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上海夏日往事澎湃在线
原创钱平雷上海老底子
上海夏日往事
钱平雷
那天,上海的气温高达36℃。虽然还在梅雨季节,按理说,不该有如此高的气温。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七月初,上海有这样的气温已经不足为奇了。以避暑胜地著称,有“哈尔滨之夏”美誉的这座中国最北的大城市,前些日子的气温也曾达到34℃,更何况上海了。
但话又得说回来,七月初的上海,应该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这个时候是我们当学生的最紧张的时刻,不是迎接期终考试,就是面临近乎“生死抉择”的升学考试。心理紧张的情绪加上难以忍受的炎热天气,构成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然而,一旦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日子,就进入了极其放松的暑假,将近五十多天的假期,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尤其是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在家中度过的,与平时忙于功课不同,可以更有时间去体察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到如今,回想一下,各种细节无穷无尽。
江南之夏
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俗称江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四季分明。上海人管春、秋两季穿的外套叫两用衫,是因为春秋两季都可以穿的缘故。虽然说,四季分明,其实春秋两季是很短的。而夏、冬两季却相对较长,尤其是夏季最长,从五月下旬开始,一直要到九月上旬。不少年头,还要拖过十月份。所以,北方人称江南一带的居民为南方人,也不为过。尽管他们与福建、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居民相比,其习俗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那里的人们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方人。
杨梅时节
从五月下旬、六月上旬吃过端午粽子后,就可称得上进入夏季了。由于到盛夏酷暑之间,还隔着一个梅雨季节,有时两用衫还得穿着,有句谚语“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大约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气候时冷时热。相反,此时地处北京、天津一带的环渤海地区却处于高温之中。梅雨“照顾”江南人稍迟进入酷暑。此时,江南特有的水果——枇杷、杨梅正好应时。笔者曾长期在上海铁路部门工作,如果这个季节到杭州到宁波的萧甬线一带出差,火车每经一站,都有许多妇女小孩,打着雨伞,拎了杨梅篓子前来兜售。他们在紫红发亮的杨梅上面,还往往盖上碧绿生青的杨梅叶子。一是表示新鲜,二是让杨梅保鲜,因为旅客还有他们的旅程。杨梅甜中带酸,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尤其是女孩子,更为钟情。在杨梅的品种中,以我故乡的余姚杨梅为上品。到杨梅时节,乡下的亲戚会想方设法,差人把成筐的杨梅捎至上海,让在上海的亲戚尝鲜,由于杨梅难以保存,上海亲戚利用了杨梅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就是将其浸入白酒以后,酒的成分会被杨梅吸收,而白酒也因浸入了杨梅而呈粉红色,白酒的浓烈味却没有了。这种浸了杨梅的酒叫杨梅烧酒,是上海商店里所买不到的。除了可以佐餐,还是止泻的一帖良药。不论是吃得不干净,还是受了凉拉肚子时,只要吃上几颗烧酒杨梅,就可止泻了,真是妙不可言。杨梅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当您吃杨梅时不慎将其果汁沾到了衣服上,一般洗涤剂是根本洗不掉的,但杨梅时节一过,这污渍自然就会消失。
