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3祖先的摇篮课件

发布时间:2023/7/26 13:36:48   

课件展示,点击播放

02:26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8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祖先的摇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摇篮”,简介摇篮。

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课件出示一组铁质、木质、藤编摇篮图)摇篮是婴儿睡觉的地方,形状像篮子,婴儿睡在里面,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最早的摇篮用藤或竹子制成,因此“篮”字是竹字头。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呢?(温暖、舒适。)

2.板书“祖先”,提问:什么是“祖先”?(“祖先”是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3.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试着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

(3)检查并反馈,识记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正音:本课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均为形声字,可让学生依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想生字的读音,在交流分享中相机正音。

(2)识记方法。

①换偏旁识记:萄—掏;墙—蔷;亿—忆。

②偏旁归类识记:草字头(艹)——蔷、薇;走之(辶)——逗、逮。

③借助插图或图片识记:“蔷薇”是一种植物。

④编儿歌识记。

◇走之把豆装,笑声传四方。(逗)

◇“隶”的捺变点,走之在下面。(逮)

◇墙上有草土跑掉。(蔷)

◇小草微微笑。(薇)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2.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指导书写,讲解书写要领。

祖“且”的上端低于左边,最后一横穿插到“礻”最后一点的下面。

啊“口”和“可”起笔大体齐平,“阝”略高。左、中部的总宽和“可”的宽度大致相等。

浓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九笔捺要写得舒展。

望注意“亡”和“月”的穿插关系。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竖折;“月”的撇过中心点;“王”居中,写在下半格。

“摘、掏”都是左窄右宽,且左右等高,“摘”右边不能写成“商”;“掏”中的“缶”要写紧凑。“忆”中“乙”的起笔与“忄”的右点起笔齐平。

“蓝”中间部分窄于上下部分,第四笔竖短于第五笔竖,最后一笔横要略宽于“艹”的横。“赛”的中间三个横画中,第三横要写得长,第二横稍短;第九笔撇和第十笔捺起笔不能相交,分别挨近上面的两竖。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写完后同桌交换检查,发现写得好的地方夸一夸对方,写得不好的地方指出来,重新书写一遍。

5.教师用会写字和熟字组词,再结合“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学生听写,同桌互查互纠。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第1小节:总述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第2、3小节:想象祖先在原始森林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第4小节:总结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短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儿歌)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

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2.导入新课。

师: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呢?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又做些什么呢?

二、品读诗句,想象感悟

学习第1小节

1.小声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思考。

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呢?

2.自由思考后和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1)(课件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①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摇篮?

②照样子说一说:那()是()的摇篮。

(2)(课件出示)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①哪些词句写出了森林的大?(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②第1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真有意思”是儿童的口吻,要读出有趣的味道。“这是多大的摇篮啊!”要读出惊奇、赞叹的感觉。)

③引导学生抓重点词“浓绿”“一望无边”“遮住”想象原始森林“大”和“美”的特点。

④理解词语“一望无边”。引导想象:除了森林是一望无边的,还有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天空、海洋、草原等。)

(3)(课件播放原始森林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原始森林的广阔。

3.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并想象画面。

学习第2小节

1.教师引读。

师:听爷爷说了“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之后,“我”想——(生接)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2.祖先在“摇篮”里做了些什么?默读第2小节,用“”画出来。

3.品析“掏”的妙用。

(1)换词比较: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

①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②出示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伸进了鸟窝中,所以用“掏”。

③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掏钱、掏耳朵、掏口袋……)做“掏”的动作。

(2)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祖先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4.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野兔()蘑菇

5.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6.品读问句。

(1)(课件出示)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2)引导理解“可曾”。“可曾”中的“可”用来加强疑问的语气,“曾”是“曾经”的意思。“可曾”表示对祖先生活情景的一种不确定的猜测,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3)你能用“可曾”说一句话吗?

(4)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猜想的感觉。

7.拓展想象。

(1)创设情境: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摇篮里还会去哪儿?还会做些什么?

(2)认真读一读,再和同桌说一说,合作创编诗歌。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学习第3小节

1.那时候的孩子们在“摇篮”里做了些什么?用“”画出来,在小组里读一读。(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小组同学比赛读第3小节,读好问句。(听人朗读时,边听边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

3.指导学生进行扩词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逗小猫采蘑菇捉小鱼逮蚊子

逗小孩采树叶捉蝴蝶逮老鼠

学生分别做“逗、采、捉、逮”的动作,想一想:“捉”和“逮”都要用手,为什么一个是提手旁,一个是走之呢?(“逮”是要边跑边捉,所以是走之。)

4.拓展想象:那时的孩子们还会在这里做些什么呢?仿照第3小节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吗?/也在这里/,/吗?

学习第4小节

1.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2.思考:什么把“我”从回忆中唤醒?(风儿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我”在回忆什么?(回忆祖先在摇篮里生活的情景。)

3.体会情感:“我”对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感叹里饱含了“我”怎样的感情?

(1)理解“苍苍茫茫”:“苍苍茫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这个词进一步突出了原始森林的一望无边。

(2)最后一句话有何作用?(最后一句话和第1小节相照应,再次强调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饱含了“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的美好祝愿。)

4.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

指导朗读:读“沙沙,沙沙”时,边读边想象风儿吹动树叶的情景,朗读要轻柔缓慢。“又那么遥远”声音逐渐低。最后两句要读出心中的赞叹之情。“啊!”语音可延长些。

5.朗读全文,理解诗题,说说爷爷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因为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三、回顾拓展,作业设计

1.说一说:看着这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全班交流,可将原始森林作为谈话的对象,也可将祖先作为谈话的对象)

2.搜集资料,了解森林的作用,知道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3.全班合作制作“保护祖先的摇篮”的宣传册,宣传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一些做法。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主要内容。本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引导学生想象在做这些事时有趣的情景,既积累了词语,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

2.加强朗读训练,注重想象力的培养。本课教学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想象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将诗句内容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脑海里留下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场景,进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8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