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种类 >> 匠心天津丨小小蒙芯,葫芦上存在的精细物
从遥远的旧时起,中国民间就出了畜养鸣虫的风气,以清末民初最为兴盛,尤其是京津地区,除了选的虫子好,就连传世的蝈蝈葫芦罐,也能表现出来。
蝈蝈葫芦罐不仅外形用料讲究,就连其中的葫芦“蒙芯”,也做的异常精美。
在这大津就要问问大家了,你知道“蒙芯”是什么吗?
吴荣顺先生作品
蒙芯,是葫芦虫具最上端的盖子。蒙芯的用料一般为竹木、椰子壳等,在过去,高级材料有牛角、红木、玛瑙、玉质、螺钿等。
那蒙芯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传到天津的?现在还有人做吗?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往下看,大津都会为大家一一解答哟。
蒙芯——京城里传来的新玩意
相传,清代北京有一位叫“白二”的蒙芯制作匠人,此人擅长制作“槟榔瓢”蒙芯,此人技艺之绝,在于能镂空雕刻出可以微微活动的“槟榔瓢”蒙芯,可谓这门技艺的经典之作。
由于天津距北京较近,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又因为清末民国时期下野朝臣等为躲避动荡时局纷纷来到天津,同时也带来了葫芦文化和蒙芯文化。随着玩家群体的扩大,对葫芦和蒙芯的需求逐渐增加,索性在天津存了一批专门从事蒙芯雕刻的艺人,同时也让此地成为全国蒙芯的集散地。
使用象牙口框的清代透雕暗花纹葫芦
蒙芯——葫芦的标配产品
蒙芯雕刻,可以说是专门为葫芦量身定做的。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国文化特点。既可观赏,又可拿在手中把玩。对于蒙芯的叙说,用天津蒙芯非遗传承人吴荣顺老先生说:“葫芦就是个大音箱,要通过蒙芯这个盖儿发声,刻的太密了,虫儿叫不出声来,但要太稀了,虫声又拢不住,这都有讲究的。”
虬角蒙芯
看似简单的蒙芯实则制作不易,选料、开料、成型、设计、绘画、粗雕、细雕、修活,缺一不可。蒙芯雕刻工艺考究,难度大。对于所选择的材料上更是有木材,椰壳,更是有象牙等多种名贵材料。极其考验制作者的手艺。
葫芦——天津人手下的精细
吴荣顺老先生在蒙芯雕刻这一行已经做了四十载了,从自幼学习绘画、泥塑的扎实功底,到二十多岁时的学习雕刻,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作,吴老可算是下足了功夫。功夫不怕有心人,通过自己刻苦调研和实践经验,吴老对蒙芯的外形样式、尺寸、画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吴荣顺先生
据大津了解,吴老在继承前辈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开创了立体的藤蔓雕,立体的草虫雕等新的创意。现在的蒙芯不仅单纯的是葫芦上的盖子,更是一个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物件。吴老还将几乎失传的浸黑、彩茜、茜色继承了下来。
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十分难得,从选料到最后的修正,一件成品少则三四个月,多则半年。每一件作品也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获得了更加的丰富。
如今的吴老有不少的得意门生,但吴老表示,如果还有人爱这门技艺,他还是将毫无保留地教授,保证蒙芯雕刻更好的传承。
如今,蒙芯雕刻技艺被录入天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吴老所做的蒙芯也很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同时也把天津优秀的非遗文化传向了世界。
好啦,以上就是蒙芯雕刻的故事啦!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非遗知识,赶紧告诉大津,大津一一讲给你听~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乐游天津”(tianjin-tour)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