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和小伙伴们是属于田野的野孩子。当地垄里鼓起一窝一窝的土豆,垄台被涨裂得四裂八半的时候,淘孩子,为了填补饥饿的肚子,就早早的开始"抠土豆”。夏末,天气闷热起来。地里的土豆花,白的、紫的、黄的,常常漫山遍野,随风摇摆。每年的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眼睛就早早地顺着地垄寻找,判断哪一墩秧下的新长出的土豆更大一些,顺着裂缝,把手伸进去找到最大的,小心翼翼“摸"出来,别伤了土豆的根,还得留着继续长土豆,只有缺德的孩子,才会拔秧找豆,这要被骂祖宗八代,这样的事情,华子是不干的。每天饭锅里烀得四裂八半喷喷香的土豆,让孩子们忘了大人们的嘱咐,模糊了“偷”的概念,开始藏着躲着往上衣里或裤兜塞土豆,往家里带。到了能薅草铲地的时候,放假的日子,华子和小伙伴们整日在田里薅草,晒得黑黑的。田野里浓浓的青草味,地垄不尽的稗草比小苗壮实。盖过了谷子和豆苗,生产队组织孩子们薅草,劳动让他们的手上挂满了草锈,有时肿胀,但睡上一宿觉,那种草的清香和劳累也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被忘得一干二净。连续十天至十五天的劳动会获得满勤奖,能获得一支能看见吸进钢笔水的钢笔,这让华子和小伙伴们激动不已。那是在家中,怎么也不会得到的一种奖励。这种奖励也让他们在学校学习中感觉到自豪,有一种厚厚的成就感在心里。华子有一年得的奖品——一支塑料钢笔,帮他度过了愉快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初中毕业,那嫩绿嫩绿的长笔帽,那嫩黄嫩黄的小笔肚,像玉米穗的样子,至今记忆尤新,让他难忘。麦地里一到中午就响起了蝈蝈“滋—滋—”的叫声,这种充满金属感的声音,此起彼伏,风吹过,遍野汹涌,波涛起伏,一望无际,在这样的大海的波浪中,野外上演了静寂中单调的盛大的和乐—一种自然的交响曲。野地里的艾蒿,发出的气味格外浓烈,孩子们把它掐了,拿在手里,扑打瞎蠓和蚊子,有时放在鼻子上闻,呛鼻子的自然气息,让五府六脏也就变得舒服极了。蒿子茂盛的地方,蝈蝈一般是不会来的,或许是没它们吃的(也可能是因为气味过于浓烈的缘故吧)但是会有蚂蚱,蹦来蹦去的,蚂蚱是家养鸡的爱物,华子捕蚂蚱喂鸡。炎炎的烈日下,三五成群,把五指拢了,敛声屏气得地等待机会,乘蚂蚱不注意,一次次的用小手扣过去,那蚂蚱有时也是很机灵的,不待手过去,它早已弓起长长的后腿,蹦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时是在地上,有时是在蒿草上,然后再接着疾蹦,迅速逃掉。华子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之后,把捕捉到的体格肥胖一点的留下,小心翼翼地卷起裤管儿,放在里边,然后带回喂小鸡儿。当那一只又一只的蚂蚱被放在院子里给小鸡吃的时候,大红公鸡或者芦花鸡尖尖的嘴凌厉叨起,一伸脖子吞下,华子感觉到为家里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用蚂蚱喂大的小鸡比成天用爪子给自己刨食的小鸡儿肉香,大人们这样说。可华子和小伙伴每年捕捉的蚂蚱对一只年末宰杀的小鸡来说,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也常常努力去做。当入冬吃到香喷喷的鸡肉的时候,一份勤劳后的成就感让他们洋洋自得。蒿草,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柴禾。割了,系成梱,在野地晾晒后用人工扛用推车推,或牛马车拉回家里,再晒再晾,直到干透,垛上垛一起和大田里下来的麦秆玉米手汗和麦秆供冬天烧炕做饭用。大人们把它们从野地里扛回来,用手推车拉回来,于是孩子便有了和艾蒿有更亲密接触的机会了。在晾晒的过程,孩子会把蒿梱立成墙,一两层不等,然后,躺在蒿梱搭起的“墙垛”下过阴凉,享受炎热的午间大自然徐徐而来的凉风,闻着艾蓄和草叶发出的清香,美美地睡上一个又一个中午(这时间艾蒿发出的气味就不再那么浓烈扑鼻,变得幽幽的特别好闻。)度过炎热的季节,每年的这一时间都是非常惬意的。三三两两的一伙,比赛一样躺在差不多干透了的蒿梱上、蜷缩在草梱上面过晌午。大人害怕着凉,叮嘱许多。在外边睡午觉,减少了在屋内睡觉时的热汗,又可以自然玩耍,因此倍感快乐。许多孩子因为自家有一堆又一堆的蒿梱而洋洋得意,因为这不仅能在蒿梱塔成的墙垛下面躲过每天中午的炎热,舒服,还意味着冬天将会有一个暖烘烘的热炕头,一个温暖的被窝。一望无际的麦野,浩浩荡荡的风从天空中吹来,翻滚起一波又一波的麦浪,相互追赶着,此起彼伏。阳光下,飘飘而过的云朵的影子里,有被酌晒时对阴凉的渴望和期待。阴雨季还未到来,热风吹起,挎筐挖菜的孩子乘挖菜的空隙捉蝈蝈,挽起裤脚,把捉到的蝈蝈放在里边,采集麦秆,准备编蝈蝈笼,为喂养蝈蝈做准备。有些心灵手巧的,用麦秆做了蝈蝈的笼子,里边放了角瓜和窝瓜的花,给蝈蝈吃。解决了蝈蝈吃的问题,然后把笼子挂在房檐下,每天中午听蝈蝈“滋一滋一”的叫声,华子不清楚,中午大人们睡觉的时候听到滋滋叫的蝈蝈的叫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华子隐约感到这样做有些不妥。华子捉了的蝈蝈,常常被放到莱园子里,然后就再也不管了,任凭他它自己寻找活路。有一次放了蝈蝈到园子中,第二天中午听到园子里蝈蝈的叫声,并且看到了那只蝈蝈在黄瓜架上的一片绿叶上,馨雅的刚开的一朵朵黄瓜花错落有致,他感觉到非常惬意,仔细地端祥,感觉到一丝意神奇,属于大地的蝈蝈,竞然和人生活到了一起。捉蝈蝈是村里孩子的一大乐事,因为这样,常常把麦地扑到一片又一片,到秋天时,大人们常常要咒骂。有些被扑倒的麦子能够重新再长起来,有些被扑倒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被采了麦杆儿的,麦穗被拿去烧,直挺挺的麦杆一大片大片的,因此影响了收成。麦地里高高的刺菜,开过了黄花长大了的蕖荬菜,在麦野,摇摇晃晃的,随着麦浪起伏。白色的蝴蝶,翩翩的舞着,有时三三两两互相追逐,遍野的飘飞,就像小伙伴们之间的嬉戏追逐打闹。有时,中午或傍晚把掐来的麦穗烧了,用手搓麦粒儿,然后放在嘴里细嚼慢咽,那是另一件令整个童年都忘魂的事,一个个吃得嘴巴黑黑的,兴高采烈,成了大人们和伙伴们彼此嘲笑的对象。烧麦粒,那个香啊,简直香透了童年!孩子,是属于田野的。孩子们的快乐源于田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