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活力天津走向世界大名鼎鼎的杨柳青年画

发布时间:2023/12/16 13:03:49   
提起中国年画想必大伙儿都不陌生。中国年画历史悠久,产地遍布全国,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四大民间木版年画产地,其中以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最为著名,素有“南桃北柳”的美誉。从产量、流传情况、影响和艺术特色来说,杨柳青木版年画又堪称中国年画之首。咱今儿来细说说天津杨柳青的木版年画。杨柳青位于天津市的西青区,东南滨南运河,西北临子牙河,后来京浦铁路从中通过。在古代,南方运来的用于印绘年画的颜料和纸张,各地贩运去的门神等年画成品,都靠水路运输。(来源:津门保甲图说局部)除了水运便利条件,杨柳青当地的两种物产,也为年画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一个就是当地遍长的蒲苇和杜梨木,蒲苇是造纸的好材料,而杜梨树木质坚硬细腻,是制作画板的绝好木材,据称,现存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杨柳青年画画版,几乎都是杜梨木。杨柳青优越的水路运输不仅为年画的繁荣创造条件,也为年画传播提供了便利,让它传播越来越远,远销东北黑龙江、西北新疆和内蒙古,甚至俄罗斯。如今,国外收藏中国清代年画最多的,莫过于俄罗斯了,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年画将近五千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初的年,还是一名学生的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慕名来到“日思夜想”的杨柳青镇,开始了在中国的“年画之旅”。在“大快朵颐”饱览年画的同时,还大量地购买了年画。据统计,阿列克谢耶夫收藏的中国年画有幅(包括山东潍坊和苏州桃花坞的),其中大量的绝版作品。除了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捷克、奥地利、英国和美国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不少中国年画。在离天津最近的朝鲜,最有影响的中国年画是杨柳青年画。这些都足以说明,杨柳青年画当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你可能还不知道,连“年画”这个名称的来源都跟天津和杨柳青密不可分。据王树村老先生考证,“年画”一词在过去书里并不存在。北宋时叫“纸画”,明代宫廷中叫“画帖”,清初北京称年画叫“卫画”,又称“卫抹子”,因为北京销售的年画出自天津的杨柳青。南方杭州一带叫“欢乐图”,苏州称作“画张”,四川绵竹称年画为“斗方”。这位王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国民间年画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第一人。王老先生本人就是杨柳青人士,上个世纪,几乎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万余张的年画藏品,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清代木雕原版。王树村据王老先生研究,“年画”一词的正式记载,首次出现在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年李光庭撰写的《乡言解颐》,其中的“新年十事”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这是我国美术领域首次出现了“年画”这个名词。这个李光庭也是咱天津人,当时是直隶省宝坻县人,他所见的年画,指的就是前面说的“卫画”。虽然这时的年画与今天的有所不同,但是后来,特别是到了光绪年间,“年画”的含义已经跟今天差不多了。也就是说,连今天“年画”这个名都是咱天津人给起的。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娃娃画。娃娃类年画是杨柳青年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来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那么,中国古人为嘛喜欢画娃娃呢?而且还都是男娃。这就跟中国古人的观念有关了。在古人眼中,娃娃象征子嗣的繁衍、人类生命的延续,更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人们往往把幸福的追求寄托在后代身上。娃娃恰好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和愿望的承载者和表达者。把娃娃作为杨柳青年画的主要形象,使得杨柳青年画契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加上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大都是圆润的——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粉粉的脸蛋、嘟嘟的嘴,造型十分乖巧动人,可爱之中又添几分喜气,因而娃娃类年画深受人们喜爱,成为杨柳青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不过,如果看过所有的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之后,今天的一些家长可能会不高兴了。为嘛呢?因为这个娃娃似乎不怎么爱学习,整天都在玩。请看:这幅《花园儿童游戏图》,看看这里的孩子有多淘气,虽然还都围着肚兜,梳着小辫,他们却有的带着假胡子,有的挥着马鞭,有板有眼地唱着京剧。不过,专家说了,由童子串演戏曲的“娃娃戏”,在年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幅《花园儿童游戏图》可谓杨柳青“娃娃戏”年画的代表之作。画面中的八组儿童,分别表演八出传统京剧:《霓虹关》《黛玉葬花》《空城计》《连环计》《换御马》《宝蟾送酒》《小放牛》等,天真童趣,跃然纸上。下面这幅《庆赏元宵》,描绘了元宵节儿童游乐嬉戏、共闹新春的情景。