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那些年自制玩具的快乐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同事出差回来,给孩子买回一个叫“竹蜻蜓”的玩具,并兴奋地演示给我们看。所谓“竹蜻蜓”,其实就是在一个扇叶状的竹片中心打个眼,然后插上一个竹棍,玩时用两手搓动竹棍,竹片便在旋转动力下向空中飞起。这是一种简单的玩法,还有一种“竹蜻蜓”是靠线绳拉动的传动装置,将竹片发射出去。而这两种“竹蜻蜓”,在我小的时候都是自己制作的。那是一个虽有苦涩相伴,但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自己动手创造快乐的童年时代,而且自己动手做玩具,不仅能充分利用资源,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也是“低碳环保”。
生活在胡同里,成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京人,大都有自己制作各种玩具的经历。
在那个生活并不富足的时代,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给孩子买玩具是个很奢侈的事,所以,手巧的家长或者孩子们,就会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比如女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或者跳皮筋、拽包、踢毽、掷拐等,所玩的布娃娃、沙包、羽毛毽、羊拐等,几乎都是自己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而成。
男孩子喜欢的玩意儿就更多了,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枪。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对自己制作木头枪已经不感兴趣了,那时候在孩子间兴起的是用弹弓枪打仗的游戏。弹弓枪都是用粗铅丝弯制而成,这是男孩子的擅长。我见过制作精美的弹弓枪有左轮式的、驳壳枪式的、机关枪式的,均以牛皮筋作为发射动力,有扳机、弹夹,甚至有的还可以打连发;当然子弹都是用纸折叠而成,但打在皮肉上还是很疼的,并有一定的伤害危险,所以学校和家长都不赞成孩子们玩这种游戏。
那时候,模仿电影里的情节,也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有的电影情节甚至被演变成一种时尚的游戏。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上映一部电影叫《飞刀华》,结果很多孩子模仿主人公玩起自制的“飞刀”。这种危险的游戏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之后《飞刀华》被禁映,孩子们的“飞刀”也都被学校或家长没收了。
抗战电影《地雷战》,当时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更在孩子中成了风靡一时的游戏。
那时节,模仿电影中的民兵布设地雷和鬼子探雷,是我们这帮孩子中最流行的游戏。这种游戏的玩法首先要有“地雷”,当然,我们的“地雷”可不是火药制成的,而是用铅丝弯一个可握在手掌中的方框,然后在铅丝框的中间套个皮筋,插上小木片将皮筋绞紧,再用个小木棍固定住木片,整个形状类似一个微型的鼠夹。
玩的时候将这些所谓的“地雷”埋于浮土中,扮演鬼子的小孩手拿木棍或铁丝做成的“探雷器”,在雷区探查,探到的就成了鬼子的战利品;没探到却被鬼子踩到,只要一抬脚“地雷”就会随着皮筋的松动翻起尘土,鬼子就算被炸死了。模仿《地雷战》里的情节,有的孩子还“研制”出了“头发丝雷”和“拉线雷”,真是有意思极了!
