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宫廷传承,匠心巧手寻访葫芦仙子冯春柳
文
云旗
葫芦者,福禄也。葫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物,栽培历史至今七千年有余。从最初的实用器具,到后来的工艺品,葫芦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逐渐被赋予更加深厚的文化意义。葫芦形状优美,寓意吉祥,自古至今赏玩者甚众,尤其受文豪名家推崇。唐朝时期,工艺葫芦开始出现,制作技艺成熟于宋朝。到了明清,工艺葫芦受到乾隆、纪晓岚等圣贤名家追宠,“旧时王堂谢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工艺葫芦自此广布民间。
赤峰非遗传承人冯春柳作品“万事如意”
得获乾隆、纪晓岚如此喜爱,这葫芦工艺品定非一般物件,制作者便是一流宫廷画师王和尚。岁月悠悠,穿过近年时空隧道来到今天,赤峰市也有一位创作葫芦艺术品的工艺美术师,她有着与葫芦同样古典诗意的名字——冯春柳。
-01-
手艺人,“守”艺人
来到冯老师的工作室,眼前的一幕俨然已是一幅画。各式各样的葫芦有序排放,冯老师静静地坐在那里,创作着新作品“牡丹仙子”。旁边摆放着已经完成的同系列其他三款作品,分别是“荷花仙子”、“百合仙子”和“梅花仙子”。冯老师身着民族风长裙,看着她投入创作的样子,我当时心想,“仙子”画“仙子”,美哉!
“春柳出品,必属精品”,在这里,每一个葫芦都如此精致又别具一格。在葫芦上烙画荷花与鳜鱼,寓意“和为贵”;战国时代的车马出行图葫芦,通过手工雕刻工艺将恢弘之势尽现方寸之间;十八罗汉葫芦,每一个罗汉的服饰、表情和坐骑各不相同,将细致、精致体现得淋漓尽致;仿大漆系列工艺葫芦,流光溢彩,波纹自然流动,冰火,春意,素颜,初爱,名字之美与形态之美亦相辅相成。年春晚最受欢迎节目之一《只此青绿》,也成为冯春柳的创作素材,工艺之精美令人叹服,成为畅销品。葫芦的用途除了摆件,还有各种实用器具,酒葫芦、茶叶罐、零食罐、香水瓶、蝈蝈笼、蛐蛐罐、茶具……应有尽有。
十八罗汉葫芦
每一个精美葫芦艺术品的诞生,都凝聚着非一般的心血与精力。从选葫芦开始,冯春柳便亲力亲为。什么样的葫芦适合什么样的图案,都要经过研究、思索,而后精心选择。“就像我现在创作的四仙子系列,一共要挑选四个相似的葫芦,这就非常有难度,毕竟葫芦是天然的东西,每一个都不一样。”
“荷花仙子”葫芦
冯春柳所用的葫芦并非赤峰本地种植。因为气候原因,赤峰所产葫芦皮薄,油性差,不适合工艺葫芦制作。为了保证葫芦质量,需要从山东、山西、天津、宁夏等地购买葫芦。冯春柳坦言,最初选择葫芦来源时确实遇到不小的困难。“开始根本不知道从哪买葫芦,也是买了不少,甚至交了不少智商税,后来时间久了,有经验了,才知道该怎么买。”
挑选葫芦(照片来自赤峰日报)
葫芦选好之后,便是真正的创作了。工艺葫芦创作者并非冯春柳一人,难得的是,冯春柳掌握四种技艺:烙画、彩绘、掐丝和雕刻。每一种都是日积月累的慢功夫。“做艺术葫芦需要非常深厚的美术功底,在葫芦上作画难度很大,与在平面上画完全不同。因为葫芦是圆的,首先得保证画不能变形,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再谈艺术高度。”
仿大漆冰火系列工艺葫芦
如今,冯春柳在全国艺术葫芦界已经大有名气,也荣获了诸多荣誉。赤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赤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赤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红山区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这些都是冯春柳响当当的名片。
-02-
为葫芦画而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谁,看到冯春柳的作品,都难免感叹一句:老天爷赏饭吃!冯春柳自己也非常感慨:“我好像就是为葫芦画而生的。”的确,在工艺葫芦创作上,冯春柳可谓天赋异禀。这天赋从何而来?还得从刚才我们提到的宫廷画师王和尚说起。
王和尚来自山东东昌府,专门给宫廷画葫芦画,用葫芦制作养蛐蛐、养蝈蝈的虫具,深受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等重臣的喜爱。这一技艺也成为王和尚的家族传承,一代又一代,从未间断。冯春柳的外公便是王和尚的家族旁支,深得工艺葫芦技艺精髓。冯春柳小时候多数时间跟着姥爷生活,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这门技艺。母亲的绘画水平自然不在话下,“我妈妈那时候在民族用品厂,有蒙古族烟袋锅,她往上簪花,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有了外公和妈妈的指导,冯春柳在很小的时候,还不会写字,就已经会画画了。
葫芦虫具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工艺美术大师,做一名匠人。”外公看到了冯春柳的决心与天赋,便领着她向赤峰著名书画大师傅智勇老师拜师学艺。跟随傅智勇老师多年,冯春柳受益匪浅,傅老师的指导对其今后的艺术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遗文化节在美术馆展出的时候,傅老师还去看了我的作品,打电话鼓励我,我特别特别感动。”谈及两年前傅智勇老师仙逝,冯春柳仍然不免伤感。
冯春柳创作的卧佛工艺葫芦
家族传承,师从名家,仿佛一切都在为这个心怀匠人梦的女孩创造条件。然而,命运总会在梦想之路上横插一脚,酿成了冯春柳一生的遗憾。
-03-
错失名校,从未言弃
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底,冯春柳上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美术骨干,出版报、做美术编辑她始终是最优秀的那个。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正在朝着她规划的未来发展着。然而,外公重病去世,家里条件困难,学费问题成了最终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就这样,冯春柳与大学擦肩而过。“没上成大学,这是我一生的痛!”
