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历程原创组诗丨春草朝露之二
春草朝露之二
文/历程
一、村戏
爆竹声罢锣鼓声,
昔时故里乡剧兴。
生旦净丑尽须眉,
煌煌照夜亮汽灯。
附记:
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子弟戏班,唱山东梆子戏。有一大帮水平不低的村民演员。老生,小生,红头,黑头,小丑,花旦,老旦(所有角色都是男人扮演),打锣的敲鼓的,掌鼓板的,拉弦子的,敲梆子的,应有尽有。一到年根,就开始扎戏台,把一些石碌碡立起来,上面搭了大木板,四个角各树一根柱子,顶子搭上篷布,戏台就扎起来了。从年三十晚上开始,一直到元宵节,天天晚上唱大戏。忘记了那些戏的名字,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戏名,只记得拿枪的,拿刀的,打来打去;红脸的,黑脸的,嗓音洪亮;敲的打的,紧锣密鼓;吹的弹的,急管繁弦。台上挂一盏汽灯,亮亮煌煌;台下有好多观众,拥拥挤挤。那时,就连周边大村子里的人,也都被我们的村戏吸引,跑来好多人看戏。有人就编了顺口溜:营里庄,敲破锣,四边村跑来野老婆……每当汽灯出故障不亮了,唱戏的听戏的都着急,都找灯医生——别人不知道怎么修理。这时,志武大哥——他曾经是傅作义部队里的一个团级军需官,就出现了,他上台把那个汽灯鼓捣鼓捣,就亮了,台上台下就发出一片欢呼。文化大革命以前,戏班一直都是演古装剧,文革开始,就以现代戏为主了。《三世仇》《沿海人家》等等,这期间,来了一个从剧团下放的二十七八岁的女人,模样很好看,眼睛总是带着笑意,她叫梅英,忘记了她姓什么。好像是郓城人,来教戏,有时也登台唱戏,好像是唱过一个《王二姐做梦》,戏词很荤。那以后,可迷坏了村里的好多光棍男人,也因此有了一些沸沸扬扬的故事。再后来就是演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等。这时候戏班里开始有女演员了。大约延续到年,以后,我们村就再也没有子弟戏班了,逢年过节,就没有人唱戏了。
二、山水牛
雨过草茂露珠稠,
岭南溪绿天河流。
小童赤脚披蓑衣,
捉得一双山水牛。
附记:
我十二岁时,就失学了。给生产队看花生。七八月,秋雨连绵。米山岭南,遍野庄稼,红的高粱,黄的谷子,白的棉花……路边田埂,绿草荫荫,雨积在低洼处,水都是绿的。天河,是米山岭南由砂土堆积天然而成的一条地上悬河。雨季的时候,天河水从米山南麓发源,潺潺流水,碧透清澈,岸边多蓬蓬菜,有时偶尔可见小鱼游动。
秋雨连绵的时候,绿草丛中,可见山水牛。和天牛类似,但背翅没有斑点,通体棕褐色,体型较大,两个牙齿特别锋利,可咬透人手指。山水牛烧熟了,很好吃。如果逮得多,用盐腌油烹,更是美味!和母蝈蝈儿,山蚂蚱一样,都是可食的美味!
三、高小回忆
十岁张里读小学,
夏来洪水涨南河。
放学西山摸鸠蛋,
捉蝎掀石惊赤蛇。
附记:
张里庄,在我们村南边,是一个大村子,和我们村一河之隔。我是在那个村里读的高小。学校居张里村北,是由原来的一个大庙改建成的。在这个学校读书两年,有好多老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傅逸斋老师,校长,教地理课。还记得他的第一节课。一上课,他把一支粉笔抛上屋顶,粉笔掉了下来,他问我们这是为什么?然后引出地球吸引力的主题!另外,张玉梅老师是我的班主任,还有教算术的王养喜老师,教语文的阴淑芳老师等等。傅老师早就离世了,不知道其他老师,他们现在是否都还健在!
俗话说,“隔山十里不算远,隔河一里不算近”一点不假。我们村和张里村只有不到三里远,可是,每到夏天,河里发了大水,我们就得绕道王庄村,因为那里有个桥,过了桥再沿河岸到我们村,正好是走了一个“之”字。水不太大的时候,我们一群同学就手拉着手,从河面宽、水流缓的地方蹚水过河,赶到水深的地方,河水几乎齐了脖颈!
放学后,总是贪玩。有一次堂哥领我去张里村西面的小山,山上满是柏树,堂哥爬树上掏鸟窝,摸了两个斑鸠蛋,鸠蛋酷似鸡蛋,只是小许多。还有一次,我们去张里村东边的大坟地去捉蝎子。蝎子可做药材。那时,屯头村有一个供销社采购站,收购蝎子,很贵,一斤蝎子能卖五十块钱。所以,有好多人都捉蝎子卖。如果逮得十几条蝎子,能够卖三五块钱。那时,即使是三五块钱,也足以让我们高兴几天的了。我们到了那个大坟地,就开始翻开那些大大小小的石板找蝎子,在一个坟头上有一块大石板,当我掀起那块石板,就看到石板下面有一条红黑相间的蛇,盘着好像一个大蒲团,那条蛇突然受了惊吓,头马上高昂了起来,吐出来蛇信子,做出攻击的姿态,可把我们两个吓坏了,松开手扭头就跑!从此再也不敢去坟地里找蝎子了!
