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航空发展史,战机研发的技术流派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追求战机线条流畅性是设计师们的共识。然而,英国设计师们却始终是格格不入的另类,他们对战机结构造型设计有着异于常人的“审美观”。比如,上世纪60年代服役的“闪电”战机就丑出了天际,活像一只“大肚蝈蝈”。平心而论,年正式服役的“闪电”在综合性能方面可圈可点。在超音速战机兴起发展的中前期,“闪电”的速度就超过了2马赫。也正是因为其速度快如闪电,英国人才十分高调地给它取名“闪电”。然而,当这款战机公开亮相之后,就立刻引起了众多非议。不得不说,仅仅从造型上来看,它确实让人“刮目相看”。特别是在发动机布局上,英国战机设计师完全与世界潮流脱轨,给出了脑洞大开的答案。一般来说,双发战机都会将发动机进行横向布置,以保证机体的线条流畅性。然而“闪电”战机却一反常态,采用发动机纵向垒叠布局,这就让机腹部分变得十分臃肿了。这还不算,由于战机的进气道过于庞大,让机身内部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与此同时,纵列布局也让机体横截面面积过小,进一步压缩了其它单元的空间配置。无奈之下,“闪电”的油箱、武器舱要想挤进机腹,就不得不借助一个流线型鼓包了。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战机就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啤酒肚”,显得极不协调。此外,英国设计师的执拗还体现在机翼设计方面。因为他们对“闪电”的定位就是一款高速战机。为了让速度达到极致,设计师们采用了极薄机翼结构,并且将机翼的前缘后掠角设计成60°,后缘后掠角位52°。这也意味着,常见的战机平直翼彻底被向后折叠起来,整体造型更为突兀。当然,尽管造型丑陋,但“闪电”战机的实战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尽管存在航程短、载弹量低的缺点,但它的高空高速能力非常出众。甚至,在英美联合军事演习中,“闪电”还曾在高空成功拦截美制U-2侦察机。数据显示,在上世纪60-70年代,“闪电”一直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并且先后衍生出10多个型号。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F-4“鬼怪”、“狂风”等众多北约新式战斗机问世,这款造型丑陋的战机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