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揭秘北京ldquo蝈蝈基地rdqu

发布时间:2022/6/3 18:35:02   

王健托着一盘用羽毛球筒制成的蝈蝈瓶,正准备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一下,地上还放着很多空瓶,这是他为尚未出生的小蝈蝈预备的摄/记者黑克

冬蝈蝈繁育流程图制图/毛京东

寒冬,万虫皆僵。大冷的天儿,一个北京爷们儿腋下夹个葫芦,葫芦里的蝈蝈声在隆冬听起来格外悦耳。这就是冬蝈蝈的魅力所在。

冬蝈蝈繁育基地多在天津,却有这么三个北京人,凭着对冬蝈蝈的喜爱,在通州租了房作为基地,搞起了繁育冬蝈蝈的营生。

出生前住在冰箱里,出生后吃着用羊肝、豆类和好的饲料,这就是冬蝈蝈的优越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徐辛庄的这家小型冬蝈蝈繁育基地,探访这三个北京人的乐土。

走近:3个北京人一本"蝈蝈经"

王健住在丰台区洋桥,每周一上午来到繁育基地,周四回家,和他倒班的赵连成从周五到周日值班,吴正午住在通州八里桥,因为距离基地较近,每天都会过来。

3个50多岁的北京人,曾是同一家工厂的同事,现在或是退休,或是被工厂买断工龄。

"在工厂时,老王就爱在胳肢窝里夹着个葫芦,没事还把葫芦放在暖气边上,大冬天的,里面的蝈蝈叫得欢着呢。"吴正午说,当时大伙儿看着好奇,没想到,现在他竟成了王健养蝈蝈的合伙人。

繁育基地里,种满了黄瓜和南瓜,还养了30只芦花鸡。蛋菜俱备,三个人的伙食解决了,养蝈蝈的成本减了不少。

讲述:虫声很动人养虫学问深

王健是繁育基地的总召集人,他说自己是个"爱着急的人",他每周一中午一过来,马上要查看冰箱温度、喂食情况,他不想让蝈蝈们有一点的意外。

"从10多年前,我就开始琢磨繁育蝈蝈的门道,上班的时候,总想着能有个地方让我多养几只,现在梦想实现了,还拉来两个同事一块干。"王健说,通州的这个独院房租低,很清静,蝈蝈叫起来,吵不到别人。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种小虫了,它们的叫声特别好听。养蝈蝈的学问真是很深。"他说。

揭秘:零度蝈蝈卵埋藏花盆内

记者来到繁育基地时,正赶上王健和吴正午给蝈蝈卵换土,一万多粒蝈蝈卵被分放在几个花盆里。

去年秋天,为了买到合适的雌蝈蝈,王健跑了十几趟平谷、昌平和门头沟,以5元一只的价格,收购了几十只待产的“蝈蝈妈”,它们在土里顺利产下一万多粒卵。

给卵换土是王健每隔十几天就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只见他将卵和土先摊在报纸上,用筛子筛出卵,把卵放在干净的沙子里,之后再重新放入花盆。

随后,王健小心翼翼地将花盆放入恒温为零摄氏度的冰箱。

蝈蝈卵很像变灰的泰国香米,放在太阳下照,可以清晰地看到小蝈蝈的身体,连须子都若隐若现。

“蝈蝈卵一定要在零摄氏度环境下保存,换土是为了防止卵变干。”吴正午说。

在不远处的木板上,摆着30多个小瓶,每个瓶里,都有一只小拇指肚大小的蝈蝈。吴正午说,前几天冰箱坏了,这些都是耐不住高温而提前出世的蝈蝈。

蝈蝈的寿命最长仅3个月,早出世的小蝈蝈不可能活到冬天,它们只能成为“秋蝈蝈”。

饲养蝈蝈的小瓶,都是用羽毛球筒切割制成的。为了找这些“废品”,王健到处找羽毛球馆,跟搞卫生的人拉关系,才低价买来这些球筒。

“每年品相最好的冬蝈蝈,我都挑几只送给他们,幸好他们也喜欢这个,要不然我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贿赂’人家了。”王健说。

再过几天,三个人会把卵放到常温环境下,这些蝈蝈很快就能破壳而出。

多种营养品“伺候”蝈蝈

每天,王健和同伴都要给小蝈蝈煮新鲜的饲料。他们将羊肝、黄豆、黑豆煮熟后打成糊状,再抹在胡萝卜上,放进饲养蝈蝈的小瓶里。

最近,王健又发明了新的秘方——在饲料里加墨斗鱼粉,这是为了给蝈蝈补钙,让它们长大后“膀大腰圆”。

“以前我还往饲料里掺过蜂王浆,我儿子特生气,说他吃的都没蝈蝈好。”王健说。

三个人表示,每个养蝈蝈的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说这么多已经算是泄密了,其实饲料中的成分很复杂,但不能再透露了。

助蝈蝈脱壳忍蚊子叮咬

小蝈蝈上市前都要经过总共数十天的培育,其间要历经7次脱壳,那30多只“不冬不夏”的蝈蝈已经脱过4次壳。

为了让蝈蝈身体健全,王健要亲手帮助每只蝈蝈脱壳。记者采访时,正赶上一只小蝈蝈脱壳,王健用高粱秆轻轻地将壳与蝈蝈分离,再把壳送到蝈蝈嘴边,让它吃掉。

吃壳是蝈蝈为了增加营养的本能行为,不吃壳的蝈蝈长大后容易体弱多病,他给蝈蝈帮忙,也是防止蝈蝈在脱壳过程中出现断腿或断翅的意外。

帮蝈蝈脱壳绝对是一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三人轮番值守,在每只蝈蝈脱壳的40多分钟里,一会儿也不能离开人。

由于蝈蝈也怕灭蚊药,于是几个人在工作中一直在忍受蚊子的侵袭,身上被叮满了包。

算账:辛苦一年仨人赚2万余元

以繁育只冬蝈蝈为例,王健给自己算了笔账。

房租每月元(通州),一年共元;煤水电费元;饲料费元;蝈蝈瓶(羽毛球筒)费用元;收购“蝈蝈妈”费用元;其他费用元;鸣虫市场摊位费元。

共计:元

王健告诉记者,最普通的冬蝈蝈每只10元,而品相好一些会更贵。按照正常情况,只冬蝈蝈总共能卖到3万元。

三个人在基地“伺候”蝈蝈多半年,然后在市场上摆摊两个月。除去成本,三个人能赚到2万多元。

“我们三个人一分,就没多少了。”王健说,“在北京干这行,规模小了赚不了大钱,规模大了风险也大,很容易赔钱。我们现在这样挺好,虽然耗费精力,但真是比较爱这个。”

市场价值:优质冬蝈蝈身价过千元

喂这么高级的饲料,冬蝈蝈到底能值多少钱呢?

王健告诉记者,他听说去年在十里河天娇民俗文化园里,一只产自天津的冬蝈蝈被卖到多元,当时他就坐不住了。

“好蝈蝈叫大憨儿,身形硕大,叫声很像蛤蟆的声音,去年天津产出多万只冬蝈蝈,只出了一只大憨儿,而北京养虫人没养出大憨儿来。”王健说。

比大憨儿品相稍微差一点的是水亮憨儿,每只也能卖到元左右,王健去年养的冬蝈蝈里,就出了十几只水亮憨儿。(文/记者李子君 制图/毛京东)

精彩回顾:

葫芦之美美在哪里

蒙芯的工艺与价值

栖身海外的葫芦器

手捻葫芦竟藏猫腻

葫芦买新还是买旧

盆栽葫芦这样种植

文玩人信仰是什么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