俗话说“姑娘爱花,小子爱炮”。其实只要是有响动的东西,男孩子都喜欢。但放鞭炮是只有过年才能享受的玩意儿,平时我们就自己制作能够听响的玩具。比如我们把黄胶泥做成碗状,然后用力扣在地上,让胶泥碗在空气的冲击下发出声响,以此比赛谁摔得响。我们还用牛皮纸折叠“甩炮”、“踩炮”,目的也是比赛听响。另外,还用子弹壳灌铅做“砸炮”,用废自行车条做“砸炮枪”,原理是通过对火柴头的撞击产生炸响。这种玩具那时候在孩子中很时兴了一阵,但遗憾的是火柴却要凭本供应,家长可不愿意过日子用的火柴都让孩子听了响。
说到能响的玩具,春天的时候我们还曾用柳枝做柳哨,夏天到八一湖采摘芦苇做苇哨,还有人用蓖麻叶的秆做笛子,这可都是纯粹低碳又绿色的玩具。而还有一种印象深刻的哨子,是用废弃的马口铁片做成的。记得当时在我家附近的义达里,就有一家铁工厂,很多孩子常到那里捡拾一些马口铁的下脚料,做成哨子在胡同或校园里到处吹响。我家曾有一个装杂物的箱子,里面还有几只这样的哨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还有护城河,冬天河水冰冻就成了天然的冰场,孩子们都跑到这里滑冰车、抽陀螺。
陀螺好做,用刀削制而成,陀螺尖镶上一个滚珠,这我都做过。
自制冰车却要复杂一些,简单点就用一块木板,安上两根大号铅条做冰刀,家里的火筷子当作冰扦,就齐了;高级点的冰车把冰刀由铅条换成角铁,冰扦也都是专门制作的;再高级的冰车底下安的可是真正的滑冰刀,冰车上还装有椅子,也不用冰扦子滑冰,座椅后面可由专人脚蹬滑行。那时候的冬日护城河,冰车式样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堪与现在的热门车展有上一拼。而所有这些冰车却大都是自己制作的。
开春后的护城河,河岸青青,风清气爽,又成了孩子们玩风车、放风筝、滚铁环的好去处。
风车是老北京的传统玩具,庙会都有卖的,自己做的却简单多了,一般就是用电光纸对角相折的那种。而风筝简单的就是“屁帘”,孩子们几乎都会制作,复杂点的就需要大人的帮助了。
滚铁环是男孩子释放能量最喜爱的运动,最好的铁环是用粗铁条制成,因我和很多小伙伴搞不到这样的铁条,就用大号铅丝做成铁环,虽然硬度差点容易变形,但总比没有强。春天的护城河,两岸都是褪去冬装的孩子们奔跑欢笑的身影,各种颜色款式的风筝、风车轮转翻飞,构成了老北京最具民俗风情的一景。
北京人喜欢玩虫,蝈蝈、蛐蛐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养蛐蛐只需用废罐头瓶就可以,养蝈蝈却需要笼子。
对城里孩子来说,很不容易搞到秫秸一类制作蝈蝈笼子的材料,于是有的孩子想到用丢弃的冰棍棍制作蝈蝈笼子,这可是个慢工细活。
记得我们院里有个叫小义的孩子,心灵手巧,曾经发动我们大家帮他到大街上去捡拾冰棍棍,然后洗净后用细铜丝把冰棍棍串编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阶梯形具有十几个格子的蝈蝈笼子。至今想起这位发小的聪明能干以及那笼子的精美绝伦,仍然让我感佩不已。
说到养宠物,老北京人都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热带鱼热。前不久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主人公家里就有一缸热带鱼,那略带粗糙的鱼缸,一看就是自己制作的,让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感觉十分亲切。
我在上中学时,也曾做过那样一个鱼缸,材料选自废旧的马口铁,先裁成一寸多宽的铁条,再用锤子一点点敲打成角铁,然后用铆钉组合成鱼缸架子,装上玻璃就成了鱼缸。养鱼热带动了制作鱼缸热,我有很多养鱼的邻居和同学都是自己制作的鱼缸,大家互相传授经验,交换富余的品种,不仅乐此不疲,而且都很有成就感。
跟现在的孩子们说起我们小时候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他们会笑我们是因为生活条件所限而不得不为之,其实这并不全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倡导“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年代,那也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记得那时候从市、区到街道,都建了很多“少年之家”,在那里有各种各样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筋的兴趣小组,我那时和同学结伴经常参加锦什坊街少年之家航模组的活动,制作过几件飞机模型,逐渐培养了自己动脑、动手做事的能力。
或许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现在想起小时候生活虽然拮据,但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化解不开的心理阴影,反而是那些自制玩具的快乐时光,何时回忆起来都让我们的童年洒满了阳光、色彩、温暖与骄傲。
(作者:姚意克)
皇城根胡同串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