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北极村童话》是迟子建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年刊于《人民文学》,是她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一篇作品,也奠定了她初期的创作风格。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迟子建刚20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时的她“没有多少知识的底蕴和生活的积淀,有的是满脑子的幻想和一身的朝气。”1.新鲜的童年小说是以七岁的小女孩迎灯和母亲的离别为开篇的,母亲坐着船走了,把迎灯留在姥姥家。这个名叫北极村的村庄,有太多陌生,又有些太多新奇。其实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如此,父母繁忙,唯有老人相伴身旁。迟子建以孩童的视角进行描述,这段时间不过一年半载,却像是童年中不可或缺的尤为浓重的一笔。因为和作家的童年相关,创作的时候,她甚至没有想过篇幅的长短,情节也是随心而来的,“只是信马由缰地追忆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只觉得很多的人和事都往笔端冒。”正是这种不假思索的文字让人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真实。那遥远的童年,如梦似幻,闯入眼帘。晚上,迎灯喜欢听大人们围起来讲故事,白天大人们忙碌,她就一人玩,捉蚂蚱,逮蝈蝈,挖野菜,晒太阳,看晚霞……这种最为自然的乡村的童年生活,恐怕是很多现在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的。迎灯尤其喜欢做泥人,她偷偷用姥爷藏在盒子里的西瓜籽给泥人做眼睛。那是以前大舅给姥爷买的西瓜吃完后留下的种子。姥爷视作珍宝,大舅已经三年没有回家。直到一天,迎灯听到姥爷自言自语:“一年了,柱儿,没把你的死讯告诉你你妈。她会受不住哇……”迎灯这才明白那些西瓜的种子对于姥爷的意义。他不敢大声哭,独自忍受着丧子之痛。姥姥也可怜,自己的孩儿死去,她却浑然不知。有太多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灾难,表面上却要假装一切未曾发生。为了心爱的人,为了生活继续向前看,人们选择把痛苦埋在心底,在黑暗处舔舐伤口,在光明处展露笑容。小小的七岁女孩,没有说破这个秘密,她保护着姥爷的坚强和承担。2.孩子的纯真,最可贵姥爷曾问迎灯是否见过村东头的“老苏联”,迎灯没有见过,只知道那是村东头的一个老太太。那天夜里,迎灯梦见这位老者,她站在葵花下,给迎灯好多来自黑龙江的石子,说要把它们磨圆,做成项链。第二天迎灯采野菜的时候,果真见到这个老太太。“我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传个项圈戴吗?”老太太则一把搂住了她,说“是奶奶的孙女!”其实,在此之前,二人并未相见,迟子建把这一老一小的相遇,描绘地亦真亦幻,犹如童话。老奶奶把迎灯带回了家,给她吃的;还翻出扑克、跳棋、识字课本,要教小女孩识字、唱歌。从此,小迎灯经常跑去奶奶家,两人作伴,欢乐无限。两人最后一次相见,迎灯告诉奶奶她过了年就要回家了,离开这个村庄,奶奶很不舍,却也无法挽留,只是送给了迎灯自己做的项圈。腊月二十八,老奶奶悄无声息离开了人世。村民说,她上年纪了,是喜丧。迎灯觉得自己浑身无力。迟子建没有说小女孩悲伤,只是把小女孩描写地好像失去了知觉。迎灯与老人的相遇是偶然又似必然,老人独居,没有亲人,没有陪伴,迎灯寄宿在姥姥家,北极村对她来说,颇有些异乡的感觉。一老一小,两颗孤独的灵魂互相吸引,没有目的,没有缘由,就那么互相陪伴着。有些感情是不需要缘由的。有的友情会断裂,有的爱情会背叛,有的亲情会淡薄,但是还有些感情,不近不远,又惺惺相惜,不需要承诺,也不需要责任,就那么真实而平静地存在着。这是童话般的温暖,是涤去功利后的坦然。来时珍视,离时可惜。生活就是这样,淡淡幸福中,有着些许哀伤。短暂的温暖,就可以照亮整个余生的寒凉。3.童年犹如童话迎灯坐船离开了北极村,回到父母那里,故事结束。三毛曾说:“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迟子建的乳名便是迎灯,小说中的小女孩就是她。在似乎是回忆录的小说中,人们几乎不觉得里面有虚构的成分,貌似一切都是自然流淌的。有人说小说中有些情节交代不清,叙事稚嫩,但是从迟子建的文笔中,读者看到细腻的情感像涓涓细流涌动,流到心间的不是曲折离奇的故事,而是濡湿着心灵的柔软情愫。童年总是有童话,人在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懵懵懂懂的时候,总是会相信各种奇幻的故事,但是,作为成年人的作者,在书写与童年有关的故事时,没有写什么听来的故事,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当做童话。在那个白山黑水、夏极短、冬极长的遥远土地,人像植物一样在有阳光的时候,放肆生长着,让夏日的炽热照亮曾经冰封的心儿。童年,是每个人最眷恋的时光。年少无知时,看天不是天,看云不是云。世界在眼前翻腾着,跳跃着,扑闪扑闪不停闪烁。对于迟子建来说,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云雪白雪白的,像兔子,像猫,像狗,像鱼,云可以睡觉,可以奔跑,可以俯瞰树木花草。她以童趣的笔触抚摸着眼中的万物,万物有了生命,也有了乐趣。黑土地滋养着幼小的灵魂,她以博大的胸怀和丰厚的营养保护着土地上鲜活的灵魂,无论是辛劳的姥姥,还是独自承担悲伤的姥爷,还有毫无理由爱着小女孩的老奶奶,都以自己的方式将善良播撒。童年的时候,人们的记忆力总是那么好,经历过的仇恨和爱的瞬间都容易记住一辈子。一个未曾谋面的老奶奶给了年幼的迎灯无限的爱,也给了迟子建足够温暖余生的爱。高尔基在《旧事》中写到,“只有在童年时代人们才生活得幸福,因为孩子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成人们在为他们工作。所以应该注意让人们终生保持儿童的感情和思想状态。”童年也遥远的梦,是昨天的快乐,也是历久弥新的味道。有的人老了,回忆起童年的爱,就像未曾老去。人们常说童心未泯,是艳羡也是最美的祝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