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道光时期的粉彩瓷业的衰退阶段,产品质

发布时间:2023/8/6 22:50:40   

道光时期的粉彩无论是官窑、民窑的传世品都较为常见。从陶瓷史的发展角度看,此时处于瓷业的衰退阶段,瓷器产品生产质量大不如乾隆、嘉庆之时。除了专为道光帝烧制的“慎德堂制”款识的粉彩瓷器还保持着乾隆、嘉庆朝的工艺水平之外、其他一般的品种质量不如前朝。器型缺乏创新,品种单一;胎体粗松,釉面不平;纹饰呆板,以风景或“无双谱”入画,质量较“清三代”相差甚远。

(清道光“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

道光粉彩的造型基本上延用乾隆、嘉庆时的传统器形。只有冬瓜罐为此时新创,罐口内敛、丰肩,直筒状圆腹,卧足。小件器皿丰富多彩,酒杯多种多样,有套杯、卧足小杯、铃铛式小杯。除瓶、罐、花盆及少量文房用具外,还有碗、盘等日常用瓷。民窑则以瓶和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瓶类等陈设器则普遍造型粗笨。

(清道光豆青釉粉彩吉祥八宝纹冬瓜罐)

道光粉彩瓷胎质地粗松,胎体粗厚笨拙,釉面不平。官窑的白色地釉较润泽,但底釉为松石绿釉时比嘉庆器物色稍深;为白釉时呈现波浪状的釉面,一般称“波浪釉”。底足的处理也不精细,前朝滚圆的泥鳅背足已十分少见。民窑粉彩器物的胎体同官窑样,胎体、器壁厚重。“波浪釉”的普遍出现,反映出道光时瓷器施釉技术水平不佳,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在乾隆时期就已出现。

(清道光波浪釉五彩刀马大瓶)

道光粉彩追求乾隆、嘉庆时官窑的特色,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装饰为主,如珊瑚红地粉彩、黄地粉彩、绿地粉彩、抹红地粉彩等,而且和描金工艺结合。官窑精品绘工精致,但纹饰缺乏细腻的感觉。民窑彩绘布局杂乱,施彩薄且欠鲜艳。线条呆滞,纹饰上的色彩时有漫出线外的现象。虽然道光民窑粉彩总体水平不如前朝,但一些小件器物制作仍很精致,特别是胎体较薄的碗类器物,造型精巧,胎体轻薄,画工也相当精致。

(清道光珊瑚红地开光粉彩花卉纹碗)

道光粉彩的纹饰除延用乾隆、嘉庆时的传统纹样,寓意吉祥的题材则更为流行。如吉磬、如意、灯笼、四季花卉等。雍正时期流行的“过枝花”仍有使用,但画工不及雍正朝精细,图案内容有所变化,以过枝癞瓜和过枝葡萄较为盛行。人物纹饰有婴戏图、《无双谱》人物故事。山水有“洞庭十景”、“长江十景”。民窑粉彩喜绘动物及飞鸟鱼虫,题材多达十余种,如斗鸡、猫、狗、牛、羊、蝴蝶、鸳鸯、水鸭、仙鹤、喜鹊、鸽子、鹦鹉、蝈蝈、蝙蝠等。这些大小动物与多种花卉、瓜果组成吉祥画面,形成道光粉彩纹饰的风格。

(清道光粉彩江西十景之「麻姑仙坛」及「庐山瀑布」图)

道光粉彩的款识别具风格,用青花或红彩书写,行笔圆润流畅,紧凑。篆书为年代款“大清道光年制”。楷书多为斋堂款“慎德堂制”,用侧锋书写,笔力刚柔相济,红彩浓艳匀净。道光时期的红彩堂名款数量超越以前各代,有此种款识的粉彩瓷多为皇亲贵族的订烧品,如“行有恒堂”款或“睿邸退思堂”等。

(清道光“慎德堂制”款粉彩赛龙、凤舟图盘)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粉彩装饰。内壁近口沿处以金彩描绘如意头纹,内底以粉彩描绘赛龙舟、凤舟图,水中儿童们正在分别奋力划着一龙舟和一凤舟。龙舟的头、尾上各立一童,均手执令旗呼号指挥,尾部一儿童在鸣锣加油。凤舟之头上亦站立一儿童,正手执令旗呼号指挥。两舟上的其余儿童们正奋力划桨。岸上站立五位小童,正在燃放鞭炮、呐喊,为双方加油。外壁以粉彩描绘结带折枝花、杂宝纹,杂宝有书画、笔锭、方胜、如意、珊瑚、犀角、铜钱等。外底署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

此盘造型规整,绘画笔触细腻,所署“慎德堂制”款字体工整。“慎德堂”系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行宫,署有“慎德堂制”款的瓷器,应是道光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道光皇帝特制的,以供其居住在慎德堂时使用。从盘上所绘的赛龙舟和凤舟图看,此盘应有其特殊用途,应是供道光皇帝在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

(清道光款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8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