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一支笔,一个人,黑白之间四十年坚守,绘出

发布时间:2023/5/21 13:16:34   
能不能治疗白癫病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6795.html

他是地道的成都人,从小学画,如今钢笔画自成风格。90年代出版第一本画集,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省第一任美协主席李少言给他写了序。画了40年成都老街道,记录老成都记忆中的模样……

李柯薪

受访者提供

老街存亡

成都,一座在现代化进程中改装换新颜的历史名城。时光荏苒的轨迹潜藏在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中。如今的成都,带着千年的历史内核奔向我们,繁华的大都市和国际化的脚步带我们走入现代化的生活中。

而那些古朴的街道,在车水马龙中沉睡。一座城市的灵魂并不是漂浮在上空的气息,而是在一条条街道的编织中根深蒂固的。街道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有着烟火气息,有着人情味。这就是每座城市不同的气质。

在几年的时间中,成都常常和世界大都市的名字排在一起。经典英伦和现代化的生活交织成伦敦,快节奏的泛娱乐浸染出纽约。在年,英国权威旅行指南杂志《TimeOut》评选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Timeout》在全球24个国家37个城市以10多种语言发行,是全球权威的旅行指南杂志。

/成都老街道崔兵画于年/

中国有四个街区和美国曼哈顿、伦敦佩卡姆共同上榜。第29名的上海前法租界,35名的香港湾仔和49名的北京三里屯。还有成都镗钯街,排名第19位,成为上榜的四个中国城市街区中排名最高的街区。

镋钯街是成都的老街道,在历史的轮回中看市井冷暖,如今摇身一变为成都最酷的街道。这里有着24小时书店,有着独立酒吧,有着雷门火锅,有着崇德里。这其中的变迁和故事渐渐被人们淡忘。

如今,人们提起镋钯街或许已经想不起这曾是大慈寺僧人存放兵器的地方,想到的是它紧邻CBD和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

/崔兵西岭雪山写生/

在成都,这样的老街道还有很多。原来龙王庙正街上很多成都传统民居,瓦墙斑驳,在街道的两旁的梧桐树下描写这成都的市井烟火。但是如今也因为市容改造,落一个拆迁的结果。正街背后的耿家巷就像是在一场森林大火边的小树,火不停,生活还在继续。

成都发展的速度惊人,很多老街道在一夜之间围上施工的铁板。我们应该如何记录即将逝去的成都呢?

黑白记忆

就记录的真实性而言,即使冷军的超现实绘画也不及一张相片。但是打败现代科技的,是那种最有人情味的东西。有时,一件事物在画家的笔下变得熠熠生辉,因为它融合了画家的深情和热爱。

成都,就有一位这样的画家,专门记录成都的老街道。而且专用黑白色调的钢笔水墨表现,而这一画就是四十多年……

他叫崔兵,今年六十岁,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对成都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我画的地方,都是我熟悉的,有感情的。”

崔兵童年时住在粮食局宿舍,这所位于东大街号的大院,非常漂亮,不是纯粹的四合院,而是一楼一底的木建筑,中西结合的样式,两侧都有走廊,非常洋气。

/水岸西岭崔兵画于年/

他的小学也在附近,同学都住在青石桥一带的老院子里,唐代西川节度使白敏中开凿的金河便从青石桥的桥下流过,东大街被街道两旁的梧桐树荫护着。少年时期,崔兵常拿着竹竿跟同学去粘蝉子、蜻蜓。东大街、学道街、青石桥、春熙路……

生于斯长于斯,他对承载了童年和青少年记忆的环境,有着深刻眷恋。因为城市更新,那些老街道老房子大多消失了。年12月,金河被填埋,改建成防空工事——如今只剩下一小段保留在人民公园内。上世纪80年代,东大街也开始了拆建。

崔兵最遗憾的是,这一带老街和他从小居住的大院没有画下来。“填金河时,我12岁,已经开始学画了。尽管画得还不好,但完全可以画下来的。”

就这样,崔兵开始用画笔记录着自己的生活。

/奥地利圣沃夫冈湖区崔兵画于年/

有的时候成都天气晴好,崔兵就带着画具去老街道写生。有的时候,一天画不完,崔兵就一心扑在画画上,用自己的情感描绘着成都的老街。有的时候,描绘老街道也是一种抢救性工作。崔兵说房子拆得太快了,还来不及画,就是消失了。

即使时间再匆忙,崔兵也不会拍照回家,在家埋头苦干。他推崇现场作画,抓住内心冲动,随着心意流动,手自动会控制笔触的轻重。对崔兵来说,他的画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因为这个原因,崔兵从来不会拍一张照片再对着画,他认为,那样他就把画画死了。

这么多年中,有多少古老的成都街道都留在了崔兵的钢笔画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用钢笔和水墨来描绘街道呢?黑白的搭配不会让街道失去原有的颜色吗?

