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末代皇帝西方式表达与东方式故事
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展现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激荡起伏的一生,60多年的时间,溥仪从一个皇帝变成了一个傀儡,然后沦为阶下囚,最后又变成了新中国的公民。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同情甚至喜欢电影中的那些人,他表示:“要是我对溥仪没有这种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
在贝托鲁奇看来:他们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好斗性。贝托鲁奇将西方式的表达与东方式的故事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既能让外国观众看懂《末代皇帝》,也能让中国观众理解其中的韵味。
这部电影,也正式确立了贝托鲁奇的导演风格: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展现人生和命运的长卷。
这部电影各个地方都让人值得细细品味,如在溥仪第一次会议中,年仅三岁的他,站在紫禁城楼上,看着下面一层一层跪拜的官员,身穿龙袍脚踩红纱,走到哪,旁边百官跪拜,太监相随,何等的自在潇洒而他的眼中却是只有大臣随身带着的一只蝈蝈;再看电影末尾老迈的溥仪买了一张门票孤身一人,旁边没有太监没有官员,手握着扶手,一步一步走上城楼回头一往,早已物是人非。
看到这里不由让人为其一生坎坷感到心酸。这部电影环环相扣,许多个背景都蕴含着当时百姓的心酸,和溥仪的无知与无能。看其环境,这部电影在选材取景都十分到位,该片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在该片拍摄期间恰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但是摄制组得到了政府的优先权,使得女王无法参观紫禁城,在拍摄的过程中就连紫禁城的护栏都为摄影组解放。再看导演贝托鲁奇,这部讲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一生经历的电影是其唯一的一次来介绍中国人的故事,他采用了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写的书籍《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开始构思拍摄该电影,并用三个小时讲出了溥仪的一生经历。
电影中有许多地方透漏着溥仪受着命运的束缚,在电影的开头,溥仪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正坐在大殿的正中央,屋顶上悬挂一串串的珍珠宝石,而即将登基的溥仪环柱而走,形成对比,当慈禧太后要溥仪走到跟前时,一个在上坐在垫子上,一个在下站着,当镜头转动,慈禧太后抱着的狗出现画面之中时,被抱在怀里的那只小狗似乎都要比当时的溥仪高上一点。这也暗示着溥仪是受令做的皇帝,是一个被慈禧太后的所支配的形象。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溥仪渐渐长大,外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袁世凯进宫,占据紫禁城,溥仪只能待在内宫之中,用一堵墙一扇门将溥仪关在内宫之中,虽年纪渐长却更无自由可言,这时起,这扇对溥仪来说一直封闭的宫门就暗示着从此与外界失去关联。正如溥仪养的那只小白鼠,渴望自由却被溥仪束缚在他的口袋中,溥仪本人正如这只小白鼠,只能待在笼中,被不断的束缚。
后面的回忆中在庄士敦先生的教育之下,溥仪深深的了解了当时军阀割据,无数百姓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虽然贵为皇帝手中却并未握有权力,只能待在那个门的后面,与外界分割开,庄士敦先生这时就扮演起了溥仪与外界环境的桥梁作用,他为溥仪带来西方文化和中国当时沦陷西方殖民者的情报,使溥仪决定去变法自新。膈下辫子,戴上眼镜,骑自行车,就是他决定实行改革,准备复辟大清,被赶出紫禁城后为了复辟却与日本人勾结在了一起,让庄士敦先生对溥仪彻底失去了信心,毅然回国,并写下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成为溥仪在看守所被审判的最直接的证据,庄士敦先生可以说是为了溥仪付出了许多的心血,他希望复辟清朝,反对西方帝国的侵略,并且反对共和主义,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并无贡献,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对中国的热爱超乎寻常,虽然是西方带来的一名殖民地管理者却并没有改变当地百姓的习俗,善待百姓,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西方的友人。
在他接受战俘营改造过程中被日本蒙蔽的溥仪终于明白了日本对中国的惨无人道的行为,也接受了自己成为罪人的事实,最后自己抗下了所有的罪名,来偿还自己犯下的错误,可以说他是一个无能但也有一些担当的庸人。
另外电影上还运用了色彩,在电影作品中,光线与色彩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基调。而在影片中,色彩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影片当中有一处绿色就是恰到好处的。那是小溥仪与弟弟溥杰在园中嬉闹时,见到了先帝的妃子,声称是小溥仪的阿妈,但是小溥仪内心是非常抗拒的,于是他又找到了奶妈,接受奶妈的哺乳,背景是颐和园的大片嫩绿荷叶,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显示出生机和温馨。导演使用的这绿色是小溥仪在宫中生活时的孤独心灵的慰藉。还有溥仪的妻子婉容被日本人强行带离伪皇宫时,溥仪快速奔跑下楼追赶,但大门被关闭。其中一个镜头他处在清冷的环境中,色调是灰蓝的,而另一个镜头则是中日本人屋子背景里的一抹残阳。两者一冷一暖,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溥仪内心昔日的美好与希望的破灭。除此之外电影还多次拍摄城墙上鲜红的红五角星,还以特写的形式,拍摄年轻共产党员鲜红的军装。这里的鲜红,是新中国蓬勃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溥仪劳动改造后的新生。
本片采用穿插闪回进行的方式,一面展现溥仪在抚顺战俘营接受审问和改造的经历,一面用回忆的方式将溥仪坎坷的一生娓娓道来。在偌大的紫禁城里,我看到的不止红墙、玉阶、琉璃瓦,还有小溥仪的童真以及他对自由的向往。自登基以来有多少的身不由己,他一次又一次地喊着“开门!”然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阿嬷,母亲,婉容都在一扇门外离他而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我看到的是一代君王希望的破灭,一个王朝的衰落,一个时代的终结。
然而,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片段是傅仪回自己的紫禁城竟然还需要花钱回去。对于他来说,紫禁城或许可以称作是他的家。而回家还需花钱,还得胆战心惊,何其悲哀。他买了一张门票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拿起儿时的玩具,却被告知文物不能乱碰有何其心酸。其中缘由,恐怕只有他自己懂。此时或许可以说傅仪还算强,强在还有勇气活着。没有多少人会和他一样经历如此的大起大落。
电影的最后当溥仪走回以前的紫禁城在皇座下面拿出那只多年前的蝈蝈,一只活了溥仪的一生的蝈蝈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当溥仪把它放出困了它无数年的囚笼后,也暗示着溥仪走出了皇帝的身份,走出了心灵的束缚,走出了一直困着他的那扇门。至此,电影中的傅仪的一生也到了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