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种类 >> 盐设计任波从学徒到大师,他带动了火中
一年多前,他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工艺美术国际传承与创新展”,一次成型的六七十种甲壳虫,栩栩如生,致命的逼真,引入惊赞。
这次大展前后,任波的《虫趣》《蝶》《滋长》《四季春》等多个作品被上海、秦皇岛等博物馆及国家艺术基金永久收藏。
年,16岁的任波到博山美术琉璃厂当学徒,第一次接触琉璃,神奇的工艺,火热的场面吸引了他。想学手艺就得吃苦阿,那些日子,他白天上班完成计件,晚上充电,学习相关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功夫和灵性,使他很快就成为一名能担起重任的骨干。
年,琉璃饰品开始大面积流行,他思来想去,辞了职,到南方去开拓,要走一条更多接触到新的思维、创意和先进工艺的路子。
一次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外国艺术家用琉璃棒切片,做出的逼真的人物和动物图像,非常震撼,就开始一边完成手上的工作,一边尝试这种新的工艺。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努力,还真的让他琢磨出道道,更复杂图案的实验成功了,还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他拿着新作品去参加香港等地的珠宝展,名声大噪,由此带动了琉璃饰品的新浪潮。
琉璃是一种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的古老工艺。所谓灯工是对灯加工的习惯称谓。灯工的工艺就是采用气体燃料和助燃气体,利用喷灯的高温火焰,进行琉璃加热成型,人们将它称为“火中的雕塑。”
任波的探索就是对灯工工艺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年,他结合玻璃与金属,设计创作出高端的琉璃胸花。年,成立自己工作室的第二年,他摸索着创作出《琉璃鱼》《龙凤瓶》《九龙尊》等大型工艺品,解决了灯工与炉工结合的难题。
走进任波的琉璃艺术工作室,百十件作品琳琅满目,光彩炫目。花朵造型摆件,从花瓣到花蕊、叶片,呈现出的石榴石、葡萄石、粉晶效果全是由琉璃制成;一件星空吊坠,立体的球状设计,视觉深邃,斑斓迷人;还有透着金属色泽的蜂鸟摆件,还有触须柔韧、腿细如丝的蝈蝈和甲虫。
任波作为琉璃技艺的传承人,还试图冲破“大师单传”的传统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加入和推动琉璃事业。年,他开始培训课程,将琉璃工艺引进大学课堂。沈阳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学果然奏效,接着鲁迅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大学等纷纷伸来了橄榄枝,请他去讲学。
令他骄傲的除了自己那些创作,还有日益扩展的传播。他教过的多个学生中,已有20多人创办了自己的琉璃工作室。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联系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