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种类 >> Nsenene失落的蝈蝈共和国,和气
本文第一项任务,请分辨图中绿色昆虫为蛐蛐、蝈蝈、蚱蜢、蝗虫、蟋蟀,还是螽斯。
??MicheleSibiloni但首先,我们好像得搞清楚蛐蛐、蝈蝈、蚱蜢、蝗虫、蟋蟀和螽斯究竟都是些啥。蛐蛐是蟋蟀的俗称,螽斯是蝈蝈的学名,而蝗虫则属于蚱蜢。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剑尾亚目,螽斯同样也属于昆虫纲直翅目剑尾亚目,只不过前者再细分就属于蟋蟀下目,而后者为螽斯下目;只有蚱蜢为直翅目的锥尾亚目,蝗虫属于其下的蝗科。
??MicheleSibiloni
分清楚了这些,我们终于可以再进一步搞清楚这个“nsenene”究竟是什么了。Nsenene是大量生活在非洲国家乌干达中部和西南部的一个属于直翅目剑尾亚目螽斯下目的品种,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华蝈蝈的亲属。除此之外,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境内的部分地区也有这个品类的绿色昆虫。
在乌干达,nsenene的命运逃不过餐桌,油炸nsenene在那里是一道传统美食,尤其在马萨卡城,曾经因其丰茂的森林和适宜的气候,每年两轮雨季之时都会催生大量的“蝈蝈”。每到繁殖季,全体马萨卡人在此期间的工作和生活重心就会完全转移到抓蝈蝈这件事上,抓蝈蝈进行大宗贸易交换的风气也从马萨卡蔓延至乌干达其他地区,作为发源地,马萨卡便被戏称为了“蝈蝈共和国”。
??MicheleSibiloni
蝈蝈趋光,乌干达人最初使用常规的照明灯光来吸引它们——直到一场葬礼,人们发现了捕捉蝈蝈的新奥义。由于打了三台高压强照明灯,葬礼仪式现场旁的灯柱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绿色钞票”,于是再没有人有心思祭奠死者,所有人一哄而起抓起了蝈蝈。尽管很伤眼,但在那之后,乌干达人开始使用高压强光灯捕捉蝈蝈。除此之外,人们最初仅仅在一片开放的草丛里或是树上抓蝈蝈,但逐渐摸索出了用床单围合出一块区域的方法,使受灯光吸引而来的蝈蝈没有反跳出去的机会,给捕获工作降低了难度;再后来,人们发现使用铁皮围合的效果更佳,因为蝈蝈扒不住光滑的铁皮,一跳上铁皮,就只能默默地滑下来,然后被人抓走。
??MicheleSibiloni
??MicheleSibiloni
白天,蝈蝈需要待在天气凉爽的森林里休息,到了夜晚就醒过来,四处飞散以寻找食物和交配。而近些年的乌干达,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势不可当的城市建设,适宜蝈蝈居住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少。现在,乌干达人通常需要去到更遥远的边境,有时甚至跨到另一个还有这种昆虫繁殖的国度,才能有幸捕获到一些。除了植被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局部气候变化这两个因素外,风向也会直接影响它们的行动轨迹和生存灭亡,BBC纪录片《地球脉动》就记录了风如何推动蝗虫在非洲的移动和飞行轨迹;如果一阵风恰好把nsenene吹到了鲜少植被又炎热的城市中,它们基本上就会立刻死去。地貌的改变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都会影响局部地区的风向,东非每年的风向也因此变得更加不规律,蝈蝈无法如期被吹到乌干达,反而其他昆虫被送达此地,年乌干达就迎来了蝗虫群,作为啃食庄稼的害虫,当地人只能用农药大规模杀虫,后果除了伤害庄稼外,也同时杀死了其他昆虫,包括nsenene。
??MicheleSibiloni
比起遥远的乌干达“蝈蝈”,生活在亚洲东部的我们对于气候变化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这几年反常的天气。今年夏季,暴雨在全国各地成了家常便饭,近日的四川西部也恰逢连绵不绝的雨,一位旅店主人抱怨,“去年八月不下一滴雨,今年八月雨却没停,好像去年的雨都攒到今年来下了似的。”或许这一次,该是气候的剧烈加速度推动人类迅速前往下一个关口。不过在这趟并不按人类设想而加速运行的列车上,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口吻去诉说、调整成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气候危机究竟是一种无关紧要,还是真正的迫在眉睫,或是人类最高首脑间的政治博弈,似乎只有到达下一个站点才能得知。但无论如何,希望乌干达的“蝈蝈”和川西高山上的“蛐蛐”,还有机会繁衍生息下去。
??MicheleSibiloni
《假杂志》
关心以图片和影像为媒介的创作者及其关心的世界并致力于以上内容在不同介质上的呈现/杂志/出版/书店/图书馆/展览/以实践表立场,示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