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由于经济不断发展,银器制作大多以华丽为时尚,各种手工艺技术水平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到了康熙、乾隆年间,银器、银饰品已不分贫富贵贱、三教九流,步入了普通百姓家。那时,女人头戴银饰、男人腰佩银挂件已经成为时尚。银楼、银店、银作坊遍布全国各地,做工也越来越讲究。簪、钗属于日常的发间饰品。簪(钗),一般分为簪(钗)首及挺两部分,插入发内的细长部分称为挺,单挺为簪,双挺以上为钗。簪的作用是什么呢?古代男女发式多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用发簪将其固定住。在上古时代,发簪被称为“笄”。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起固冠作用,即将冠体和发髻相连并固定。用于固冠的发笄通常横插在发髻之中,所以又称为“衡笄”。发钗的普及大约在两汉晚期。由于它使用便捷、价格便宜,因此一直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发饰之一。现代妇女梳头用的发卡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古代妇女对发钗的安插使用极为灵巧多样,有横插的、竖插的、斜插的,还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一样,既可两支,亦可数支,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共计十二支,如宋玉珪《宫词》所写:“阶前摘得宜男草,笑插黄金十二钗。”清代的发簪(钗),有玉簪、金簪、银簪、翠簪、犀簪、玳瑁簪、金镶宝石簪等,其中,金簪、玉簪是非常昂贵的饰品,一般人家很少用得起。而银簪则多为中下阶层妇女使用。其价值虽不如金簪、玉簪,但仍有不少佳作精品传世。清代的发簪(钗)都有哪些形式和题材呢?在金银首饰中,将簪头做成挖耳勺的形状,称为耳挖簪。簪首上的挖耳勺,可用于清理耳道,也可作为装饰。勺本身具有招财、至福的寓意,因此,耳挖簪是集吉祥和实用于一体的器具。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性为凤,雌性为凰,通称为凤凰。它是一种象征祥瑞的鸟。簪钗以凤凰尾题材,在民间和宫廷都很普遍,使用者甚多,寓意美满幸福。蝴蝶纹在民间被人们视为吉祥图案,其中“蝶恋花”又常常被寓为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同时,“蝶”与“耋”同音,“耄耋”在古代指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因此“蝶”还有长寿之意。梅花韵逸香清,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冰肌玉骨”。人们常常将它比作天真纯洁的美丽姑娘。梅花的五个花瓣象征着“五福”,春联中就有这样的对子:“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尊贵的含义,它大多被用于新婚致喜的场合。每一个“囍”字,在现实中都牵动着有关爱情的动人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是人间最美好的希求。赛龙舟本意为纪念战国时期因忧国忧民愤而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民间节庆时的传统习俗,盛于唐宋。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每逢盛大节日,都要举行龙舟比赛,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国人很喜欢鱼。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把鱼纹当成子孙繁衍昌盛的吉祥图案。一直到明清、民国时期,鱼纹图案仍在使用。鱼纹具有丰富的寓意,如“连年有余”“金玉满堂”“鲤鱼跃龙门”等。“蝠”和“福”同音,因此,在中国,蝙蝠是象征好运与幸福的吉祥物。两只蝙蝠在一起,表示能够得到双倍的好运气。五只蝙蝠在一起,表示五种天赐之福,这五福是: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桃子”在中国吉祥图案中表示多福多寿。桃为五木之精,能压制邪气,所以桃还有驱鬼辟邪的作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君子和高洁的代名词。它还象征友谊,在中国古代民间,就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饰品中,莲花与钱或鱼组合在一起,寓意为年年有余、年年发财;若是并蒂莲,则寓意连生贵子、连连高升。蝈蝈和葫芦装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吉祥图案,被称为“福禄万代”。葫芦象征福气、福禄和高官厚禄。它还是多籽植物,果实累累,蝈蝈也繁殖力强,因此以蝈蝈和葫芦构成的吉祥图案,寓意多子多孙。再加上葫芦藤蔓的“蔓”与“万”谐音,藤蔓缠绕,盘曲绵长,寓意万代久长。蝉是中国传统金银首饰中经常使用的吉祥图案之一,它有一脉相承、连续不断之意。自古以来,人们对蝉的品性给予高度赞扬,称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以仕女题材作为图饰的金银首饰历代有之,尤以唐代较多。到了宋代,由于女子地位渐衰,仕女图在饰品装饰上逐渐受到冷落。但这一题材并未消失,一直民间流行。这些饰品做工精细,仕女形象细腻、形态优美、动作生动。银点翠多宝簪,是用珍珠、玛瑙、珊瑚等珍贵材料和蓝色的翠羽巧妙制作而成,选料丰富、色彩斑斓、组合协调,非常精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