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丰收节里说花生

发布时间:2025/3/9 13:09:21   

今年农历的秋分,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丰收节到来的时候,也到了花生的收获季节。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跟随奶奶生活的情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孩子没有什么零食,能给小孩子当零食吃的也就是花生了。那是我最爱吃的最珍贵的零食,细细咀嚼,满嘴喷香。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是属于比较高档的奢侈品呐!

现在如果有人要问我,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花生!特别是刚刚收获、还不太饱满、那种干瘪的、尚未成熟的、新鲜娇嫩的新鲜花生。因为他特别甜、特别香、特别清脆,水流到嘴里就像是奶一样,它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的老家在苏北睢宁县的西渭河畔,那里特殊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花生。沙质土壤里长出来的花生是颗粒饱满、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在收获的季节,遇到秋日暖阳,将花生从地里面刨出来,抓着花生秧轻轻一抖,松软的沙土便会散落,只剩下白花花的花生,一嘟噜、一串串的,煞是喜人!

在花生收获的时候,奶奶还会说个谜语让我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在我猜不出来时,奶奶就会告诉我,这就是花生呀!

小时候,老家的生产队里每年都要种些花生。每到中秋收获的季节,在生产队在集体收获完毕并又组织劳力进行了复收后,才能“放行”,让社员们随意地到收获后的花生地里,去捡拾丟落下的花生。

那时我也拿着一把小爪钩,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捡拾。每次也能捡拾到好几斤,心里也是美滋滋的!等到了年底时,生产队里也会给每家每户分上几十斤,留做过年过节或者待客食用。

花生也叫“落花生”。据说它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扩大种植,现今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一般来说,植物都是花开在枝上,果也结在枝上。

但花生却没有按这个常规来,它是花开在枝上,果结在地下。即开花授粉后,花茎入地,在地下结果!正因为有这样之神奇,所以其名就叫做——落花生!

花生是春季播种,经过漫长的夏季成长,秋季中秋节前后收获。长大的花生棵子,绿油油的,特别的好看,不亚于现在的名贵花草,鲜嫩的绿叶蓬松着四散开来。

等到七月开花的季节,嫩黄的小花疏密有致,点缀在鹅卵形的绿叶间,更是好看,恰似给大地披上了靓丽的绿装;戏花的蝴蝶成群结队,在绿叶间翩翩起舞,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在花生快要成熟的时候,更是我们孩子们的天下,我们会在花生地里玩耍、嬉戏,去逮在花生地里引吭高歌的蝈蝈和蛐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花生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生花生,被老人们称为“长寿果”,据说常吃可以延年益寿!花生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吃食,吃法有很多种。无论是餐前小菜还是饭桌硬菜,都能看到花生小小的身影。

平时用花生来做菜、煮粥、煮汤之类的都行。花生除了养胃,还有很多其它的功效哦!家里来客人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盘下酒好菜。

首先,花生可以炒着吃。记得小时候看到我妈妈的炒法,就是在家里的大锅里,放了很多的沙土,再把花生放到锅里,然后就可以烧火了。把火加到适宜的温度,就拿着铲子开始翻炒,直到炒熟,就可以吃了。

当你把它剥开的时候,就会闻着特别香,一咬就会特别焦脆。用沙土炒出来的花生,味道是特别的香,与现在机器炒出来的花生味道是无法相媲美的。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我们学校操场的边上,每天都有一位老爷爷在那里摆个小摊,就是卖这种炒熟了的花生和“白芋糖”之类的小吃,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花生还可以煮着吃。最简单、最营养的烹饪方法,就是用清水煮,也就是“水煮花生”。其做法是,先在锅里放适量的水,然后,把花生放到锅里,带皮的、不带皮的都行。锅里要放适量的花椒、大料、食盐等调料,直到把花生煮熟了,把它们捞出来装盘,就可以吃了。

这样既可避免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被高温所破坏,又能煮熟而不烂,口感润滑,不火不温,容易消化吸收,吃起来也比较方便,老少皆宜。现在饭店里都有,它可以和很多菜搭配,真的特别的好吃。

花生还可以炸着吃,就是“油炸花生”。做法是在锅里放适量的油,再把花生米放在锅里翻炒就可以了,待炒的泛黄后取出装盘。

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味口放调料,如果你喜欢吃咸的,就在花生米上面撒点食盐并拌匀;如果你喜欢吃甜的,就在花生米上面撒点白砂糖拌匀;如果你喜欢吃老醋花生,就可在花生米上面,放上事先准备好了的黄瓜丁、洋葱丁,再加点醋、老抽、红糖之类并拌匀,即可食用。

不同的地方对于花生的吃法各有不同,其实也各具特色,味道各种各样,美味就是如此有趣。在我们铁道兵第四师师部驻在山西太原时,战友们跟当地老百姓学会了一道菜,就是山西的一种花生米去皮的“生吃法”,很有刚收获时鲜花生的鲜嫩的味道。

