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美育与科学感的平衡

发布时间:2024/8/16 12:36:58   
作者:宝宝知道Ada赵家中的小友喜欢昆虫的故事,绝大多数家长会第一时间想到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确实是一部质朴隽永的经典之作,但问题是,因为《昆虫记》已经过了版权保护期,国内多家出版社都争相出版,各种版本水准良莠不齐,让人很难分辨;而其中相对较好的版本,比如王光和梁守锵等的译本,又太不适合幼龄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来,我都在法布尔的《昆虫记》之外寻找适合儿子的关于昆虫的绘本,直到看到美绘版的“神奇的昆虫系列”,我终于有了选择。这套丛书打动的我首先是俄罗斯画家撒沙先生既写实又唯美的富有质感的画作。以《蝈蝈的密码》为例,封面上一只卧在南瓜花上的蝈蝈,翅膀上斑斓的花纹呼之欲出,足部上的细齿纤毫毕现,两支触角更如同有3D效果一般在我们手捧的掌心探来探去,一双复眼好奇又警惕地注释着你……然而这种逼真又与照片拍摄的那种真实不一样,它不是漠然的直击,因为画家赋予了它自然的情味和体贴。在这只蝈蝈的声色和动感中,我们能感触到它生命的呼吸,能聆听到它动听的吟唱,能隐约看到希什金、库因吉、格拉西莫夫这些老俄罗斯风景画大师氤氲滋润的艺术的灵光。我想,这样的图画才不辜负“美绘版”的定义,毕竟,我们已经看到太多打着“美绘”的旗号而用粗疏拙劣的绘画敷衍的图书。而这样的“美绘”本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所施于孩子必需的美育的滋养。如果孩子喜爱绘画,那这套书便是绝好的可以用来临摹的范本,花、虫、草、鸟细部的呈现,色彩的运用,以及微观与宏观比例结构的把握等等在这本书的各种插图中都可以找到对应。作为一本讲昆虫的绘本,科普性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蝈蝈的密码》紧扣“密码”二字来做文章,以贴近孩子的口吻讲述了蝈蝈唱歌的秘密、与人类的关系、从出生到蜕变的过程、运动的天赋、饮食习惯、捕猎技巧以及在自然界里的天敌等。化繁为简,解说清晰,趣味性和学理性的平衡把握到位,很适合低龄孩子的理解指向。而且,作者的语言也很讲究,在介绍蝈蝈每一个环节的生活习性时,都灌注了情感和生活化的思路,非常有代入感。比如“浪漫的婚礼”一节,写蝈蝈在夏季的夜晚,披着“翠绿的衣服”振起双翅,奏起“悦耳的小夜曲”,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写得细腻又温柔。常规性的介绍之外,书里还穿插了很多“想一想”之类的小贴士,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且能培养孩子对自然万物细致体察的好习惯,也是很有匠心的设计。不过,有一个小地方我以为未来增订时可以再修改完善,即在介绍蝈蝈的饮食时,作者称之为益虫,并在想一想中,让孩子再列举三种益虫。其实,益虫与害虫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分类,在讲究自然伦理的今天,我们不妨也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陈见,带给孩子们更博爱的对自然的理解。这些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觉得很不错,分享给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6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