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95后学霸捏面人20年郎佳子彧非遗也

发布时间:2023/6/14 20:15:22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央视网消息(记者弟辰晨):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面人形象,摆放在棕色陈列柜里,一个个被赋予“生命力”的作品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传统艺术的代入感推门即是。郎佳子彧的工作室,一个别致的小院,位于京南六环外的国学文化村。

在北京,60岁往上的老辈儿对“面人郎”都不陌生,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曾收录冰心先生的文章《“面人郎”访问记》。年,冰心先生前往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访的“面人郎”的创始人——面塑艺术家郎绍安先生,就是郎佳子彧的爷爷,他的作品让这位儿童文学家回忆起幼时所熟悉的北京的街头巷尾,“心头涌起的都是甜柔与辛酸杂糅的味道。”

郎派面塑精巧细腻,方寸之间别有洞天。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人郎”从郎佳子彧的爷爷传到父亲,现在交到他手中,已传承到了第三代。

非常不老土

身高一米九、“95后”、北大研究生、文艺体育发烧友、演过话剧、剪过片子……看上去和流行文化更为靠近的他打破了手艺人“年纪略大”“古旧”的刻板印象。一个大男孩坐在工作台前捏面人,传统手艺和年轻对撞的冲突感是如此鲜明。

“我觉得大家都差不多地都挺一样的,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都追求一个自我的存在,想怎么着能证明自己真正地存在过,所以就会在自己做的各种领域不断地去强化自己,我很少去做不能体现自己意志的东西。”

自三岁起,郎佳子彧就经常看父亲用手里的小面团儿捏出众生百态,五岁时正式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面塑,“我的师傅就是我爸,我捏面人技术的95%都来自他。”郎佳子彧会探着头,仔细看着父亲先小心翼翼拿镊子将盔甲上的甲叶一片片夹出,再和父亲一同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瞅着金箔服帖地粘在错落排列的盔甲上。随着大功告成,一大一小两个人便会不约而同长长地舒一口气。

“感觉当初是被我爸套路了,但想起来也是你情我愿。”

郎佳子彧在看父亲做东西的时候,父亲会故意延迟制作时间,有时候父亲累了但是看到他还在专心地学习,就会一直做下去。提起在技艺的学习过程中对父亲的评价时,郎佳子彧说的最多的词是“感激”。

“我有一个作品是我把一个面人捏好之后我再把它攥了,这就是一个作品,可能在别人眼中是‘胡闹’,但我跟我爸阐明观点后,他挺支持我的。他从未逼迫我学习,也没有给我下过硬性的指标,甚至还会劝我多出去玩玩。在创作方面,可以说‘非常放任’。”

再大一点,郎佳子彧已经开始享受经常跟父亲较量。“我看完一个电影回来,觉得孙悟空挺酷,就捏了一个齐天大圣的形象,我爸觉得我做得不错,然后他也尝试做了一个,是偏戏曲范的,我做的就像电影里的那样,所以对比挺强烈的。”同样的题材,但是父子俩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在技艺层面上,我永远超不过我父亲。因为现在这个年代,很难能有他们老一辈人的专注了。”在郎佳子彧眼中,父亲那辈人做面塑是很纯粹的。

郎佳子彧指着《出殡》、《玉米·蝈蝈》等作品说:“从爷爷开始到我爸再到我,所有创作的作品,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记录功能。”很多生活景象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传统面人技艺却将这些历史印迹生动形象地保留了下来。

“面人郎”传到郎佳子彧这代,面人便成为他认知当今社会、思考当下问题的载体。

“新题材老手艺”和“老题材新做法”成了他为面塑艺术注入生机的两大法宝。他不光捏出了以《山海经》为蓝本创作出的《火神祝融》,还做出了向钟南山院士致敬的《百毒不侵·诛邪莫近》、以漫威英雄为原型的《复仇者联盟》,还有反映现代人深陷手机无法自拔的人物等作品,当很多人将这些崭新的面人形象定义为“创新”时,郎佳子彧觉得“这还不够”。

破圈成长

当被问到如何“突围”时,郎佳子彧反复默念:“突围这个词用得真得非常好。”

“我反思了自己学艺20多年来的经历,我的第一次创新实质上是形式上的创新,虽然突破了传统面人的束缚,但仍然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呈现。”他更看重内容创新。

“以前大家都是一板一眼的,强调技巧给别人的震撼,但是当代艺术作品面前可能就是泼点什么颜料看起来很刺激,这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艺术的观念不一样。”

年,郎佳子彧考取了北大艺术学院的研究生,“那个时候目标院校就是央美跟北大,但是央美是另外一个体系,属于西方美术体系,就是以素描、色彩为主。但是传统艺术它不在那个系统里边。”在学习过程中,郎佳子彧发现东方美学的相关内容极少出现在美术书籍中,但东方美学是世界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意识到了东方美学传播的局限性,便开始思考如何推广中国文化和东方美学。

郎佳子彧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了捏面人的视频教程,惊喜地发现有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想学”“在哪里能上课”,郎佳子彧觉得面塑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已经显现出来了。

他开始在教育机构的邀请下教一些小朋友捏面人,大部分学生都是短期的体验式学习者,短暂的课程也许无法将他们引向职业化的道路,却实实在在地对人们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些影响。

父亲曾告诉郎佳子彧,单靠捏面人可能过不上太好的生活,可以不以捏面人为职业。只要手艺不丢,不如另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将来把手艺传给自己的孩子就好。

郎佳子彧却坚持要把捏面人当作自己的职业,“尽量用这个去养活自己”。

“我初中的时候,13岁,就贴着‘95后传承人’的标签儿出来了。如今研二了,十几年了,‘95后传承人’到现在还是这么稀奇。真的想看到00后,05后10后把‘95后传承人’这个标签儿作古。因为一百个人看见,十个人喜欢,一个人擅长,这东西就活下来了,如果只有一个人看见,传播不出去,不是很健康,好作品,就是要不断地传播。”

在郎佳子彧看来,能成为非遗传承人,能生活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都非常幸运,但最幸运的是,很小的时候就能找到一辈子为之努力的事。显然,他也乐在其中。(校对:姜成文中视频及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