此时与杨梅一起上市的是满腹含籽的河虾。这个时节,也是河虾最好吃的时候。其脑壳里有一硬块,俗称为“虾脑”。当河虾用开水煮熟后,呈橙红色的河虾身上的那块虾脑,鲜红发亮,令人垂涎欲滴。苏州人还将虾籽放入酱油,称为“虾籽酱油”,是佐料中的上上品。因为虾籽毕竟有限,听说也有用鱼籽充数的。
扇子文化
过了梅雨季节,就进入了盛夏,不像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到七月份就放暑假了。那时正是温课迎考的关键时刻。不像如今差不多家家有电扇、甚至空调。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连教室里也没有一台吊扇。当然那时上海的气温,也不像如今这么高,一般在30~33℃左右,最高气温也有35℃左右,偶尔极端高温直奔37、38℃。处于这个温度中的学生,为升级、升学的考试着急要出汗,再加上高温又要出汗,说汗流浃背,毫不过分。除了使劲用扇子扇动以外,惟一解脱的办法,就是用凉水去冲洗一下。
在江南一带,扇子是人们避暑乘凉最亲近的伙伴了。从扇子可以看出其主人的身份。
拿着精致的折扇的,是中老年有点知识的男人。扇子的两面,一面是画有山水或花鸟的国画,另一面是写有楷书或行书的书法,除了扇子本身的功能外,还是艺术品,表示其主人的文化修养。如果扇面是请名人写字作画的,就具有收藏的价值,还代表了主人的地位与身价。同样是折扇,中、青年妇女,尤其是少妇用的是香木扇,再高级一点的是檀香扇。木质里透着浓烈的香味,与其主人身上喷洒的花露水之类芬芳剂融为一体,当她们摇着扇子走过,香气袭人。
产妇或老太太用的是羽毛扇,据说,用这类扇子扇出来的风也是温和的,可以避免让她们弱不禁风的身体遭受风寒。而中年和壮年的劳动人民,尤其是所谓男子汉,他们要用的是用棕树叶子做成的大蒲扇,用他们粗壮的大手捏着把柄,一扇一扇地摇动,那才过瘾。在他们的眼中,用折扇是在那里装斯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老婆用的也是蒲扇,但形状要小一点,叶面也细巧一点。为了保证扇子能够用过整个夏天,甚至明年还可使用,她们还会利用旧布条为蒲扇镶上边,避免其因脆易碎的弊病。
女孩子用的是一种叫团扇的扇子,这是用丝绸做扇面,用铁丝弯成圆形或方形的架子后,再把两端插进细细的竹竿柄里,是一种工艺品。扇面上画有仕女或花卉,体现其主人文静娟秀的性格。只有男孩子用的扇子没有固定的形式,他们逮到什么扇子就用什么扇子。有些男孩子为了表现自己少年老成,也会模仿大男人弄一把纸质的折扇摇曳一下,但品质却与后者用的不在一个档次上,往往是用印刷的方式印上去的国画和书法。我也曾持有这样的折扇,我最喜欢的是印有杭州西湖鸟瞰图的国画。西湖十景在上面都一一标出,可以引起我的遐思。这种扇子在我的手里,从来也没有用满一年,就破损了,明年还要照样再买一把。
除了像大光明、国泰等一流的电影院有中央空调这样的设备,当时叫做“冷气开放”,一般戏院只有十几台高高挂着的吊扇和墙壁上的摇头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戏院在入口处置了一只敞口的大木箱,里面放了纸质的团扇,形状、大小与女孩子用的团扇一样,只是质地差远去了,观众进场时,人手一把,散场时,放到太平门口的箩筐里,或者放在座位边,由工作人员再拣起来集中。有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在将近散场,电灯渐亮而电影尚未真正结束时,使劲地将团扇高抛,在银幕上反映出团扇的影子,以求快感。
市井生活
夏天放假在家,学校是要布置暑假作业的。由于早晨一般气温较低,比较凉快,家长就督促孩子做功课。家庭住房拥挤的,就在石库门的天井或后门口,用一张骨牌凳当桌子,坐在一只小凳子上写字。清晨,家庭主妇去菜场买菜,此时也该回来了。竹制的菜篮子里的蔬菜真是丰富多彩,有鲜红的西红柿、碧绿的黄瓜、紫色的茄子;还有鸡毛菜、洋山芋、辣椒、夜开花、长豇豆、冬瓜等等时鲜蔬菜。这类蔬菜在当时只有在夏天才能享用,不像现在,长年都有。
