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清朝灭亡后,满清遗老有多嚣张写信让军阀退

发布时间:2023/1/8 20:20:47   

在某年的冬天,一辆从苏联前往中国的火车之上,有着一个特殊的战犯,他在看到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之后,匆匆走向了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急促的敲门声在其进入未久便响彻在火车车厢之中,这个发现情况不对的人是战犯管理所的所长。

而那名特殊的战犯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自以为,此去必定坎坷非常,甚至有性命之忧,与其遭受太多痛苦,不如早点了断。

溥仪的自杀行径被破门而入的管理所所长所及时制止,前往了审判所,从此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活,接受劳动改造。

01溥仪幼年

清廷卫队长走进了醇亲王府之中,宣布慈禧太后的懿旨,在同样是寒冷的冬夜之中,将年仅三岁的溥仪接入宫中。

剧照

坤宁宫中悠悠绕于高粱之上的缕缕香烟,沁人心脾,似乎让得宫中压抑的气氛稍稍减弱了些,在慈禧的吩咐之下,溥仪即日登基。

登基大典盛大而隆重,太和殿上,文武大臣高声疾呼,参拜万岁,在溥仪看来都不如陈宝琛身上挂着的笼子中的蝈蝈来得有趣。

溥仪便是在这缺少管教、缺少关怀、四处被利用、大权旁落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为其后来沦为他人傀儡埋下了伏笔。

02意图复辟

每日朝拜,礼仪不减,起居仍在紫禁城中,这个小朝廷,在辛亥革命之后,人权思想的解放的浪潮之中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清朝覆灭,政权更替,昔日荣光不复,权令智昏的清室遗老,怀古伤今,每天之事,便是聚首紫禁城,骂尽民国,商榷复辟。

紧锣密鼓,先是聚拢清朝顽固,再商议复辟时机,再劝说于溥仪,进行了一系列的复辟活动,满怀希望,激动非常。

在有目的的号召之下,昔日大权旁落的皇族贵胄如同一丘之貉,迅速聚拢,成立了以八旗子弟-昔日风光无限的权贵子弟作为主干力量,以满族权贵为核心。

举出复我大清的旗号,活跃非常,在民国之初,四处游说,成立宗社党,渐渐形成气候,逐步扩大自己影响力。

财力雄厚、情绪活跃、势力如同蛛网一般层层交织,尽管成立仓促,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如同蝗虫过境般的侵蚀力。

以北京、东北、湖北三点为中心,向外延伸,很快到东到沿海各市、西至西北,尽皆有着宗社党的积极活跃的痕迹。

坐镇一处,指挥遥控早已遍布各地的宗社党四处活动,开始了一波又一波建立帝国的筹划活动。

尽管在坐拥当时最强的北洋军阀的干预之下,联合日本,策划内蒙独立,企图挥师东进计划彻底失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同一直试图攻占我国东北,野心勃勃的沙皇偷偷联系,想要拉拢地方军队和沙俄合作,大势所趋,同样是螳臂当车,垂死挣扎罢了。

更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悲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历来谁家掌握重兵便是掌握了话语权,复辟党企图通过拉拢各方,最终迎来的只能是背叛和利用。

03复辟的高潮阶段

昔日清廷,屡败屡战的精神未能在对外战争中体现,却是在可笑地复辟活动之中,莫名地坚持不懈。

归根结底不过是,外国联军丝毫不影响自己作为跗骨之虫攫取自身的利益,而真正触及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才是民国的建立,彻底引起了他们的恐慌。

袁思凯的死亡,北洋军阀的轰然倒塌让得这些宗社党嗅到了可乘之机,主动加入复辟阵营的张勋让得复辟党兴奋异常。

乐此不疲地召集各地军阀,商讨复辟事宜,甚至宣称自己皇恩未万,学阀明志,成立辫子军。

宗社党对于张勋突然的到来其实深知肚明,张勋之梦,不过是企图复辟,然后妄图效法曹操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看似浩浩荡荡的复辟大军拥进京城,将溥仪重新拉上了龙椅皇位,龙旗飘荡,复辟党这些年的努力似乎最终实现,让他们兴奋不已。

未曾料想,新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之后,就如同秋后火苗,一经点燃便是万里通红,所谓十三省盟主,复辟皇帝不过是个笑话和可利用之机罢了。

正当张勋做着企图霸占京城,以此统摄全国的美梦之时,仅仅两天,各地军阀蜂拥而至,打着维护民国,打倒叛逆的名号,攻入京城。

宗社一党,为此复辟耗费巨资,不断斡旋,如今之景,令得他们深感大势所趋,回天乏力,自此走向了潜伏期。

一次次策划、一支支军队的粉碎让得他们或是饮酒作乐、或是归野山田,无数复辟狂热者,灰心绝望,树倒猢狲散,自此各自一方。

04投靠日本,成立傀儡国

京城军阀更相交替,没有兵权的溥仪宛若一个笑话,直接被赶出了紫禁城,哪怕是随着其逐渐长大,却是在众复辟党的渲染之下,兴起了光复心思。

军阀混战、新思想又深入人心,国内拉拢各地军阀,此次无效甚至被背叛,让复辟党错以为只有请求外援才能真正实现其复辟梦想。

此时此刻,从单纯的内政之争彻底地变成了通敌叛国的奸佞之臣,九一八事变之后,复辟党与试图以华制华的侵华日军狼狈为奸,一拍即合。

竟然为了复辟选择臣服日本,彻底成为了日本的傀儡,在东北之地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即便实现了复辟,也是遭到国人彻底的唾弃。

回顾历史,从康乾盛世而始,闭关自守在当时看来的隔绝倭寇、杜绝人口流失的良策,却是自毁双目,失去了许多发展的良机。

开放与求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轰开国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次次的失败,让清朝失去了自救的良机。

辞旧迎新,事物总是在不断进步与变化之中,敢于拥抱新事物,把握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大到国家,小至个人,都需要我们将眼界放开、认真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