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养秋虫,以蝈蝈儿、油葫芦、蟋蟀、金钟儿、咂嘴儿为主,不只听叫,兼喜其形。”翁偶虹先生在《老北京人生活艺术》中如是说。老北京好玩“鸣虫”,堪称一景,虫虽小,却在“花鸟鱼虫”占据一席之地。鸣虫的活动方式有昼行型与夜行型。昼行鸣虫以白天活动、鸣叫为主,民间俗称“阳虫”,如黄蛉、竹蛉等。夜行鸣虫以落日后或夜间活动、鸣叫为主,如斗蟋、油葫芦等,民间俗称“阴虫”。亦有昼夜兼行型的,即白天黑夜均活动、鸣叫的,如马蛉、鼓翅鸣螽、小黄蛉等。老北京玩“鸣虫”,以蛐蛐、蝈蝈和油葫芦为主,号称三大鸣虫,蛐蛐与油葫芦同属蟋蟀,但颇有差别,油葫芦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故名为油葫芦,油葫芦个头较大,而且尾部中间多了一根翅膀形成的刺,母油葫芦不会叫,而公油葫芦叫声非常好听,老北京有专门孵化油葫芦的行当,叫“份家”。鸣虫之好,始于皇家,目前能找到的最早历史记录是唐代,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捉贮蟋蟀,闭于笼中,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到了宋代,已在民间流行,据《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称,杭州人“每日早晨,多于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火斗者”。而《梦粱录》中也提到,京城街市上“专为棚头,斗黄头,养百虫蚁、促织儿。”据称,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最擅斗蟋蟀,《万历野获编》中说:“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语至今犹传。”清代则“清宫除夕及新正宫廷筵宴,以绣笼储秋虫置于筵侧,盖自康熙时始也。时奉宸苑之北小花园内监以秋虫之子育之温室,如唐花然,遇筵宴则以之承应。自后遂行之,为恒制”。所谓“唐花”,就是冬季用火炕育花,催其开放,今中山公园内仍有唐花坞,即古人唐花处。唐花室温暖如春,同时用来养鸣虫,可谓一举两得。一般来说,鸣虫属秋虫,寿命不过天,置于温室中,其寿命会大大延长,年节欢宴,有鸣虫叫声的陪伴,果然增加了许多趣味。为了让鸣虫的声音更动听,古人还创出了点药术,就是给蝈蝈翅膀粘上药,以改变其声。因昆虫鸣叫不是由口腔发出,而是通过振动器官摩擦发声,蝗虫类鸣虫绝大多数是由后腿与前翅摩擦而发声,蟋蟀类和螽斯类鸣虫是由前、后翅的相互摩擦发声。药由松香、黄腊、朱砂熬成,熬的工夫非常重要,否则粘不牢。据王世襄先生记载,点药不但有盖药、底药之说,而且有明药、暗药之别,点蝈蝈儿多用甩药法,点油葫芦、蛐蛐儿又有续药法,其中门道颇深,非专业人员不能掌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