它的做法就是用开水烫。将花生米放在一个容器里,将开水倒入,然后用筷子把花生米搅拌一下,这样可以使每一颗的花生米都受热均匀。

搅拌好了之后,浸泡十分钟左右,当花生米表面的花生红衣皮被浸泡至皱皱巴巴,而且水温也降到合适的温度,这个时间就是最容易剥皮的时候。这时候用手轻轻一捻,就可以使花生米皮肉分离。再用清水将已经去皮的花生洗净装到盘子里,放上姜末、香菜等作料,就可以食用了。

在我们部队驻在山东临沂时,当地的羊肉馆里有一道菜,叫做“香辣羊肉”。它的做法是,先是像山西太原那样,将花生米去皮,再将其炒到两面黄;将切成片的羊肉也用油炸成两面黄;再将这两样菜在锅里炒,然后加上作料、香菜、孜然粉等。

这样炒出来的“香辣羊肉”比烤羊肉串的味道更加鲜美,且香脆可口,是一道绝妙的下酒菜。而且,在临沂也只有“老白家”的羊肉馆做的这道菜最地道,才有这个味道。说起来真的得佩服咱大中国的老祖宗们,对于吃的追求那绝对也是成体系的,色香味俱全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

前一个时期,我在手机视频里看到这样一个小幽默,说是山东人请人吃饭,必先上来一份花生米。为什么呢?不仅便宜、好吃,还出数!最主要的是,能从一盘花生米上,判断出你这个人的酒量来!

当你还能用筷子夹住的时候,证明小酒没喝足哈!当你哆哆嗦嗦、用手也抓不住的时候呢,证明小酒喝得差不多了哈!所以说,俺山东人喝酒,就是一门学问呀!他不是光让你喝酒而已,他是让你把喝酒的潜力和天赋都给你统统地展现出来。哈哈!

记得有一年,我与七八个同乡战友回家探亲,受城东村周维朋战友的邀请,一起到他家里去做客,酒桌上就有一盘油炸花生米。当时,吴以杰战友提议,大家都用筷子来挑花生米,挑得最少的要喝一杯酒。但是挑多了不能掉下来,如果掉下一粒,则罚酒一杯,掉两粒则罚酒两杯,以此类推。结果大家都喝得七荤八素,一个个东倒西歪啦!

据说,用醋泡花生还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它的做法是,在玻璃器皿等容器里,倒上醋,将剥好了的生花生米,不要去外面的红皮,放入器皿中浸泡一个星期,就可以食用了。但不可多吃,每天吃十几二十粒,长年坚持,必有益处。我转业在乡镇工作时,有个叫王乃近的农业技术员每天坚持吃这个。我听他说,这个吃法对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花生不仅仅可以吃,而且还可以做成花生油。我当兵前在老家时,都是吃的大豆油或者是菜籽油,部队移防到山东后,山东人都是吃的花生油,只有饭店里才用大豆油或者是菜籽油。那种最纯正、最地道的花生,还可以做成奶,这种花生奶,很香、很甜、很有味道,真的是特别的宝贝了!

花生不仅解馋解乏,其寓意也很美好。在我的老家,年轻人结婚时,花生是必备的吉祥物。女儿出嫁,有钱没钱,都要陪个木箱子作嫁妆,里面放一些糖饼、染红的鸡蛋和花生等。

还有新人盖的被子,四只角上也要缝一些串成串的红枣、栗子和染上红绿颜色的花生,其寓意是“枣(早)栗(立)子,差花生”。即不要一口气只生男孩,也不要一口气只生女孩,要差着花生。祝愿新人早生多生、子孙满堂!

这些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花生品类也多了起来。什么奶油花生、五香花生、蒜香花生、麻辣花生、鱼皮花生、酒鬼花生等等,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可崇尚简单、喜欢念旧的我,还是独爱那种生鲜的嫩花生。特别是那种瘪的、尚未成熟、皱皱巴巴的鲜嫩的花生,现在超市里也是有专卖的。因为原味才能留住花生的本香,边剥边吃才能体味过程的风趣。

如果在下午下班后,再喝上二两小酒,酒的辣味经花生米的香味调和,迅速减了势头、变得绵柔。几杯下去,微醺中身子也轻了许多。人们常说“吃香的、喝辣的”,讲的就是这种状态吧!此时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收获满满后的享受!

花生里有我儿时的记忆,我为农民们的丰收感到欣慰!农民们在收获季节喜庆丰收的喜悦情景,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永远也忘不掉!

注: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人不得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写于年农民丰收节

作者:王甫亚铁道兵第4师第20团

责任编辑:方迎欣毛秘《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0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