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80后童年趣事1秋风蚂蚱肥

发布时间:2023/4/21 13:27:50   

老衲出生在华北大平原,河北省中南部的一个农村里,距离最近的县城都有20多里。加之性格较野,在小学初中时代,是彻彻底底的村野小子。小时候最有乐趣的事之一,就是在暑假或者秋假时去地里捉蚂蚱。

捉蚂蚱的时间大约在秋季。在玉米成熟时,玉米棒子都掰掉收走,玉米秸都放倒的时间,是最好时间。因为这段时间,蚂蚱基本都长成了成虫,个头最大,母蚂蚱肚子里全是金黄的蚂蚱籽,肥美得很。放倒的玉米秸堆,也是蚂蚱藏身之所,比较容易找到蚂蚱。印象里,一直到秋季收完秋之后,种上麦子,麦苗都长成两三寸高的时候,绿麦苗里仍有蚂蚱。总体上,可捉时间应该有一个多月。

顺便说一句,老家农村的农田基本上一年两熟。只有麦子是秋季播种,第二年的暑假之前收割,属于冬小麦。然后所有其它作物,包括玉米,黄豆,棉花,花生,芝麻,红薯,绿豆,红小豆,高粱,小米等等,都是在收完麦子后的春夏之间播种,秋季收获。

捉蚂蚱主要捉“大飞”(普通母蝗虫成虫),“大担杖”(一种较大的剑角蝗的母成虫),以及“油蹦”(母蝗虫的大若虫)三种为主。公蝗虫由于个头太小,小孩子们是不会费力捉的。即便有时捉到一对配对的蚂蚱,也会扔掉公的,只保留母的。尤其以“大担杖”为上品,有“草虾”之美誉。

上图为常见蚂蚱“大飞”(灰色)上图为“大飞”(绿色)。灰色和绿色的蚂蚱,家乡均很常见。上图为“大担杖”。属于最好吃的蚂蚱。你们家乡管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上图为未成年蚂蚱“油蹦”。你们家乡管这东西叫什么名字?

另外有一种叫做“苦担杖”的常见蝗虫,属于剑角蝗的一种,小孩子们也是不捉的。不捉它的原因,除了因为它个头较小,从其名字上也大致能看出原因。

上图为“苦担杖”,不可食用。它与“大担杖”,不是同一种蝗虫。你们家乡管这东西叫什么名字?

另外还有一种内翅是红色的,能够长时间在空中飞行的蚂蚱,常在黄昏日落时在天空飞行盘旋,嗤嗤有声。现在想来应该是某种飞蝗。因为普通蚂蚱只会一飞一落,不能长时间飞行。家乡称其为“傻大虫”,比较少见。小孩子若是能捉到“傻大虫”,多少总要和同伴炫耀一下。

另外,地里“素素”(蟋蟀,蛐蛐,促织)数量众多,但是没人吃,因此也没人捉。“刀郎”(螳螂)和“叫蝈”(蝈蝈,母的叫“驴驹”,屁股上有根长管,但不会叫。)数量很少,偶尔能碰到,可以养着玩。老衲小时候曾经捉到一只蝈蝈,随便扔到了院子旁边的槐树冠上,那只蝈蝈虽看不到它,但居然零零星星地唱了至少两三个星期动听的歌。后来不知道为何不唱了,也许被鸟叼走了,小可怜。

上图为母蝈蝈。母蝈蝈屁股上有根管子,不会鸣叫。你们家乡管母蝈蝈叫什么名字?

捉蚂蚱的方法,用手直接扣就行。也可以自己用竹竿和硬纸壳之类,自己做个蚂蚱拍子,拍蚂蚱效率更高。装蚂蚱拿个塑料袋就行。有时忘带袋子,用狗尾草的穗梗穿过蚂蚱后脖领子也可以。

上图为农村常见野草---狗尾草。

小学暑假有空时,想捉蚂蚱玩了,找个天蓝风清日朗的日子,叫上两三个小伙伴就可以愉快滴出发了。如能捉到个二三十只大蚂蚱,是很有成就感的。蚂蚱的用途,可以炒着吃或炸着吃的。把蚂蚱小腿和翅膀摘除,用盐腌一下,就可以炸了。炸熟了,拔掉脑袋,余下的可以一口吃。不拔脑袋整个吃也行。味道很不错。蚂蚱还是喂猫和喂鸡的好食品,吃得很欢。我记得有时候,把蚂蚱丢给猫,蚂蚱又飞起来了,猫便凌空一跃,将其扑下,呜呜呜两口吞之,很有趣。

你们小时候捉过蚂蚱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5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