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写法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好文章的标准也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以朴实见长,比如路遥,有的以浪漫见长,比如莫言;有的以温婉见长,比如林清玄,有的以犀利见长,比如王朔;有的以凝重见长,比如张抗抗,有的以荒诞见长,比如阎连科……这些人的作品都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虽然都是知名“品牌”,但却不够自然洒脱。
我更喜欢汪曾祺的写作风格:文无定法,不讲究刻意的立意,不追求固定的主题。就以汪曾祺先生的一首散文--《夏》为例吧!其笔下的夏天从早晨讲到植物,再讲到瓜果和蝈蝈,晚间的乘凉赏月,最后又回到吃上,杂乱无章,非常的散,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只是描绘一幅夏天的景象。
然而,正是这无主题的夏,自然的夏,让我们想到夏天的美好,恰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样子,活泼可爱,亲切自然。在我看来,所谓高手过招,看似无招胜有招,只是招数已经了然于胸,纯熟于脑罢了。我倒是觉得汪曾祺先生的行文自然,主题隐秘,反倒是他写作炉火纯青的写照。
这种境界也可以通过我个人的切身经历和感受来加以佐证。我17岁那年参军到部队,在新兵连结束时被分配到团机关任打字员,那时王码五笔刚“诞生”,面对繁杂的字根,陌生的键盘,我像要上战场的新兵一样胆怯。但军令如山倒,我又不得不服从。于是战友午休我背字根,战友娱乐我背字根,战友休息我练打字,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几乎全用在背字根和练习打字上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月后,我不但学会了五笔输入法,而且后来还夺得了部队所在城市举办的五笔输入法大赛的季军。我实现了盲打,打字时根本不用合计字根,字的拆分烂熟于心、手到自成,手指的跳动恰似弹钢琴,引来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驻足观望。直到现在我的五笔输入依旧熟练轻快。
打字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我想写文章亦是同理,为什么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写的那样自然,毫无雕痕?我觉得可以用老子的一句话来解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这里的“一”指写作,“二”指写作,“三”还是指写作而已。所以,即使一个有着写作天赋的作家,要想达到文无定法的境界,也仍需坚持不懈地写作。汪曾祺先生可以证明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