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蟋蟀葫芦的底
怡养蟋蟀的葫芦还有一道工序——砸底,即在葫芦虫具的底部施以纸浆或泥土。蟋蟀自古被视为阴虫,在自然界生于泥土之中、瓦石之下,喜阴凉潮湿。冬季怡养蟋蟀要装入葫芦虫具揣进怀中,温度较高也较干燥,不符合蟋蟀的生活习性,砸底则是一种补救措施,为蟋蟀创造一个较为接近自然的环境,以利其生长。经验表明,葫芦虫具不砸底,蟋蟀容易焦须焦爪,甚至干热而死,寿命较短;砸上底,按照民间的说法,蟋蟀能够正常生长。
与蟋蟀罐的泥底不同,蟋蟀葫芦虫具的底并不是平的,而是与底部成一定角度的斜勺面。为什么要抹成斜面呢?笔者曾与玩家刘宝田先生探讨其中的原因,为了适应它的生活习性和叫声共鸣,底斜面与水平线成40-45°的夹角为最合适。
也可以这样认为,砸底除了适应蟋蟀的生活习性外,对其鸣声也是有影响的。行家砸的底,中央稍稍凹陷呈汤匙形,四周与内壁相接的地方结合紧密。蟋蟀只能居于“汤匙”的底部,正对着口的中心点,这样鸣声便能充分发出。另外,底的厚薄亦应根据葫芦虫具的不同造型和大小而有所区别。砸底有很高的技巧性,一般玩虫者不敢自己动手,要请行家为之砸底方才放心,因此就催生出砸底这门生意。砸底所用的工具是一根木制的类似马蹄形的工具,颇似古代老太太的小脚形状,用以抹泥或修整。行家砸出的底,不但出音好听,且不散裂,十分坚固。现存的不少晚晴葫芦虫具,虽时过百年,底仍完好无损,便是明证。
砸底之后还有一道相配合的工序,即涮里。涮里是用一种特制的紫红色液体——儿茶(中药)涂抹于葫芦虫具的内壁,既对葫芦虫具起保护作用,也对蟋蟀有清热效果。配方中有三种材料:儿茶、白芨、石榴皮。这几种都是中药,儿茶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之效;石榴皮味苦,能保护内壁不受蟋蟀的啃噬;白芨黏性极大,与儿茶、石榴皮融在一起,涮里后不易脱落。
涮里的方法是:将三种材料各一份加水熬煮成浓稠状,倒入砸过底的葫芦虫具内,轻轻晃动,让液体均匀地涂在内壁上,余者倾出。如此反复几次,其内里就像穿上了一层紫红色的内衣,十分艳丽。三种配料的比例可以稍作变化,儿茶放得多一些,涮里后较浓艳;石榴皮放得多一些,则颜色发黄。这种方法内行称“涮底”,但要在纸浆底、泥底干后方形,否则会出现厚柴底、底脱掉或松软现象。
小兜儿:葫芦的底部一定要有个小兜儿,因为涮底的时候水不可能空干净,小兜儿可以存水,防止葫芦虫具因长期涮底而阴皮。
2、蝈蝈葫芦的铜胆
砸底只有怡养黑虫、白虫、金钟的葫芦虫具才需要,怡养蝈蝈的葫芦虫具是不需要砸底的,不过它也有一个蟋蟀葫芦所没有的附件——胆。“胆”是玩虫者的通俗叫法,其实就是一个铜丝盘成的簧,形状很像盘形蚊香,卡在口的内侧。当蝈蝈鸣叫时,铜丝受到震动,便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使鸣声更加好听。胆的另一个作用是作“栅栏”,将蝈蝈挡在葫芦虫具的腹部,以防伤其肢须。不过就像大多数玩虫者一样,“胆”现在只剩下了后一个作用,共振效果基本上起不到了。无怪乎有点外行认为胆的作用只不过充当阻挡蝈蝈的“篱笆”而已,根本不知道还有调节音色的效果。造成胆失去共振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做胆用的铜丝为软铜,共振性能太差甚或没有;二是铜丝太粗(多为1-1.5毫米)。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这种胆放与不放,蝈蝈的鸣声没有什么差别。
要是蝈蝈葫芦的胆真正产生共鸣效果,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用响铜的铜丝制作,这种铜较硬,有很强的弹性和共振性,打击乐器中的铜锣、铜钹都是用这种铜做成的。一般黄铜较柔软,共振性能差。检验是否是响铜,可将铜丝用力折弯,如能恢复原状则是,否则就不是;二是铜丝不宜太粗,直径不应超过1毫米,否则太粗共振难以形成;三是胆的圈数越多越好,每圈之间的距离近些较为理想。
市场上出售的胆多为软铜制成,如若获得共振效果,需自己动手盘制。用尖嘴钳子将铜丝盘成蚊香状,另一头的轴不要太长,需视葫芦虫具脖的长短而定。卡在口上后,胆的下部应处在脖处,不宜太靠下。胆的最后一圈直径应略小于内径。
文章摘自《清秋雅器:鸣虫与虫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
范制葫芦的“编年体”发展史
怎样才能种出漂亮的小葫芦
木模、瓦模、纸模与石膏模
手捻盘玩究竟需不需要上油令人叫绝的创意押花葫芦赏如何成为合格的葫芦鉴赏者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