四、蝈蝈儿
绿衣褐甲气如虹,
颚利足健跃如弓。
枝头鼓腹昂首翘,
山河万里奏秋声。
附记:
进入秋天,花生地是蝈蝈儿的天下!早晚时间,天气变凉,听不到它们的声音。上午,蝈蝈儿开始此起彼伏的歌唱。在花生枝头,蝈蝈儿傲娇的挺立,旁若无人的肆意高歌,音声高亢。蝈蝈儿是很矫健美丽的昆虫,也是人们喜欢的宠物。入了画,如齐白石的蝈蝈儿,更是一虫千金。
我很喜欢蝈蝈儿!也爱画蝈蝈儿!
五、祈雨童谣
海来燥湿暑生风,
乌云南北往复行。
群童街头唱儿歌,
先是祈雨复祈晴。
附记:
炎暑天气,酷热难耐。热气生风,南来风携带着海上的湿气,正在氤氲着一场大雨。乌云翻滚着,云头上下蹿动,忽而向南,忽而向北,巨大的云团,像是被一双巨大的手操纵着。街上一群一群的,密密麻麻的蜻蜓,在低低地飞,一群男孩子光着腚,一齐可着嗓子的唱着童谣:老天爷爷下大雨,包了饺子供养你……
瓢泼大雨,下了半晌,街上流水如河,许多人家的房子漏雨了。雨间歇的时候,小孩子又跑到街头,唱:老天爷爷别下了,坑里的蛤蟆长大了……
童年,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即便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六、彩虹
雨后飞虹东西移,
赤橙蓝紫人叹奇①。
群童引吭唱谚语,
也知阴晴报天气。
注:彩虹一会儿出现在东边,一会儿又出现在西边。
附记:
好多年没有看到过彩虹了!城里面生活,田野里的自然景物,大自然多变的天气,很少看到了!这令我怀念乡下的风光景物,质朴的乡民邻里了!
附童谣:
(一)
东绛咕噜西绛雨,
南绛一出卖儿女,
北绛出来动钢刀。
注:绛,俗语,即虹。
(二)
云彩向南雨涟涟,
云彩向北一阵黑;
云彩向东一阵风,
云彩向西,
放牛小子披蓑衣。
七、夜读
东风吹来万物苏,
桐萌杏榴椿枣吐。
小院明月斑斓影,
深夜挑灯雄文读。
附记:
郭沫若词:“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我从十四岁,得《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繁体字竖排版的,红塑皮包装。是我大姐夫从上海带回来给我的,我如获至宝,读起来如饥似渴。白天劳动,夜晚挑灯读书。春天月夜,院子里梧桐树,杏树,椿芽树,石榴树,枣树等等,都刚刚发芽,月光透过树枝丫,画下满院子斑驳的树影。夜深了,静静的,我陶醉在夜读之中!
八、打铁·修渠
引黄凿渠二八龄,
棚屋风箱炉火红。
汗滴铁砧锤丁当,
开山石炮隆隆鸣。
附记:
我十六岁时,第一次出伕,参加一〇三〇引黄灌渠工程建设。跟铁匠师傅拉风箱,打铁抡锤,修理石匠工具,那是在陶山前面的山阳铺村,后来还在吕仙村,张店村等住过。
九、林业队
果园劳动在河东,
车水剪枝亦灭虫。
梨桃苹果兼种药,
沙参附子和川芎。
附记:
大概是我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被安排去村林业队劳动。林业队长是个复退军人,名字叫高凡荣,是解放军营级军官退伍的。他黑黑瘦瘦的,做事情很认真。林业队,以培育果树为主,也育苗,种植药材。副队长名字叫阴泗水,我喊他舅,是依我伯母娘家称呼的。他给地主家做过长工,是一个很厚道的慈祥长者。
十、割芦苇
腊月风寒如利锥,
棉裤脱去酒洗腿。
一片丹心暖红日,
三九破冰割芦苇。
附记:
东河湾有两大片茂盛的芦苇。整个绕村河道都属于林业队管。芦苇干了,泡在水里,为了保住这些集体财产,队长决定要把这些芦苇收割起来。寒冬腊月,河水结了冰。我们这些人,脱了棉裤,每人喝几口白酒,再用白酒搓搓腿,我第一个带头破冰下到水里,冰水深达腿根,当时似乎没有感觉到很凉,真的,年轻人,火热的心,火热的干劲!
怀念年轻!年轻真好!
(整理于年10月于济南)
历程(男),山东省肥城市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