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繁衍 >> 本色葫芦老儿潘刚痴心不改为追梦
▲王中鸿摄
本刊记者王中鸿
走在往日名闻遐迩的昆明“张官营旧货市场”旧地,看到眼前一幢幢高楼耸立,潘刚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十几年过去了,但心中的结至今仍未解。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张官营旧货市场”和“潘家湾文化收藏品市场”的董事长,潘刚对旧货市场结下了浓厚的情缘。
“通过创办旧货市场使我爱上了收藏”。潘刚,云南省收藏家协会主席。他的收藏历史不过20余年,因其得天独厚的工作环境、独具审美的收藏体系和多方位的综合文化艺术能力使他的葫芦收藏之丰富、精美,堪称国内前茅。正是这一切,使他走上一条不同寻常,注定艰辛寂寞又精彩奇异的收藏路,同时也成就了他当“葫芦老儿”的人生。
艰苦创业,打造昆明城市名片
潘刚出生在昆明一个普通家庭。作为长子,从小就肩负家庭的重任,17岁时进工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春风吹满中华大地,潘刚放弃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伴随着全民创业的第一波浪潮,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五金工厂。当时物质匮乏,产品在市场总是供不应求,这也为他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后,潘刚为了开拓市场,只身进入缅甸,原本抱着“去看看”的想法,却捕捉到那里处处充满着商机,于是开始了他传奇般异域创业之旅。从密支那到曼德勒再到仰光,从崇山峻岭到中部平原再到印度洋海滨,创业时的种种艰辛自不必说,经过六七年的努力奋斗,潘刚的资本积累已达到上千万元。
年,潘刚通过多方努力,取得当时由国家批准试点的全国仅有七家最早的正规旧货市场创办资质。同年,昆明张官营旧货市场开业。当时云贵川藏仅此一家,一时开风气之先。据当时工商部门的统计,每年周末涌入市场的市民达到5万人次左右,据此热闹繁华可见一斑。盛名之下,中央电视台闻讯前来报道,见此盛况,记者不禁惊呼:此乃活脱脱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历史机缘成全了潘刚。张官营旧货市场让半路入道的潘刚能在短时间内收藏到一批不错的藏品。起初,他的收藏比较杂,瓷器、青铜器、竹器和佛教经书等。因为喜欢就去收藏,基本上没考虑出手,更不去想赚到多少钱。所以,他一旦看上喜欢的藏品就买下,也从不记帐。后来,和文物接触多了,那些历史文化积淀的藏品,他越看越有味道。每当把玩起这些藏品,仿佛是在和古人心灵上的沟通;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同时,也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
当时,旧货市场经常主办不同的藏品交流会,比如“云南省收藏品交流会”“地摊文化节”“全国连环画竞卖会”等,潘刚作为主办方的主要负责人,重在参与就是对活动的支持。每次活动和展览,看到和听到文物专家的点评和指导,都成他难得的学习机会。逐渐潘刚对众多藏品中的葫芦系列(匏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文明史中,匏器文化是一朵奇葩。匏器的艺术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典范,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人合一’观。是一种难得的珍贵艺术品,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珍贵遗产。”潘刚说。
喜欢葫芦,收藏葫芦,收藏历史,又怎能不了解葫芦文化?从此,潘刚经常拜会葫芦藏友,广泛接触古玩市场、古玩商贩,从中对葫芦文化有了直接的了解和感受。数十年间,他寻访名家、多方罗致,从大都名城、行业商集到市井坊间、冷摊僻店,几乎踏遍全国各地,不辞辛劳锲而不舍地收集了多件匏器藏品。他的收藏原则就是“只要是匏器,不论价格,买到手再研究”。尤其是结识了有多年云南文物工作背景的张国清后,共同的葫芦收藏兴趣使他们成为终生挚友。两人经常浊酒一杯,余烟袅袅,相互探讨切磋。由于潘刚痴迷于葫芦,收藏数量之大、之精美,因此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为“葫芦老儿”,潘刚也欣然接受这个带有童趣地称呼。
华夏撷珍,葫芦文化源远流长
葫芦是我国一种常见的一年生植物,嫩时可以食用,成熟后可以做器皿,也供观赏。葫芦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由于种植便易,生长迅速,结实累累,因而历来被视为昌盛兴旺之物。
葫芦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写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表达对族群繁衍生息的祈愿。其后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有题咏。从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枪挑酒葫芦、从《杨家将》孟良使用火葫芦都可见葫芦用途的广泛。后来人们使用特别模具使葫芦长成人们想要的各种形状,制成工艺葫芦器,就是所谓的“范制匏器”。范制是一种比较高的精巧技艺,葫芦的各种范制,包含了浓郁的艺术时尚和情趣。范制葫芦,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有阴文花纹装饰的范具,入秋成熟后取出。自形状及花纹均悉如人意,宛若斫削刀刻而成,但柔润圆滑,呈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让人不解的是,为何葫芦生长与空气相隔而不腐朽烂掉?这正是中国范制葫芦的奇特和独有。中华民族所传千百年的范制葫芦特法经人民的探索、改进形成了这国独有的特种工艺。
到了清代,由于经济发展,工艺美术水平飞跃进步。这时的艺术品讲究装饰性、艺术性、达到清、奇、古、深;效法古物,以古取今,取意自然,雅趣盎然,是精致化生活的时尚和情趣。尤其康、雍、乾三朝达到了鼎盛。当时为了满足帝王、妃妾、富豪商贾们的娱乐玩赏,匏器达到了精工典雅、巧夺天工的高峰。康、雍、乾三朝是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三朝皆学养,喜好艺术,并鼓励工艺美术的创作,故此这时期工艺精品的宫廷制作为大宗。