在南方,蔬菜是比较便宜的,一般家庭都能消费得起。有时母亲也会将西红柿、黄瓜用凉开水洗净后,给孩子当水果吃。孩子们做完功课就帮助妈妈、奶奶做一些家务,最普通的劳动是拣菜、剥毛豆;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帮助拖地板。
在南方,房子再简陋,地板在夏天可是每天需要拖擦的。不少人家庭是要脱了鞋才能进去的。因为地板上,白天孩子可以玩耍,中午、晚上铺上席子,还要睡觉呢!正是这种生活方式,除了正式外出,平时大家都穿着拖鞋,拖鞋的品种可真不少,有皮拖鞋、草拖鞋,高级一点的还有绣花拖鞋,而最最令人难忘的是木拖鞋。这种拖鞋的普及率不亚于如今的塑料拖鞋。它是把木板做成鞋底的形状,再在脚趾根的部位,钉一根皮条或帆布条,就可以穿了。这是男女老少咸宜的鞋子。走在硬地上,“噼啪,噼啪”震天响,从清晨到深夜,到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响声,说起来也真奇怪,人们对此一点也不感到讨厌,相反,好像没有这种声音,就没有夏天的气息和氛围了。
一般的家庭的午饭是比较简单的,因为男主人在上班。如果女主人也上班,就由奶奶、外婆或者大姐姐领着大家吃饭。拌黄瓜、烧茄子、炒米苋等是夏季的家常菜。条件好一点的,可能还有西红柿炒鸡蛋、夜开花塞肉等带荤的菜肴。由于当时一般没有冰箱,所以除了当天烧的新鲜菜外,咸货也是夏季餐桌上的常客,讲究一点的有清蒸咸鲞鱼、火腿片墩咸蛋,更普遍的,尤其是受绍兴、宁波籍居民中婆婆妈妈青睐的是臭冬瓜、臭米苋梗、黄泥螺之类臭、咸小菜。这些不上台面的东西,如今都成了人们甜蜜回忆中津津乐道的佳肴。
中午,如有可能,大家是要午睡一会儿的,因为不少家庭居住条件较差,晚上气温太高,睡不着,等到下半夜,眯了一阵子,天就亮了。城市的噪声,使人无法熟睡,睡眠就不足了,午睡显得十分必要。
孩子也在家长的“监督”下,趴在草席上睡着。上班的人也趁着午休,赶快打个瞌睡。此时街上似乎有了片刻的安静,只有树上的知了仍不知疲倦地叫个不停。其声音倒也恰到好处,非但没有喧闹,反而还催人进入迷糊的梦境之中。此时,还有一种叫卖吆喝声伴着一种敲打声,也会传入人们的耳朵:“棒冰要吗?啊要买光明牌老牌棒冰!”卖棒冰的小贩,一边吆喝,一边用一块惊堂木般的小木块,拍打着背在肩上装有棒冰的木箱的箱盖。
棒冰是当时孩子们最熟悉、最青睐的冷饮了,四分钱就可以买上一根。一般的家庭也有给孩子品尝的消费能力。普通的棒冰只有1/5~1/4的长度是赤豆或绿豆,如果棒冰上的赤豆、绿豆有大半截,拿了这根棒冰的孩子,就有一种幸运的感觉。如果今天家长给孩子买了八分钱的雪糕,这孩子就有了炫耀的本钱。
下午两三点钟,人们又忙活开了,家庭主妇开始给孩子洗澡了。上海这一带夏天洗澡是一件颇为麻烦的“工程”。包括石库门弄堂在内的大部分上海民居没有卫生间。带有洗澡盆、抽水马桶的专用的卫生间是中产阶级以上富裕人家居住的房子才有的,如花园洋房、新式里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家只能在家中房间里沐浴。所以从下午开始,老老少少轮流洗澡。主妇在放置木质浴盆的房间里摆下阵势,用热水瓶、壶倒下热水,然后又用铅桶拎来冷水兑出冷热相宜的温水,说它是“工程”,因为这洗澡的房间往往还不在楼下,而石库门房子的水龙头一般都在底层的厨房、天井里,这冷水、热水的提上,污水的提下都是需要付出体力的,而这档子的苦差使,又往往落在家庭主妇的身上。开始洗澡后,与洗澡无关的人则应退出,到其他房间,甚至厨房、弄堂后门去“乘凉”。在给小孩洗完澡以后,用痱子粉在他们的额头、头颈和前胸后背拍上,在大腿部抹上防虫咬的花露水。花露水是当时上海男女老少都喜欢涂抹的日用品,还带有化妆品的效用,因为它有清新的香味,尤其更受女青年的钟情。她们甚至把她的男朋友有没有使她快乐的能耐,也称为有没有“花露水”。有些孩子因为体“热”,头部生了疖子,上海话叫“热疖头”。大人们到中药房买了如同膏药似的小膏药给他贴上。这项洗澡“工程”还将继续下去,除了晚饭期间稍微停顿,一直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全家都洗遍了,还不能算完。这项“工程”要等到家庭主妇把全家替换下来的“满脚桶”的衣裤连夜洗掉,翌日清晨用竹竿像“万国旗”一样叉出去晾晒才算告一个段落。家庭主妇是这项家庭“系统工程”的“总工程师”。
