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子(-年),本名黄祖耀,广东中山人。当代知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黄苗子少时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在香港时就向报刊投稿所创作的漫画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到上海,继续从事美术漫画活动,并成为沪上漫画界的中坚人物,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年1月,著名文化老人黄苗子以百岁高龄辞世。今年是黄苗子逝世十周年,《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此刊发黄苗子之子黄大刚所写的回忆文章。黄苗子七十交情九十翁,君今飞去一条龙。我是破车牛亦老,粉丝亿万小丁聪!这是父亲悼念小丁叔叔的诗。他们在年相识,直到年,长达74年。因为是悼诗,书写未红盖章。有年轻朋友问我:他们这些人为什么能有持续终生的交情?当时还真把我问住了。父亲为小丁叔叔写悼诗相得益彰相濡以沫父亲在《世说新篇小记》中说:古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十分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总是有好有坏,老汉一生却是遇的好人多,坏人少。结识的师友,除极少数旧日似曾相识、今已避之三舍,或自称和老汉铁哥们儿而其实素昧平生者外,绝大多数都是有趣的人、有性格的人、有天分和有文采的人,都是好人、奇人、“酷”人、“绝”人。结交良友自然就讲道义,长学问,见温情,能互助,诉心曲。我这老头,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缘认识这一大帮哥们儿朋友。朋友相交,首先是相互欣赏吧。父亲在《世说新篇》里记述了好多师友,不管笔法如何变换,父亲的欣赏、敬佩之情跃然纸上:如山东大学的童书业教授,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老舍先生的风骨——自尊、刚正、仁爱和“民胞物与”之情;张正宇伯伯“狂”得可爱、刻苦用功;罗寄梅先生的学问修养,尤其是在年代与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拍摄数百张极其珍贵的敦煌莫高窟照片(这批照片已由国外一家出版公司出版);王世襄伯伯家的老家人玉爷的为人,与王伯伯一家人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想起廖冰兄伯伯的一番话,那是年代,他获得了一个装帧设计的全国奖项,他却说:那有什么呀!我这都是从张光宇那里“偷”来的。一个“偷”启发了我,想想父亲和他的朋友,哪个不是“偷”来“偷”去?人家的学问、品行、才华,总之他人之长,全都看在心里,记在心上,互欣赏更相互启发,不知什么时候或许就改造成了自己的东西,可谓相得益彰。总之,父亲和他的师友绝不是“恨人有”,更不会“笑人无”。左一:黄苗子,左二:王世襄,右一启功。大家都知道王世襄“京城第一大玩家”,蛐蛐罐、鸽子哨、蝈蝈葫芦到明式家具这些儿时玩意儿,后来被王伯伯“玩儿”成了“非遗”。王伯伯因莫须有的原因被故宫解职,原来的文物研究的优越条件没有了,转而研究没什么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