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末代皇帝中的蝈蝈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溥仪
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上就代表着天地是万物之主宰。皇上是人人都相当的,那个象征权利中心的紫禁城也是人人都想住的。
想我大中华,上下五千年。自秦王嬴政称“皇帝”以来,到年溥仪退位,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年。从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位。加上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共计位皇帝。
在溥仪之前的皇上,或文功武治,或暴虐成性都或多或少的被史官记上一笔,有功绩极其突出者则成为后世楷模。野史杂谈有说不尽的帝王之事,而对于溥仪可能听的最多的就是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吧。
正如电影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导游带着游客来太和殿时是这样介绍的:溥仪三岁登基,59岁去世,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而这样的一生和那只他登基是的那只蝈蝈有什么不同呢?电影中的蝈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溥仪登基的时候。一次是新中国成立,溥仪买票进去故宫。被守门员儿子质疑。蝈蝈是溥仪向守门员的儿子证明自己曾经是皇帝的凭证。
明明之前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可是真正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只有这个本不属于这个紫禁城的蝈蝈!
这从一开始就注定落寞的皇帝与被抓起来供人娱乐的蝈蝈有什么区别?
因为是大臣的蝈蝈所以住着比其他蝈蝈豪华的笼子,只是住宿条件变了,可自己本身还是一只蝈蝈。供人取乐,然后在打斗或者嗓子不再清亮时被抛弃。
而溥仪,从三岁开始就被安排上皇帝的命运,被接进这个人人张望的紫禁城,成为这座宫殿的皇上。可这深宫阻隔的出了民生疾苦还有自己一生的自由。
在电影最后,溥仪将蝈蝈放出来的时候露出的微笑是释怀的。
现在看来别有深意。
蝈蝈和溥仪一样都是从外面进入到这个大宫殿里的,最后在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以后,一个从外面进来,一个从里面出去。一个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只从通体碧绿变得全身昏黄。都被这座宫殿困了半辈子,终于可以坦然出去拥抱新的天地了。
对溥仪来说是放下也是释然。终于可以丢弃背负半生的抱负做回自己的王!
电影强烈的对比,增加了电影的感染力。不断地闪回,将主角置身于回忆与现实交加的世界里感慨万千。
在现实和过往的交织中达到一种未来的平衡是极难的事情,从从小被人灌输自己是皇帝,可以做任何事情的假想中走出来是不容易的。走出紫禁城后,自己做错事情就不再会有人替自己受罚。走出这个紫禁城自己只是一个傀儡,走出这个紫禁城,爱新觉罗溥仪只是一个名字。
放下吧,这背负了半生的使命。
放下吧,这莫须有的优越感,走出这个小圈圈,小圈圈外面有大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