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一生仅一次,一次尽一生下

发布时间:2023/5/9 18:29:19   

~OPENING~

话接上回——

三批国宝颠沛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四川境内各自落定了脚,盼星星盼月亮(捱ái)过几年洞藏之后,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年双十节的上午10点,故宫太和殿广场人头攒动,“华北战区侵华日军投降受降仪式”在北平10多万民众的瞩目之下顺利召开,恢弘程度甚至超越了南京现场。

图二,日军司令官率21人准备进行献刀礼

图三,因坚守台儿庄中外闻名的

孙连仲上将作为“受降主官”签字

仪式结束没多久,在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就开始张罗起文物回归的事儿。本来按之前的承诺,一万多箱宝贝该在战后回到紫禁城,那些漂泊西南多年的工作人员也都心之所向。可谁能想到,刚打退了鬼子,内战又来了。

毕竟是国民政府的天下,胳膊拧不过大腿,藏在巴县、峨眉和乐山三地的国宝先是被一纸调令集中到重庆,又在年夏天坐着九艘轮船顺流回到了南京「朝天宫」,专门为其扩建好的大库里。

随着48年11月徐蚌会战(淮海战役)的打响,国军的败势有些一发不可收拾,故宫文物理事会负责人兼「国民参政会」议员杭立武唯恐交火再次波及到国宝,借着自己参政的身份,打探到蒋委员长意图撤退台湾立足的想法,索性一份密电呈了上去。

密电大概意思是酱婶儿的:回迁国宝可不能安心这么放着,得赶紧挑贵重紧要的往台湾运,重庆那边秘报说河南博物馆还有六十几箱殷墟时期的好东西,咱得想办法接管过来,最好在台设一个文物联合管理处,以图万安…

返给杭立武申请海军派舰运送文物赴台的公函

不久之后,几封发自总统府办公室的公函把所有“播迁至台”的文物安排得妥妥当当。

蒋介石从年年底开始

便奉行将故宫文物“播迁台湾”的基本政策

其中杭立武特别叮嘱要从河南抢运出来的商周青铜精品,真的被两架特批的空军专机运走小40箱,余下的回迁国宝则准备分三批登上军舰跟南京拜拜。

年12月21号大早起,“中鼎号”运输舰悄悄停靠在「下关码头」。杭立武迎着瑟瑟寒风颇为感慨,因为11年前,一样的冬日,一样的地点,他一样地登船而去,回忆像江水般席卷而来。

忽然间,嘈杂的吵闹声打断了他飘远的思绪。走近一看,甲板上竟坐着许多抖开铺盖不肯下船的逃难百姓。随行押运的庄尚严(之前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主任,院长马衡的学生)正跟一边儿吐沫横飞地苦劝。

原来,由于国军的连连败退,南京城内早已人心惶惶,海军总部的官兵走漏了舰船即将赴台的消息,在家属中一传十十传百,看不清形势的百姓哪顾得上那么许多,有船不跑还等什么?

眼瞅开船时间将近,文物又搬不上去,杭立武急的没辙,只能打电话请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出面解围。

可能因为都是军官家属或邻里朋友,在大局为重的劝说和另寻出路的保证下,大家这才收拾行李给国宝让出地方。

载着第一批箱精心挑选,价值连城的宝物,中鼎号轰鸣起航了。

难怪当局觉得那些逃难百姓的命抵不过这百十来箱宝贝,合着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翡翠白菜以及阿拉善左旗进献给康熙帝的东坡肉形石都藏在其中。

翡翠白菜细腻圆润、水头充足,

天然色雕的绿叶上趴着巧琢的蝈蝈

迎合了多子多孙的美好祈愿。

东坡肉,天然玛瑙玉髓,肥瘦分明

肌理清晰、甚至连毛孔都足以乱真

人间极品。

除此之外,大批的皇家收藏、宋元古籍并当初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都安然地静置在木箱中,被粗重的麻绳固定,包裹着油布,放不下心的随行人员夜里干脆就爬上箱去睡。

中鼎号是平底轮,江河行走还算平稳,可冬月里的台湾海峡,凄风苦雨,夜寒浪大,许多人都受不住颠簸,吐的稀里哗啦,苦熬了几天终于靠岸「基隆港」。

大家站在甲板上,商量来商量去,都觉得基隆多雨,新洲多风,高雄太热,唯独气候适宜的台中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卸下货,把宝贝运进了糖厂的仓库。