“后来正好赤峰工艺美术厂招工,也是考的画画。”对于冯春柳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寥寥几笔,便令厂长叫好。谁知没工作多长时间,工厂买断,冯春柳无奈下岗。
她是妻子,也是母亲,丈夫需要照顾老人无法工作,冯春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经过慎重考虑,她去往北京,开始了艰难的北漂生活,这一漂就是十年。“那时候孩子不小了,我也要为他的未来做打算,就只身去了北京。我下定决心,如果我的手艺挣不来钱,那就去做保姆。”
冯春柳创作的掐丝工艺葫芦
初到北京,冯春柳工作的公司并不是搞美术的,而是一家传媒公司。“我就是为了锻炼自己,适应一下北京的环境。”冯春柳是回族,公司没有回族食堂,她吃了半年的白米饭配咸菜,住的是地下室,日子虽苦,冯春柳却特别努力,拼命学习提升自己,去了一个多月就升职为主管。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让冯春柳遇到了贵人。“经理发现我特别拼命,就找我谈话,问我为啥这么拼呢,我就实话实说和他讲了,想多挣钱。经理得知我会画画,给我介绍了几个画廊老板。”冯春柳选择了一位四川的女老板,面试时临摹了一幅画,老板当即决定,“就是你了!”
冯春柳作品“只此青绿”
来到画廊工作后,一边工作,一边到中央美院进修。闲暇时间就去逛逛潘家园,看着那里的手艺人创作,痴迷不已,流连忘返,心里非常触动,这再次唤醒了她从小就有的“匠人梦”。来到北京的第十年,妈妈病重,冯春柳选择回到家乡,为了照顾妈妈,也为了实现自己放不下的梦想。回到赤峰后,冯春柳开始了工艺葫芦创作之路。年,在赤峰古玩城创立春柳工作室。
万事开头难,工作室成立初期,困难就那样真真切切摆在眼前。“头两年几乎不赚钱,资金压力大。而且纯手工制作非常耗费精力,眼睛、颈椎、腰椎都会受损,家人也不支持。但是我一直在想,这门艺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古老的手工艺、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手里丢失。”本着如此初心,冯春柳不再考虑赚钱与否,无论如何,都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其实我哭过好多好多回,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当时的心情。所有人都不支持我,我觉得很无助,特别孤独。当时也迷茫过,做一个匠人就这么难吗?”
(照片来自赤峰日报)
即便如此,冯春柳没有放弃,用她的话讲,便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春柳的坚持没有白费。年,赤峰市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组来到春柳工作室时,被眼前的工艺品所震撼。就这样,冯春柳创作的掐丝工艺葫芦成为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的作品在赤峰美术馆展出的时候,那么多人围着我,他们惊叹咱们赤峰还有这么好的艺术家,这么好的艺术品。”那一刻,冯春柳终于释然。
赤峰市各级领导参观非遗展示馆
报道越来越多,订单越来越多,认可的声音同样越来越多。冯春柳的作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国外,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04-
择一事,爱一生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幽幽默无闻。执着坚守、一丝不苟、淡泊名利,匠人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令人们心生敬佩。匠人无名,匠心无价,他们凭借着一腔热爱,一生做一事,一事做极致。
葫芦创作是冯春柳的挚爱,更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6年到现在,冯春柳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工艺葫芦的创作与创新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冯春柳对于葫芦创作的感情,那便是“痴迷”。“全身心的投入,别的什么都不想。有时候晚上睡着觉突然灵感来了,我就马上起来画到纸上。”对于冯春柳来说,葫芦创作就像吃饭、睡觉甚至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又不可或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她都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室,泡一杯热茶,静静地享受着创作带给自己的愉悦和满足。每日如一,风雨无阻。“有时候外面哗哗下着大雨,古玩城里一个人都没有,连商户都没有营业,我还是要来。”正因如此,冯春柳成为古玩城和非遗同行公认的最敬业的人。
冯春柳指导学员进行工艺葫芦创作
“通过语言很难表达出自己全部的热爱,但是我的热爱都在我的作品里。”冯春柳的每一个作品都倾注了无限心血,方寸之间,精雕细琢,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冯春柳坦言,每当卖出一个葫芦,自己内心的感情都是复杂的。有生意自然高兴,却也带着万般不舍。“其实每个作品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卖一个,我都特别舍不得,感觉像摘我心肝似的。我说得一点不夸张,真的到那种程度。”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且安定的。”这是冯春柳对匠人的理解,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冯春柳的很多粉丝都会专程来到工作室,只为看着她静静创作。如今人们每天被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支配着,哪怕安静地坐一会仿佛也成了奢求。来到这里,浮躁的心便会渐渐平静。
(照片来自赤峰日报)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当中国传统节日到来,很多企事业单位会聘请冯春柳讲授葫芦画制作与中国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冯春柳担任赤峰回民实验小学义务老师;“非遗进社区”活动中,冯春柳也已坚持多年去社区义务讲课。
冯春柳给孩子们上课
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任一职白首,择一业终老。冯春柳将生命中的全部热情都奉献在了葫芦创作与工艺传承上。葫芦,从植物果实到实用器具,再到精美的工艺品,冯春柳以匠人之心,造就了这一吉祥物件的完美蜕变与诗意千秋。
编辑
云旗
感谢春柳工作室对本文的支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风瞬」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