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繁衍 >> 回到童年,玩童年的玩具,见童年的人,感悟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有着从故乡走出来的经历,而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必然都沉淀在心底,都成为影响现在我们根深蒂固的因素。
但同样的我们也很难再回到故乡,我们离故乡越来越远。而且故乡本身也发生着变化,现在的故乡,再也不是曾经的故乡。
我们的故乡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了,现在在故乡生长的孩子们,他们所经历的故乡也和我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了。
和我有着同样感想的人一定还有很多,而作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这种感想用他们的文字描绘在我们面前。
立山,作家、摄影师,我们是同时代的人,而且也是同样从华北平原走向远方、远离故乡的人。他的故乡已经消失在了现实之中,但他的故乡因为他的文字又将永远存在于现实之中。
立山这本书《我的弹弓去哪儿了》,就是从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那些具体的玩具带我们重回故乡,回到过去,去感受着童年的乐趣,感受着曾经故乡的那种美好,也去感受着回不去的那种淡淡的忧伤。
在这里,立山带我们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的玩乐中。比如编蝈蝈笼子。“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时常怀疑这么大的工程,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做”。年少无知的青春形象跃然纸上,而为了编蝈蝈笼子而损失的更多玩乐机会,也一定能够通过这样的小乐趣来挽回,编蝈蝈笼子期间也发生着很多有趣的童年记忆。现在的孩子还有几个会编蝈蝈笼子呢?
这本书书名叫作《我的弹弓去哪了》,当然不能不提到“弹弓”。“弹弓”是我们那个时代男孩子最想要的,但却也是父母最反对的玩具。这就有了一种抗争在其中,但玩弹弓的过程,也是男孩子逐渐长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刻。弹弓怎样制作呢?男孩子基本都会,但怎么把弹弓做好,怎样玩好呢?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功课了。弹弓绝对不能用来伤人的,而这恰恰是父母反对最大的理由,但有了弹弓也不是万能的,有了弹弓也有可能一只鸟都打不到,这也是男孩子成长中要明白的道理。
这里还有着作者其他的各种代表着故乡的好“玩意儿”,印模、柳笛、沙包、火柴枪、风筝,这些我们童年的乐趣,还有几个能够流传到现在呢?还有几个孩子会去动手制作呢?
过去的童年大多都留存在了过去,再也无法被带出来。如果我们这一代想思念童年、思念故乡,我们就只能从立山的这一本书《我的弹弓去哪儿了》去了解了。如果现在的孩子们想去了解父辈们童年都会玩些什么,那么这本书也将提供更为有趣的资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