/崔兵画的工笔蝈蝈于年/

“你可以走黑白画的道路。”受到李少言这句话启发,崔兵开始把绘画方向定在钢笔画上。钢笔画特点在于简洁,只有线条和黑白两色。油画、水彩、国画可以用各种颜色、调动很多手段来丰富画面、表达思想。钢笔画却很枯燥,一支笔尖弯曲的书法笔,一瓶碳素墨水,就是画者能支配的所有。如何让简洁的线条产生艺术感染力,崔兵思索过多年。

其实崔兵也画水彩和水粉画。但是,他更中意黑白的搭配,而不受色彩干扰的黑白色块和线条更能让人感受画中的意境。

自成风格

他学画的经历很偶然,不是和家中长辈学习,而是凑巧被邻居带入门。也就是在崔兵十多岁的时候,比他大一点的邻居开始学画。而指导邻居的是大画家苏葆桢、岺学恭。有时,这两位老师会到邻居家讲课,画的是国画山水,也学习西方技法,画水粉、水彩。

当时的崔兵就十分好奇,常常跑去看,渐渐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开始的时候就自己拿起笔乱画,有的时候他的邻居还会给他一些指点。前些年,崔兵曾在街上遇到这位邻居,但是对方说自己早就不画画了。

几年之后,崔兵又结识了一位搞漆器工艺的美术师王星泉,跟他学素描。当时这两个人都没有功利心,崔兵不想以此为生,老师也不收一分钱。王星泉的教学非常独特,不是只画一个物体,而是在一张桌子上摆满了物体,经常是一二十个,让练习者由此学会处理物体之间的光影关系。

/成都龙王庙正街崔兵画于年/

训练的严苛和自己的刻苦练习,让崔兵再也离不开绘画。等到他功底扎实后,渐渐也有了自己的风格。国内有一些画钢笔画的人相互联络,自称钢丝,他们走的是精细钢笔画的路线,对着照片作画,有时一幅小画可以画一个月,幅的画三四个月。

但是崔兵和他们不一样,在他看来:拍了照片回家临摹那就发表照片没什么区别。那是没有情感的、机械的作画方法,怎么谈得上是艺术呢?若比仿真度高,数月勾勒,怎么比得上相机的一声“咔嚓”呢?

崔兵认为:绘画不是炫技,技法高超可称为画匠。而真正打动人的是其中的情感。从喜爱热爱到自成风格,绘画也成为崔兵的精神支柱。

19岁的崔兵去了广汉当知青。绘画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让他觉得生活中多了一分乐趣。因为身在乡村田园,作品也都是乡间景色。但也是用心创作的,每次回城里,他总要到王星泉那里去请教。

/成都文殊院茶坊崔兵画于年/

年,崔兵回到成都参加工作,绘画的习惯一直保存下来了。那段时间,他的很多作品从写生变成更小的题材。也正是此时,他为《四川日报》副刊《原上草》、《成都晚报》副刊《锦水》画一些插图、题花。

年,美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出版社编辑陈默到崔兵的单位来玩,认为崔兵很有潜力,应该出一本书。10个月后,崔兵的第一本书出版了,著名美术家刘开渠为封面题字,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省第一任美协主席李少言写了序。

陈默曾评价崔兵:黑与白是世界的两极阴阳之分野。弃黑而白不存,弃白而黑不生。单纯静谧的极端是黑白,纷繁复杂的极端是黑白;温柔甜蜜的是黑白,冷酷无情的是黑白。这块土地这个星球这个宇宙,是黑白的浓缩、黑白的放大与黑白的特定。

老街长卷

真正开始集中画街道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这时的成都改造建设的速度相当快,有时一条熟悉的街道还没等人缓过劲来,街景就换了样。这个时候,他意识到,应该做什么了。他要把自己的热爱的老成都保留在纸上。于是,那里要拆迁了,他就立刻赶往哪里。

到了绘画现场,他停好自行车,打开画板,坐在凳子上,喝一口茶,开始跟街坊聊天。

这就像是诗人采访,文人写稿要先酝酿一样。和街坊们聊天的过程就是他对生活场景的还原。他希望让自己进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渐渐这样的感觉越来约浓,他的线条就越深刻,画出来的东西就越有感染力。

住过成都四合院的崔兵就知道,每个院子都有田园牧歌般融洽的邻里关系,每个院子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夏天带娃娃去河边摸鱼;回来做饭没有姜了,和隔壁的李嬢嬢借上一头……

/崔兵创作成都茶馆画于年/

聊到此时,崔兵记忆中的成都街道渐渐清晰,那些邻里小事也历历在目,情绪调动起来了,再开始画。

画画时,身后还围着不少人观看。有人看着看着,恍然大悟:“是啊,要拆了,我们邻居一场,也该拍个照片,做个留念嘛。”

他画细小的局部,也画整片的院子,从电线杆上的麻雀到悠然而过自行车,房屋、生活、街坊都进入了他的老街长卷之中……

就这样,他的老街长卷还原了成都的黄伞巷、水津街、龙王庙、华兴街、苏坡桥、东珠市,还有曹家巷一街坊、二街坊。还有很多条街道都被崔兵用他自己的方式画了下来,记录这这座城市的兴衰过往。

蓉漂人物问卷

崔兵

成都画家

Q:你最喜欢的一道成都菜?

A:回锅肉

Q:你最喜欢去成都哪个地方?

A:成都老街道

Q:你最钦佩的人是谁?

A:梵高

Q: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成为电脑高手

Q: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是什么?

A:喜欢美国二战题材电影

Q:现在的心境如何?

A:继续潜心研究绘画,永不停止

Q:如何用一句话形容成都?

A:是个飞速发展的地方

Q:如何用一句话形容自己?

A:认真学习,笨鸟先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