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档案
字稔农,年生,山东潍坊市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会研究员
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家
国家二级美术师
作品曾入选全国六届、七届、十一届综合美展,全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年画展,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中获三等奖,全国纪念毛泽东5·23讲话60周年展览获银奖。曾赴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展出,巨幅国画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主要艺术成就已编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大典》、《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山东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作品大汇》、《—中国美术选集》、《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第四届全国年画获奖作品集》、《两岸美术观摩作品集》、《水墨云梯丛书——花鸟创作50例》、《水墨艺术》等辞书和画集,年出版《中国当代画家·季乃仓》个人画集,年8月北京青年周末出版季乃仓特刊。
蟠龙老柯笑秋风国画谈笔墨的时代感
■季乃仓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中国画的精髓,更是中国画最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每个中国画画家一生的探索和追求。这里说的笔墨是指中国画绘画,笔墨的时代感则是中国绘画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纵观中国绘画史,结合自己的绘画实践,我认为中国画笔墨的时代感不是孤立的、反传统的,而是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上发展的。中国绘画博大精深,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宽容创造,鄙视守旧。正因为它包容了许多逆传统的创造因素,才使传统精神的底蕴更加丰厚。从原始绘画、古代绘画到近代绘画,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历代中国画家的不断探索,技法不断发展,画理不断充实;从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看,石涛以大无畏的叛逆精神丰富了山水的表现力;林风眠独特的艺术语言拓宽了中国画的绘画语境;山水画家傅抱石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抱石皴』等等,这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雄风国画“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是三百多年前石涛先生讲的。傅抱石先生也曾说过:“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后人在继承传统方面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在每一个发展过程中,后人总是继承前人某些优秀部分,再加入时代的必需和自己感知的部分。上下几千年,传统绘画也正是经过历代画家不断探索、创新、丰富而流传至今,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绘画风格多样、作品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
芭蕉国画时代变迁,人类进步,画家的艺术观念也随之改变,对生活的感受加之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笔墨表现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许多新技法应运而生。绘画作品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决不是传统作品的再现和传统技法的抄摹。但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技法就好像金字塔的基石,为我们建起了一级级台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基石迈入艺术的更高层面,避免自己从头摸索而重走前人的弯路。
笔墨是写意绘画的基本表现因素,但其变化是无穷的,每个人的学识、经历、感悟不同对笔墨的理解和表现也不一样、而且每个时代的绘画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保留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明显的烙印,这也是人类自然进步的表现。不论画家处在哪个时代,只要他尊重传统、勇于探索;只要他在用中国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绘画必将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和服务于那个时代,也必将具有时代的精神。
爱咋咋的
——访画家季乃仓先生
■窦洁
潍坊日报副总编辑
采访完季乃仓先生,一直冥思苦想,想总结一下他讲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绪。“爱”这个字,就这样从脑海里跳出来。
愛,行皃。
中文最美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它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有来有历,山重水复。《说文解字》把愛”解为“行皃(皃通貌),也就是行走的样子。开始百思不解,随着年龄见长,想想古人讲话真是精准实在。看字形,心的下面是腿(夊),文艺点说,为爱可以走天涯,通俗点说,爱就是心甘情愿为之奔波奋斗不怕跑断腿的那种。
这个热情澎湃的字,和他似乎有些不搭调。年过六旬,自称老仓,一个标准的山东汉子,即使是一名画家,爱也是一个很难出口的字。而实际整个聊天的过程中,这个字确实也没出现过。然而,他是真正的画家,最会提供画面感鲜活的内容,即使语气平淡,措辞稳重,克制甚至于有点羞涩,但描绘的正是因为热爱而行走的路线。
年出生在潍坊市潍城区南乐埠村的季乃仓,祖上三辈都与石头打交道,没人识字,更没人会画画。乃仓这个出自《诗经》的文雅名字,是村里识字的大爷起的,包含着让他成长为优秀农民的期盼。然而,天赋可能就是上天赐与的一份爱的能力吧。季乃仓从小就愿意上学,愿意写写画画,对小人书的兴趣很大,到处打捞些水泥袋子的牛皮纸,照着小人书的人物画个没完。那时八岁才能入学,他虚报了两岁,六岁就上学了,上小学三年级时创作的儿童画就参加了县里的小学生书画展。热爱的种子就此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刚上初中时,学校没发课本,学不着什么东西,他就回家种地打算认真当农民。可干农活真是累,打不起精神,听说学校又发了书,他就跑回去找老师当回了学生,还成了当年村里不多的考上高中的学生。在潍县四中两年过得充实,因为爱画画,被选进了美术组。话不多却善于观察的他创作了一幅《书记掌砣》,画的是学生们学工学农,把收获的花生交到村里,村支书高兴地称花生的样子。这画被送到县里参加美展。县文化馆的老师发现,这是个人材呢,便让他来参加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创作班。如同鱼儿入了水,在群众眼里,他是最虚心最勤奋进步最快的学生。
高中毕业后,他调到公社供销社负责画看板。年夏天,突然接到老师的消息说:“山东五七艺术学校要来潍坊招生,是推荐和考试相结合,县文化馆和公社推荐了你,你考吗?”
