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天敌 >> 二年级语文下祖先的摇篮不做这两个预习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共由4个小节组成,以孩童的视角,通过充满天真和童趣的发问,猜想我们人类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这篇课文其实并不难,但是在课前不做这两个预习,肯定会影响到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尤其是课后习题,要求同学们照着课文2、3小节进行仿写,肯定就写不好,要掉队了。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预习:正确理解“摇篮”的含义
摇篮:本来的意思是婴儿的卧具,多由竹子等材料做成,供小小孩睡觉的小床,形状像一个篮子,可以来回或者左右摇动,所以被称之为摇篮。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对摇篮都不陌生,我们很多人都还能印象深刻的记得,慈爱的妈妈,一边轻轻地摇着摇篮,一边轻轻地给我们唱着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摇篮曲。
但是,再后来,摇篮这个词的定义更多的用来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如本课,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是说,原始大森林是祖先的发源地。类似的比喻如我们经常说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所以同学们一定明白“摇篮”一词在课文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二个预习:视角问题
我们这里讨论的视角不是物理学上的视角,而是看问题的角度。视角问题在这一课非常的重要。你看课文: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从孩童的角度来看的,出发点是一个字“玩”,目的地是两个字“好玩”。
正因为从孩童的视角来看来写的,所以你再看:课文的第2、3小节一共使用了8个表示动作的动词,摘、掏、赛跑、打伞、逗、采、捉、逮。这些动词把孩子的那种天真烂漫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这也正是全诗的精彩传神之处。只有充分地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出色圆满地完成课后的习题——仿写。
所以在仿写之前,一定要把这8个动词基本意义和用法搞清楚。
摘:摘取果子。如:摘野果、摘樱桃、摘草莓、摘苹果等等,要学会动词的搭配。
掏:把东西翻出来。如:掏鹊蛋、掏鸟窝、掏鸟蛋等等,“掏”字和鸟雀一类组合,准确又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顽皮淘气。
赛跑:和兔子赛跑,这是一种诗情画意的表达,同学们在仿写时需要注意。
打伞:看蘑菇打伞,这是拟人化的写法,仿写时也要注意。
逗:本来的意思是停留,如逗留。但在课文里是招引的意思,如逗你玩、逗乐、挑逗等。同学们一定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逗”的意思和搭配使用。
采:采和摘意思相近,但又有不同,采有挑选的意思,如:采摘,就是选好的摘,如采花,采蜜等等,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体会。
捉和逮:是两个近义词,捉是抓住,如:捉蝴蝶、捉鱼,捉虫子、捉知了;逮是捉拿,如:逮蝈蝈、逮小鸟。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两个都是有难度的动作呢?
例文: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荡秋千,
掏鸟蛋?
可曾在那块池塘里,
和青蛙合唱,
看彩虹画画?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黄鹂,
采蒲公英吗?
也在这里,
捉花蝴蝶,
逮红金鱼吗?
最后,同学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视角(一定要用自己的视角),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来仿写了,请你们记住,你们的天真和童趣就是最好的诗篇。
原创文章,请勿抄袭。欢迎收藏分享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