还有一些男青年已经不愿意在家中小小的浴盆里洗澡了,那么少的水,不能过瘾。于是就站在家的后门口,用水管把厨房的水龙头的水引了出来,赤了膊,穿了裤衩,进行冲洗。经常可以看见他们连头带颈浑身涂抹着白色的肥皂泡沫,用手擦洗的情景。只是在洗完后,找个僻静的地方,换条裤衩,就算完事。比这类男青年年龄稍大的男独身,往往是小店的店员或者是手工业者,他们就跑到熟水店,俗称“老虎灶”去洗澡。夏天的熟水店,下午三点钟以后就不再供应茶水,撤去茶座,放上十几个大木澡盆,拉上一块帘布,就是简易的公共浴室了。这类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让他们天天上真正的澡堂是难以承受的。用今天市场经济的术语来说,叫做“市场细分”。
夏天的晚饭,不仅是一家人最欢乐的时刻,也是四邻八舍社交活动的高潮。由于炎热和住房的逼仄,不少人家在大门口或者弄堂里摆下阵势。女主人早就用冷水将场地冲洒过,晚上乘凉用的板凳、竹椅、躺椅摆好,用搁板临时充当餐桌铺就。
除了中午已经吃过的菜肴以外,还可能加上萝卜干炒毛豆、鲜白蟹、炒螺蛳等可以佐酒的菜。一瓶光明牌啤酒是慰劳男主人辛勤工作一天最好的奖品。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会有一瓶正广和汽水,让女人和孩子饮用。共同营造温馨的氛围。在经济条件较差,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拿了钢精锅,提了热水瓶,排了队,为父亲买回零拷的鲜啤酒。父亲则将单位发的防暑盐汽水和甜饮料省下,带回来,让孩子们痛饮,这真是“父子情深”的一幕啊!收音机里传来姚慕双、周柏春兄弟唱的独脚戏《十三人叉麻将》的表演声,周柏春模仿的13种方言,与弄堂晚餐中,各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并不时与刚刚下班走过的熟人打着招呼的市井语言融成了一体。
晚饭后,是家庭生活的一天中最后一档节目——乘凉。撤去了碗筷,当家的夏令水果西瓜上了台,这是雅俗共赏的果品,在上海鲜红的瓜瓤的解放瓜是“当家花旦”,金黄色瓜瓤的平湖瓜也毫不逊色。孩子们也特别爱吃西瓜,他们不等大人把瓜切完,就啃上了。开始他们只啃上几口,没等吃完,就赶忙换上另一块,但后来,瓜快吃完时,发现没有可以继续换时,就舍不得放下了,一直啃到青皮,肚子吃的鼓鼓的。如果经济条件有限,满街的西瓜摊,摊主“三分、五分买一块”的吆喝声也会吸引人们带着孩子前去解渴。
除了西瓜,生梨瓜、黄金瓜之类的甜瓜,比西瓜要来得便宜,也是人们可以选择的品种。乘凉中,最普遍的是吹牛聊天。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有些大人给孩子讲的鬼故事,吓得孩子都不敢单独回屋去睡觉。大人们是要等到夜深人静,凉风席席时,才算完事。70年代,开始有人家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们家就不得安宁了,晚饭没吃完,就有邻居的小孩,拿了小凳子来等着看电视,接着也有大人前来凑数,不到当天电视节目全部结束,人们是不会自动散去的。在当时,主人也不厌其烦,倒反感到有点自豪。
夏天的饮食是十分丰富的,由于上海海派文化是中西荟萃,南北交融。反映在夏天的饮食文化上,也是如此。北京郑福斋的酸梅汤、广东的伦敦糕、马蹄糕,宁波的绿豆糕等各种中式饮食;西方传入的棒冰、冰砖,乃至紫雪糕等各式西点饮料;还包括绿豆汤、大麦茶、冷面、刨冰等传统饮食汇集在一起,托起了上海夏日饮食的世界。
夏天还有一种特殊的水果——甜芦粟,留给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它大概与高粱是同一种类,盛产于上海郊区,尤其是崇明岛。摊贩成捆的背来,靠在墙边,供你挑选,大约在五分至一角之间一根。当你选定后,摊贩就将其一节一节地斩断。我们再用嘴把皮撕下,吃里面的茎,茎里有甜汁,嚼干汁水后,把渣吐掉。与吃甘蔗的方式一个样。有时在撕皮时,坚硬的皮会擦破捏着芦粟的手,此时你只要把附在芦粟表皮上的白霜,用手指甲刨一点下来,涂在伤口上,血能止住,真是奇妙。这也算一种生态平衡吧?