“考!”
壮起行色,他来到县红校的考场,整个考场就他一个人,考官问他,你带着纸吗?一脸懵的他只好到县文化馆找了张8K图画纸。考官又说,这屋里的别画,想画什么画什么吧。然后就出去了。他自己在屋里画了两个小时,幸亏参加过创作班,画的是红小兵们给修大寨田的人们的送水送饭的情景。两名考官回来后,对他的画十分满意。后来听说,两位考官一个是京胡专业的,一个是小提琴专业,市里考场的考生多,美术主考老师在潍坊坐阵,他俩回到潍坊后跟负责美术考试的老师汇报说,“给你招了个好学生嗹,两个钟头画了十几个小孩儿。”每每回忆起那个场面,表情严肃的老仓忍不住笑起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和深爱的绘画算是喜结良缘白头偕老。
愛,隐也。
进了山艺,成了中专生,季乃仓同学彻底告别了农民身份,但刻苦扎实、淳朴厚道还是本色。成绩优秀的他当了班长,第三年分专业时他选择了最“洋”的油画专业。他来自年画之乡潍县,想把最传统的年画和最现代的油画结合,形成一种带有东方绘画味道的油画。季乃仓没有多说自己对油画的感情,但他说,一个画家,一生中自己最满意的画也就那么几幅,对他而言,油画《妻子》是其中之一。
妻子油画年中专毕业时,山艺升级成为本科院校,不少同学都选择继续考本校,由于家中母亲患有重病,家庭条件不能供他自费再读四年大学,他谢绝了老师的挽留,选择去地处青州的昌潍教师进修学院继续学画,因为师范大专生免学费包吃住,能解决家庭供学的困难。
数年轮油画毕业后,季乃仓被分配到了县文化馆工作,有年夏天休班回家,走到自家责任田时,看见灼烈的日头下,是正在地里锄麦茬的妻子,汗水湿透了汗衫,后边女儿在哭着要回家。心疼、愧疚,复杂而炽热的情感下,他创作了油画《妻子》。画面背景是金黄的麦垛,麦收稍歇的妻子,背着身子抓紧给孩子喂奶,脖颈的汗水,溻透的衣服,身旁露出孩子幸福的胖乎乎的小脚丫……画出了农村妇女的朴实、勤劳和单职工家庭“一头沉”艰辛。
鲁人毛亨对《诗经》里的“爱”,有这样奇怪的解释:“爱,隐也。”细细想来,中国人的感情似乎正是如此,隐约的,隐忍的,反而更加强烈。即使是青年时代,季乃仓也是内敛而稳重的,他的热情往往体现在画笔中。他设计的画面看不到人物表情,但浓厚的油彩下隐藏不了的爱,直击心灵。《妻子》入选了山东省美展并发表在《泉城文学》上,对一个年轻的基层画家而言,算是殊荣。
愛,惜也。
似乎为《妻子》拼尽了全力,这竟也意外成了老仓油画的封笔之作。在基层文化馆,基于弘扬本土特色,年画创作是中心任务。另外还有一个现在听来令人丧气的原因,市艺术馆每年往省里送参展作品都是国画年画,大家都不愿送油画。当时的交通状况下,要带个大油画框子挤火车分明是个苦差。于是馆里说,谁想送油画参展可以,自己送到济南。笑称自己历来“逆来顺受”的他,只好放弃了油画,全身心投入到年画创作中,并于年担任了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所长。
门前自有致富路现代年画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夫,他的年画创作硕果累累。作品《门前自有致富路》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和平幸福》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并被《人民画报》当作赠页,《甜蜜果儿》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并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温暖》、《播种于收获》、《甜蜜果儿》、《风雨同舟》、《妈妈教我一支歌》、《小戏迷儿》均入选全国年画展并获奖。另外,他创作的月份牌年画,在当时也有着极大的印刷发行量。
和平幸福现代年画著名经学家郑玄是潍坊人,也曾对《诗经》里的“爱”作过注释:“爱,惜也。”年画作为一个民间文化的载体,很多人并不把它当作艺术作品,从事创作的也寥寥无几,一直缺乏传承者。提起年画,季乃仓先生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提到历时六年与同事们一起创作的版画文化史诗工程——《画乡杨家埠风情图卷》,他的脸上有了笑意,眼角纹的线条也柔和了许多。
妈妈教我一支歌现代年画这幅版画长卷以木刻版画和风俗画相结合的形式,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鼎盛时期的古村落盛况以及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制作的工艺流程、北方人赶年集、过大年的等民风民俗刻画出来。总长60米的长卷仅塑造人物就余个,重现了古杨家埠村年画鼎盛时期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上万的盛况。有专家评论,该卷属于纪实性历史画,用版画的线条和传统的写实手法进行人物造型,区别于传统年画的程式化技法,全国绝无仅有,堪称杨家埠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屡屡让他吃不香睡不好的长卷,凝结了他职业生涯的经验、心血和汗水,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冲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着,也为他的年画事业绘就了一幅满意的收官之作。