康熙时“亲临劝课农桑”,亲自督制葫芦器,使艺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雍正皇帝也是制匏的爱好者和鉴赏家,并亲自参与艺术品的设计及制作。而弘历皇帝钟爱尤深,“以为形制浑朴,可胜金玉”,其御诗达十首之多,可见对匏器的厚爱。
提起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中国葫芦》等葫芦典籍时,潘刚向记者娓娓道来,并展示一件制作精美的匏具鸣虫具,“早在多年前,我国就有鸣虫观赏的记载,到了清代后期,北京的八旗子弟玩斗虫之风空前绝后,后来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大众游戏娱乐活动。匏器鸣虫具是用于冬虫蝈蝈、蛐蛐等的存放,到了冬季便于揣在怀中。范制的各种葫芦一旦配制各类材料的口、盖便更显精致典雅。王世襄先生道‘以葫芦蓄养冬日鸣虫,取其体轻,便于纳入怀中,性温,离怀仍有暖意;质松,有助虫声振动,发出好音。”
潘刚还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名人轶事,就是闻一多先生亦是葫芦的收藏爱好者和考证者。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时期,据闻一多先生详尽考证,在苗、瑶、壮、佤、傈僳、拉祜族等民间传说中,葫芦是最重要的核心符号,“最早的传说是人从葫芦中来,或由葫芦变成”。云南楚雄彝族至今还将葫芦看作祖灵寓体,供奉于堂屋之中。所以,应该推翻过去普遍认为的葫芦是北方文化的典型文物的看法。葫芦,乃是我们中华民族南北共有的典型文化符号和经典文物。
无独有偶,潘刚的藏品中,就有大量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葫芦藏品,成为中国传统葫芦收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据潘刚和张国清的考证,自茶马古道以来,北方流入的包括葫芦在内的文物古玩字画,就源源不绝。而近代一个大的时间结点,就是上世纪30年代抗战军兴,大批文人文物及文化机构南迁,不仅为云贵川带来深厚的文化和文艺气息,也带来大量的包括葫芦在内的文物实体。
匠心独运,筹建中国葫芦博物馆
自从潘刚有了丰富的匏器收藏之后,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葫芦文化的脉络、了解各时期葫芦文化的内涵及其种植、分类和制作工艺等,他经常看书、查阅相关资料,向专家、行家请教,只要有机会,潘刚都虚心请教。他说,古玩商圈中常有怀一技之长绝活的高人,与他们交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启迪自己的心智。“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感觉经验知识远不如自己的藏友,他也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表达,从中汲取有益的成份。
当记者问到多年的匏器收藏经历中,是否收到赝品?潘刚哈哈大笑,“匏器是没有赝品,因为制假的成本太高了。葫芦从种植选种时开始,成长过程中,想让葫芦长得有范、有结、有天性,不知经多少年之栽培,多少次之不尽如意,最终获一完璧。范制葫芦工艺技法又颇为复杂,成品率低,有‘百不得一’的说法。”因此,葫芦藏品实为稀缺,目前只有嘉德等少数拍卖公司拍卖过。
据统计,国内唯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余件葫芦藏品,只占故宫馆藏中极小的比例;台北故宫也仅仅珍藏数件,堪称凤毛麟角;此外全世界各地各类博物馆中均无此项收藏。而潘刚经过多年的收集,目前葫芦藏品有多件,不仅数量丰富,品种齐全,而且时间跨度从明、清直至现代,这些藏品无论品级、品质和数量,均获得行业内专业机构和专家的高度肯定。
面对这些珍宝,在感受爱与美的同时,潘刚感受到了责任,因为充分具备了创办一个主题博物馆的条件,因此,他想筹建全国首家葫芦博物馆。
潘刚认为,在昆明兴建中国葫芦博物馆意义非凡。首先,“葫芦博物馆”取其谐音,亦可称为“福禄博物馆”。一则增加城市文化景观,二则蕴涵祈福之意,符合民心民意。由于葫芦具有多重文化意义,作为吉祥昌盛的象征,兴建博物馆,既有文化品味,又彰显祈愿国泰民安的心意,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二,促进旅游和民俗文化交流,创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新标识。云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但目前昆明只是中转站,停留时间较短造成昆明市旅游效益的流失,葫芦博物馆由于主题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则可发展成为昆明一个颇有潜力的文化旅游景点。同时在博物馆的兴办和动作过程中,将邀请海内外的业界名流进行收藏品鉴赏、鉴定活动,举办多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动,势必极大提升昆明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从缅甸回国后,潘刚的命运似乎就与旧货市场连在一起,从张官营旧货市场、潘家湾文化收藏品市场和小屯旧货市场,到现在的西南旧货市场,在这20多年里,他一直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把创业前些年挣的钱全部投进去,甚至现在还负债一身,靠着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企业才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现在潘刚为了实现自己创建中国葫芦博物馆的梦想,甚至想不惜出售多年来精心收藏的匏器,结有缘之士,以缓解企业遇到的燃眉之急。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既是潘刚收藏的初衷,也是他不懈追求。
(注:感谢故宫博物院张淑芬老师对本文匏器的专业指导)
编辑|安吉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