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都说这样做能让蝈蝈鸣叫更好听
“冷墩”是蓄养冬蝈蝈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鸣虫圈里普遍认为新蜕蝈蝈“冷墩”能让蝈蝈叫得更好听。何为“冷墩”?为什么要“冷墩”?这是玩友,尤其新玩友特别关心的问题。我们对网友的各种说法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求做下说明与总结,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还请指出。
1、何为“冷墩”?
从字面来理解,“冷”指的是温度低,具体到蝈蝈,表示它当时所处的环境温度相较适宜它生活的温度要低。而“墩”的意思是指稳妥的放置,减少干扰。“墩”相对应的操作是“揣”,即将虫放在虫具内携带在身上,借由人体的温度为蝈蝈保暖。因此“冷墩”意思即为将新蜕蝈蝈静置在温度较低的地方。
2、为什么要“冷墩”?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下蝈蝈的发声原理。蝈蝈通过左右翅互相刮擦发声,它的左翅基部下方是一个由许多的音齿组成的弧形状的音锉,右翅的边缘则为刮器。蝈蝈鸣叫时,刮器以大概一秒钟30余次的频率梳刮音锉,再通过右翅的音膜区共振而发音。新蜕蝈蝈双翅比较柔软,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定型,过早开鸣易导致日后走音。
蝈蝈是否鸣叫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人们就通过控温方式延缓蝈蝈开叫时间,目的是为了让其双翅完全发育成熟后再鸣叫。
3、“冷墩”的温度多少合适?
有网友表示,成熟蝈蝈的适宜温度大概在25℃~28℃之间,因此“冷墩”时最高温度要比25℃低1℃~2℃,最高不要超过23℃;至于最低温度,考虑到新蜕蝈蝈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以促进外骨骼定型固化并增强体力,而温度过低不利于蝈蝈的消化吸收,并且易致寒膀造成懒叫,所以不应低于19℃。总结来说,就是极限温度范围为19℃~23℃,理想温度范围为20℃~21℃。
4、“冷墩”的时间多久合适?
网上普遍认同的观点是10-15天之间。
“冷墩”的温度跟时间主要靠玩友们自己实验总结、口口相传而来,另外还要结合蝈蝈本身的体质来看,因此具体操作方式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来确定。
—好货推荐—
据网友总结,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三大鸣虫流派,分别是北方的京津流派,南方的海派和近几年兴起的新派。“冷墩”正是京津流派冬季饲养蝈蝈的一种阶段性手法。
其他两个流派,新派玩家都是全程控温,蝈蝈始终都养在带有温控器的有机缸内,温度基本恒定,这种蓄养方式不以葫芦为虫具,不存在揣虫上身,自然也就没有了“冷墩”和“揣怀”。
海派玩家多使用有机筒子,也不适合“揣怀”,一是衣物摩擦产生静电的问题,容易粘须造成断须;二是有机筒子保温性不如葫芦器,揣在怀里,人体的温度远超过适合蝈蝈活动的温度。
精彩回顾:
油葫芦房事知多少
葫芦煮色做旧详解
连体葫芦令人称奇
葫芦盘玩之变色计
点药黑虫与葫芦器
枕匏轩主雕刻作品
自己动手做出瓢盖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