晨曦国画愛,好也。
在这个号称中国画都的城市,在对国画目光挑剔的潍坊人眼里,他的国画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级水平,虽然他笑称“我学的专业是油画,工作搞的是年画,国画是工作之余的爱好”。他的国画作品曾入编《两岸美术家作品观摩画集》、《-中国美术选集》、《水墨云梯-花鸟创作五十例》、《中华翰墨名家博览》等画集,巨幅国画花鸟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就在今年四月份,第九届中国画节前夕,澳大利亚澳建集团总裁、悉尼中国书画院院长张俊芳先生特意从澳大利亚来到潍坊季乃仓美术馆,聘请他为悉尼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担任书画院外籍艺术教授,希望每年前往悉尼中国书画院开展中国画艺术教学与交流。还是今年四月,他的母校山东艺术学院为他颁发聘书,特聘为客座教授。
寒山冷月国画看老仓先生的国画集,很有意思,可以细品,似乎一个武林高手将十八般武艺一一演练了一番,因为每一幅的技法、笔墨都有很大不同。纯水墨的秋菊配山石,芭蕉怨秋声,秀逸的书法配上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画;横枝纵丫疏密有致,气势出尘《梅花》图,标明是向吴昌硕致敬学习的结果;再看《秋趣》中写意的大公鸡对视着纤毫毕致的小蝈蝈,深得白石老人的意趣;而《葫芦》立体而饱满的形状,分明是油画的技法。历来都说画人莫画手,可看乃仓先生的仕女图,腴美而纤细的手形最是一绝,真正是功力的体现。
高山流水国画画集中仅收了四幅山水画,竟用了从传统山水到现代山水的不同表现技法。第一幅《高山流水》是传统山水,古典的勾皴点染;第二幅《峡江秋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水画的风格,云水飘渺,写意味儿;后边两幅《寒山冷月》《晨曦》是现代山水画法,气势夺目,意境深远。老仓先生谦虚地说,平时山水画的少,这是50岁的时候在中百美术馆搞展览的作品,只是向古人和现代山水画家学习的一些作品,想用不同的表现手段表达自己想表现的内容。
峡江秋色国画都说老仓先生画的牡丹最得收藏家们偏爱。观画集里的每一幅牡丹,无论构图、方法都各具特色,煞费心思。有的用大块黑色作为背景,衬出浓红深绿,灼灼如霞,强烈的明暗对比和视觉冲击力,是用国画水彩表现出油画的质感;《小雨留春图》里的牡丹属于丽质偶得,画墨的笔没洗干净又沾色画花,墨彩含胶,通过宣纸的晕染,不用勾线自然形成花边,花瓣清丽娇嫩,如梦如幻;《墨牡丹》傲然立在冰裂开片的钧瓷瓶内,背景展开一幅红线纸笺,隐约淡墨题诗一首,文墨雅器,相生相宜,这样的牡丹谁能说它俗气呢?封底一幅,将几丛红牡丹放置在金石铜鼎中,百花之王正配国之重器,雍容华贵,正大气象,画面右下角淡淡的一丛黄色的迎春,灵动的搭配似不经意而韵味悠长,避免了牡丹过于浓丽的感觉。
小雨留春图国画薄薄一本画集,竟让人看得眼花瞭乱。看老仓先生刀枪剑戟门门都得心应手,会不会没有自己的风格?他笑说,有些人刻意追求自己的绘画面目,然后就说是自己的风格。要说好听的,我算是个复合型的画者,就是想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想在哪一方面去追求成名成家。我是个传统的人,也就喜欢传统的东西,传统本身是一个无穷的宝库,学也学不完呢。
何人不爱牡丹花国画爱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像什么,这无招胜有招,就好像《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的剑术之道,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这应该是历经千锤百炼的顶尖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吧。
和老仓先生聊天是个愉快的过程,对社会上的俗事和是非,他没有愤和嫉,只是有淡淡的不屑,然后轻轻带过,不谤他人,不抬自己。宁静致远、处世退一,老黄牛的形象形容他最是恰当,不过谈起画来,对别人的建议或批评,他总会虚心听取,至于接受与否,得由他内心强大的文化自信说了算。
墨牡丹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