收获季节
夏天是青年人收获的季节。首先是莘莘学子收获的季节。大部分学生是过了暑假,又升了一级。而对于中考、高考的学生却是人生一大关口。与收获庄稼一样,可以是丰收,也可能是歉收,也可能是颗粒无收。
升学考试的日子,一般安排在“三伏”天里。几天考下来,考生们真是筋疲力尽。然而在等待发榜的日子里更是煎熬。当时不论是录取通知书还是不录取通知书,都由邮局来发送的。等待邮递员,报纸上称他们为“绿衣人”的出现,他们似乎决定着学子们的命运。一般较早出现的是送录取通知书的,所以绿衣人一出现,便是一片欢呼声。除了考生本人,他(她)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他的亲友,包括他的邻居都与他一起翘首以盼,一旦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欢笑声、祝贺声、赞扬声不绝于耳;但一旦收到的是不录取通知书,或者是不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哭泣声、咒骂声、安慰声也会接踵而至。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夏天街上还有一景,就是满街是胸前佩带着大学校徽的大学生,有本地的,更有外地的。他们都是前几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本地的因为学习忙,又必须住校,回家少。外地的大学生,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寒假时间短,他们往往就不回家了。暑假时间长,火车、轮船票价能享受对折,所以就回来了。平时在学校里,读书也很辛苦,假日里自然要彻底轻松一番。
游泳池、电影院是他们爱去的场所。音乐会,尤其是轻音乐会更受他们钟爱。《啊哟,妈妈》、《鸽子》、《红莓花儿开》都是当时流行的歌曲。上海各文艺团体也乘机大干一番。能容纳上万人的文化广场,举行大型的轻音乐会。交响乐团、合唱团、管乐团、民族乐团等文艺团体都轮番在那里演出。大、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通宵达旦围着文化广场排队买票。我受姐姐他们高中时代的同学们的“委托”,也在半夜骑了自行车去文化广场排队买过票。大学生中有两类人最引人注目,一类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另一类是哈军工、二军大等部队院校的学生。他们因为学术上或者政治上具有优势,受人尊敬,也为我们这帮中学生树立了“楷模”。夏天也是各类学校校友返校的“旺季”。报纸上刊登最多的广告就是学校返校日的通知。校友集会中,最活跃、人数最多的,也是尚在高校里读书的这批大学生。
夏天还是爱情的旺季。平时躲在屋子里谈情说爱的情侣,或者人分两地,只能用鸿雁传书,初恋中的青年学生,都跑到街上来了。这个现象大概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然怎么会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脍炙人口的爱情歌曲呢?莫斯科地处寒带,其他季节是无法通宵达旦地在郊区露天谈爱情的。歌曲里不是唱道:“长夜快过去,天已蒙蒙亮……”吗?夏天的服饰是男女青年互相吸引的重要原因之一。女孩子早年穿的是旗袍,后来穿的是连衣裙,两者都能显露出青春体态曲线的美。颈上挂着的项链,在路灯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果在白天,太阳下,她们撑出色泽鲜艳的杭州绸伞,脚着细细皮带织就的凉鞋,袅袅婷婷地向约会的地方走去。他们约会的地点,一般是公园或电影院的门口。那男青年则是穿着较薄的西装长裤,上衣是短袖衬衣,手持一把折扇,脚穿一双网眼皮鞋或者凉皮鞋,提前半小时以上焦急等待。
在上海,西装短裤一般是小孩子和中、老年男子穿的,而未婚男青年穿的较少。夏天的公园,往往要开放到夜里十点,大草坪上,经常有露天电影放映。人们会合家前来观看。情侣们也许会席地而坐看电影,更有可能找个幽静的角落,互诉衷肠。如果是上电影院,则是互相依偎,共同享受冷气开放带来的舒适快感,而电影内容则是次要的陪衬。