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同仁

于台中糖厂文物临时库房

与此同时,平津战役胜负已现端倪,「南京行政院」自感时日无多,赶紧连拍电报催促马衡抓紧把故宫里的剩余国宝打包,运到南京来。

曾经一心期盼文物回归紫禁城的马院长,早就对国民政府“播迁至台”的政策愤恨不已,怎么可能乖乖地把视如生命的国宝拱手让人?于是一出暗度陈仓的“大戏”悄然拉开帷幕。

他一面佯装听命,又是编目造册又是报备南京,一面再三叮嘱手下,打包不能急,这么金贵的东西必须备齐附件儿,慢慢装裹,细致小心。

行政院那边自然也不是好骗的,窥见了马衡人在物在的决心便派了专机,明面儿上打着“抢救”国宝级文化人的旗号,实际上是想押解控制,省得他拖延当局的抢宝进度。

12月中下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电邀请马衡南下,老先生拒绝登机不说,连拒绝口信儿都是让清华校长梅贻琦代转的。

这其间,他听说押运首批赴台国宝的竟是自己学生庄尚严时,本来还抱着很大希望觉得能劝动他拦住剩余计划,结果人家不顾师恩,心甘情愿为党国效命,马老一气之下在媒体上公开与之决裂。

耗了一个月,行政院开始打“亲情牌”,试图要挟,先是儿媳妇裴宇再是三女儿马晶,几番劝说之下,马衡怒斥二人“妇女之见”,索性给杭立武直接去信,称自己动脉紧缩,医生不让乘机不让乱动,只能遵嘱不离北平。

这一招委婉的推病,当即把南京方面架得进退两难。在马老力挺之下,那些假装被打包好的文物一直拖到解放军包围北平那天,还安安稳稳地待在故宫,一箱都没运出。

可惜,马衡再怎么极力守护,南京方面他还是鞭长莫及。第二批文物又被卷走了包括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世间仅存的绝版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以及镌刻铭文最多的西周毛公鼎等箱珍品。

毛公鼎上刻的铭文是当今出土的

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

足有32行,字,记载了毛公衷心献策之事

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此时的海军总部再也没舰艇可派,于是杭立武花重金包了一艘叫做“海沪号”的招商局轮船,毫不费力地运抵基隆。

这边厢,随着淮海战役解放军的全面胜出,困在南京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紧急开了理事会,决定一次性把剩下的箱国宝全都运去台湾。

说的倒是轻巧,可到了码头,要不是额外塞了红包,都在过农历年的搬运工人谁肯为个败北政府出力?

这回派去的运输舰“昆仑号”再也没法儿拒绝蜂拥而上的民众,留给能装下文物的地方只够原计划的六成,也就箱。

但正是这六成中就包含了无人不晓的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和苏轼大名鼎鼎的《寒食帖》。

无用师卷,指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

年,元代画家黄公望

为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所作

清代被烧成两段后前半部分称为“剩山图”

临要出发,杭立武带着几口箱子说什么也要挤上轮船,这些日本战败后归还的第一批劫掠文物,十分得国民政府看重,想往上爬的轮机长二话没说拆了自己办公室的桌椅,硬给塞了进去。

更为戏剧的是,船出港没一会儿,大家发现竟是往北开的。

原来舰上的中尉书记官陈健藩和舰长儿子沈勋已被发展为中共地下党,他们本打算出了吴淞口策反舰长老爸和副舰长褚廉方,结果因为无法使用武力且众人意志摇摆,失败后按原计划复又南行,沈氏父子中途逃岸后被国民党军追捕并秘密处决。

本来想分7拨儿运走的宝贝,因为49年开春儿战况恶化,没能继续,但小规模的逃跑裹挟却一直未见停歇。

直到蒋委员长撤退的12月初,张大千还贡献出了78张价值连城的敦煌临摹壁画以交换跑路台湾的一席机位,成功降落在了松山机场。

左上为甘肃瓜州安西榆林窟的水月观音

左下是张大千现场临摹的白描稿

右为临摹成品

早在那边儿成立好的「国立院馆联合管理处」,一直琢磨着在山里兴造一处专用库房,于是各地勘察最终选定台中雾峰北沟山。

历时三年,北沟地区不但建成了连片的库房,附近还开凿了U型山洞,以藏最精选的宝贝。

许多大师包括李济、屈万里、董作宾等人应邀前往,跟工作人员一起按原始册本开箱清点,竟整整确认了62万件文物!

其中汉代玉角形杯和战国玉(螭chī)纹(觿xī)至今无专家敢做价值评估。据小道儿消息称,单这俩物件就已超10亿人民币。

剩下的近一万多箱件各类国宝,于50、53和58年分三次从金陵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直安然地等来了“一生仅一次”的年紫禁城丹宸永固大展。

另箱,约10万多件明清官窑瓷器和宫廷杂项被留在了南京朝天宫坚实的库房中。随着落锁的声响,守护它们的许多人早已黑头到白发,倾尽了一生的热忱。

年新建中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阳明山下占地16公顷,主体四层,正院呈梅花形

直到年1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馆才落成揭幕,正式对外开放,前后辗转漂泊了30多年的文物终于各得其所,却从此隔海相望。

依山而建的故宫巍峨沧桑,国宝多舛的故事几代难忘,惟愿吾辈有生之年,它们最终能够找到回家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