢去,多个作品都被当成国礼赠送给外宾,用来彰显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很多人都为徐老所惊叹,但他却说:“别人说我是个传奇,其实他们不知道,如果你用一生去钻研一件事,你也会成为传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5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