过了夏天是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他们的爱情经过夏天频繁的交往,肯定会上新的一个台阶,甚至达到“敲定”的程度,怪不得“十一”结婚的人特别的多。
秋虫鸣曲
过了阳历的八月初八、九日,就过了立秋。江南进入了早晚比较凉快,而白天仍旧比较热的季节。从气温来界定,还算夏季,人们的夏天生活方式如旧。此时,诸如鸡冠花、凤仙花、牵牛花等花卉盛开;叫蝈蝈、蟋蟀、金铃子等秋虫也开始登场。叫蝈蝈一般是老人、小孩喜爱的。用竹片编制的笼子被挂在窗前,人们用毛豆、菜梗从笼眼里塞进去喂食,然后倾听它“嘘嘘”悦耳的鸣叫声来解闷。而玩蟋蟀的人群则从少年到中年的男子,他们为此甚至可以废寝忘食,半夜三更到郊外甚至坟地去捕捉蟋蟀。但更多的人还是从摊贩手中买来的。差一点的放在竹管筒里,好一点的就放进陶制的盆里,越上品,养它的盆也随之升级。斗蟋蟀成了他们极大的乐趣:在家中、茶馆里、街道边都可以看到斗蟋蟀的场景,也有因此赌博斗殴的。
转眼到了八月下旬,此时晚上要盖被子了。从外地来上海的大学生开始了返程的准备。火车售票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绝大多数的排队者就是他们。新考上外地大学的上海学生,也准备行李前去报到。车站站台上人山人海,都是将要启程的学生的亲友们前来告别送行。另一方面,上海各高校也在车站广场摆上桌子,插上标有校名的旗帜,迎接各地前来上海念书的新生们。那些中、小学生也正准备迎接新学年的到来,他们付了学费,领了新书,用画报或专用的纸给新书包皮。同时购置了必要的学习用品,因为升了一级,往往会有新的课程,就要用不同的文具,如上几何课,就要三角尺、圆规。那些假期里尽顾了玩的学生却开起夜车,把拉下了很久的暑假作业赶快补上,开学后要向老师交账。
告别夏天
在当时,江南一带一进九月份,就经常下雨,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很快就降了下来,到了九月中旬前后,什么裙子、短袖衬衣之类的服装,什么席子、毛巾被之类的卧具,什么人丹、十滴水之类的药品,什么蚊香、苍蝇拍之类的日用品都可以退场了。游泳池、海滨浴场也基本停业关门,因为已经没有什么游客前来游泳了。只有像金铃子这样的秋虫,因为住进了装有玻璃盖板的小匣子里,被人关爱,往往可以过冬。而蝈蝈、蟋蟀只能等待来世了。只有扇子,人们还要挽留一段时间,因为江南地区还可能有片刻的“秋老虎”高温。下面一首谚语打油诗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扇子扇凉风,
扇夏不扇冬。
若要向我借,
请到八月终。
如今的夏天情景与上述的年代有着根本性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住进了成套的公寓或者新村的公房,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洗澡,都可以在专用的卫生间中进行了。差不多家家有电扇,甚至空调。热疖头、痱子也不再专门找孩子们的麻烦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菜场里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它们已经不再担当代表夏天生活特征的角色。
乘风凉在许多地方,再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家庭聚会,倒成了人们对过去夏季生活的一种怀旧,人们以纳凉晚会的方式把居民从电视机前拉了出来,共同营造社区文化的氛围。即使是扇子,也逐渐失去它本来的主要功能,作为工艺品的收藏,倒成了首选。
时代的变迁,令人目不暇接。这就是我撰写本文的动力,一是让我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青年人,重温旧时的记忆;二是让当今的青少年了解他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是如何度过夏天的。这也许也算一种新颖的市井文化吧?
配图来源:“影像上海”等网络平台
鸣谢:钱平雷先生赐稿分享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上海夏日往事(作者:钱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