画面中的娃娃,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吹唢呐,有的手提着花灯,年纪最小的一个娃娃,在妈妈的怀抱中手拿鼓槌在打鼓。下面这幅《戏蝈蝈戏鱼蝶戏鸟图》,是一组儿童游戏的年画,分别描述的是孩子们在逗蛐蛐,戏鱼蝶和玩雀鸟时的情景。看完这组年画,不禁令人回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再看这幅《十不闲》。“十不闲”是清代中期兴起的一种自我伴奏的说唱艺术形式,也就是画中间娃娃操作的乐器,它在北方的庙会中常常出现,颇受欢迎。表演时,演员手脚并用,通过绳索、杠杆同时操纵安在架子上的锣、鼓、钹、钲等打击乐器,一刻不得闲,所以叫“十不闲”。这是乐队组合吗?画中的几个孩子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画面正中的娃,像不像现在玩摇滚的?够闹,够淘的吧,整天没个正行!好像这些娃娃从来就不用上学,好不容易有些跟学习有关的年画,还是在闹学!下面这幅《闹学顽戏》,描绘的是先生外出,孩子们大闹课堂,各自表演戏曲的情景。一个孩子坐在画面中央的太师椅上,扮演灶王,一个孩子抡起锤子,做起了铁匠,真是一刻也不消停。这幅《登科闹学》更可气:看,左边这“熊孩子”居然躲到先生后面,偷偷戴起了先生的帽子,还有个娃抽起先生的旱烟,这孩子更可气,公然戴上了眼镜,粘上了胡子,学起先生老学究模样来。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有“乱入”“抢镜”的特点,在各种题材的画面中,似乎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对喽,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们喜欢玩Cosplay。这幅《渔樵耕读》就是这样一种典型代表。在这幅年画中,娃娃们有的钓鱼、有的担柴、有的荷锄、有的吹笛、有的在读书,这个热闹。专家说了,渔樵耕读分别指的是捕鱼的渔夫、砍柴的樵夫、耕田的农夫和读书的书生,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四种典型职业,代表了普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用娃娃来表现这一题材,显得生动活泼,别有一番情趣。在传统中国中,娃娃寓意贵子,象征生活连年有余、多福多子、儿孙满堂,易与多种吉祥事物、纹样组合并以谐音寓意的表现手法表达吉祥美好的祝愿。如鱼、莲花、桃子(寓意长寿)、花瓶(代表平安)、蝙蝠(寓意福)在传统文化中都有美好寓意,这些都成为杨柳青娃娃常用的Cosplay的道具。这也或许是造成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喜欢Cosplay的原因之一。鱼桃菊石榴、蝙蝠与鹤看了这么多,脸盲吗?看完这么多娃娃,大家可能都会有个疑问,他到底哥几个?童子之所以在杨柳青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是童子形象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子孙繁衍、香火延续的重视。杨柳青年画中最为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然是《莲年有余》。“莲”谐音“连”,画中的“鱼”则代表了财富之有“余”,合起来就叫“莲年有余”,表达了老百姓对富足美好生活的向往。杨柳青年画中娃娃的数量不定。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甚至上百个,这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的思想。也就是说,在杨柳青年画中,娃娃可能是兄弟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八个、九个,十二个,甚至上百个。《莲年有余》:《连生贵子》:《福善吉庆》:《平安富贵》:《五子夺莲》:《九凤朝阳》:《十二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儿童题材,或者说婴戏图,不是一种重大题材,但是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平和的世界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儿童纯真、无邪、稚态可掬、活泼可爱,因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末的万历年间,清代中期进入黄金时期。阿列克谢耶夫到访时,中国木版式年画正处在“最后的辉煌”时代。此时杨柳青年画不仅品种浩繁,而且制作之精美,到达顶峰。正如阿克列谢耶夫在笔记中写道的:“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民一样用如此朴实无华的图画充分地表现自己。这里描绘了他们多彩的生活、神奇的世界,有讲述传说、寓言、神话的,有进行道德教育、针贬时事的;有漫画,桃符,画谜;还有张灯结彩和披红挂绿的年画。”说到这里,你大概也能明白,多年前的杨柳青年画,为何会火到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好啦,故事今天先讲到这,最后要特别感谢杨柳青年画背后的手艺人。他们不忘初心,秉承匠心,用自己的巧手,创造着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的模样!是他们传承了天津文化,弘扬了艺术之魂!年5月20日,杨柳青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案:喻满意、盛书琪、田娜播讲人:刘莉莉鸣谢:感谢天津杨柳青画社为本文提供图片和专家指导(注:文中有关年画图片版权归天津杨柳青画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用)想了解更多的杨柳青年画,可至位于河西区佟楼三合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参观(公益性展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1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