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种类 >> 文玩收藏界第一男团,都是国眼级别
专家,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很多领域所谓的专家都闹出过笑话,广大网民为此还给他们起了个专属的名字:砖家。
百度词条这样解释“砖家”:所谓文化大师,学说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砖家”不以求真知为目的,说话也不负责任,他(她)们最终目标就是利益,而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假专家的泛滥。
在文玩收藏领域里,这样的专家更是层出不穷!下面这个就是典型的案例
这个段子虽然真假难辨,但是反映了如今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伪专家横行,四处敛财,误导消费者!其实,中国曾经有过最好的文物鉴定专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文物局为了普查、鉴定各地所藏书画,成立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由7人组成,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不仅是一流的鉴定专家,有的还是著名的书画大师。
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傅熹年
从年到年,鉴定组历时8年,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全国25个省,对中国大陆保存的古代书画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
鉴定组成员中,以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五位大师的成就和贡献最大,被后人尊称“五老”。
谢稚柳(-)书画家、鉴定家
国家文物局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成立“古代书画鉴定小组”,谢稚柳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启功(-)书法大家,皇族后裔
26岁,启功便是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40岁担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故宫博物院顾问,是名副其实的古代书画鉴定大家。
徐邦达(-)被誉为鉴定界“国眼”
徐邦达先生将传统鉴定与现代考古相结合,建立了可传授的鉴定方法和学术理论,被海内外尊为:华夏辨画第一人。
杨仁恺(-)书法家、鉴定家
杨仁恺曾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辽宁省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对书画鉴定贡献卓著,称得上一代鉴定宗师。
刘九庵(-)古书画鉴定专家
刘九庵50年代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除谢稚柳外,是资历最老的书画鉴定家。
王世襄(-)杂家
晚年时,王世襄曾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鹰逐兔……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
但他生前还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已故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多次赠诗王世襄,言及“少年燕市称顽主,老大京华辑逸文”,指王世襄虽为“顽主”,却能玩出极致,甚至成为学问。只能说,他是一个奇人。
青年时候的王世襄
从家谱看,王世襄是一个标准的世家子弟,其先祖明代时从江西迁到福建,是福州城内的望族之一。
据《清史稿》,他的高祖王庆云,历任巡抚、总督和尚书等职,著有财经专著《石渠余记》。祖父王仁东,曾任内阁中书、道员,举家从福州搬到北京。
他的父亲王继曾,毕业于南洋公学,清末随驻法公使到法国进修,由此开始了其外交生涯,他一度担任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和留法学生监督,民国初年回国后,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年出任墨西哥公使兼理古巴事务,最后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
母亲金章能书善画,大舅金北楼是民国北方画坛领袖。
金家祖屋在浙江湖州南浔镇,靠做蚕丝生意起家,在医院,是颇具新派思想的望族之一。
出身显贵的王世襄,在他小时候,家中就聘请私塾老师,教授经史和诗词,为他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
三岁的王世襄
但他贪玩的习性也开始显现。10岁时,王世襄就开始养鸽子,举着大竿子赶鸽群。他还养蝈蝈,学八卦和太极,跟清宫的布库(摔跤手)学摔跤,还学驯鹰和放狗捉獾。
小学时,他就读于北京干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由于一连数周英语作文篇篇言鸽,老师怒而掷还,斥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P(poor,即不及格)!”
一次,他逮到一只黑色虎头大翅蛐蛐,拿去挑战京城斗蛐蛐名家李彤华,竟将对方的“麻头重紫”挑落马下,全城轰动。
他还把自己养的狼狗放入深山,让它与野狼交配,生出一种杂交的狼;打了獾子,让人抬到城里招摇过市……
跟着一帮前清遗老遗少,王世襄成了北京城内有名的少年玩主。
王世襄将这副做派一直带进了燕京大学,他甚至在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一群或西装或长袍的师生中冒出这么个主儿,煞是惊世骇俗。
一次上课时,王世襄胸怀里暖着的蝈蝈发出叫声,同学们哄堂大笑,据说连相当开明的历史学家邓之诚教授都无法忍受,直接将他跟蛐蛐一同请出了教室。
他原先的专业是医学预科,读了一段时间后,数、理、化成绩均不及格,成了全校有名的差生,后来转至国文系,竟凭借小时候打下的基础,轻松胜任,成为优等生。
此后,他考入了燕京大学研究院,学习中国古代绘画。
不过,王世襄玩性依然不改,他本有机会被学校选派到哈佛大学留学,但校长坚决不同意,因为觉得王世襄是“未知数”,弄不好会有辱国风。
追宝海内外
年春,最疼爱他的母亲过世,时世也愈发艰难,这位纨绔子弟好像一下长大了。王世襄开始立志苦读,毕业论文是煌煌巨著——《中国画论研究》。
当时,北平已经沦陷于日寇之手。王世襄决定到大西南去。经过辗转跋涉,他来到四川李庄——中研院所在地。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是王世襄哥哥的同窗,他将王世襄推荐给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
据王世襄回忆,傅斯年上来就问:“你是哪里毕业的?”
王世襄回答:“燕京大学。”
傅斯年说:“燕京毕业的不配到我们这里来。”
有人称,当时傅斯年看不惯王世襄身上的“纨绔之气”。据说王世襄在李庄,身着白西装,手牵一狗,潇洒招摇。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政治的“白痴”程度。
第一次求职失败的王世襄又找到梁思成,到梁思成主持的中国营造社工作,名义上是助理研究员,实际上是学徒。
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对古代家具和中国漆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年8月,日本投降。
经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故宫文物。
当时,许多外国文物贩子在中国争抢文物,伺机运送出境。王世襄宴请众多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
王世襄曾经睡在身后的柜子里
一次,王世襄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被德国人杨宁史强行买去。他通过父亲的友人,找到当时的外交部长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拥有的青铜器件,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
年,他又在天津接收了末代皇帝溥仪存在保险柜中的一批珍贵文物,共20匣,也是价值连城,由美军押送回故宫。
此外,王世襄东渡日本追索被掠国宝,将存放在东京上野公园内箱善本书押运回国,完璧归赵。
年9月到年10月,王世襄为国家追回文物共6批,总数有两三千件之多。加上从日本追回的箱善本书,数量当以万计。
这是让王世襄最自豪的人生往事,没成想,后来却成了他“贪污”的罪证。
王世襄先生收藏的大香几
王世襄一生都在收集玩物。他回忆解放初期收文物的情景。“我整天弄一个车,车后边有一个大架子。大桌子、椅子我都骑车子载回来。全北京城我到处跑,春节我还跑到京东宝坻县。大年三十晚上,在小店里睡觉。小店里很冷,没有火。我拿两只鞋鞋底对鞋底一扣,放到炕沿上当枕头。只有这样才能买到极便宜的物件。”
当时很多文物都没人要,极为便宜,这给王世襄提供了优势。遇到贵的文物,他就用母亲留下的首饰换。
至今,他收集文物的很多段子还广为流传。收藏家马未都曾回忆,王世襄有一张黄花梨方桌,购于北京通县,价格仅5元,舍不得运输费,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桌扣在背上,骑车运回家,因此获“穷王”美称。
“文革”前,王世襄去黄山考察,挖到两棵松树,将它们从黄山运回北京,他买了两张火车票放两棵树,自己一路站着回到北京。
70岁后,王世襄开始著书立说,出版了一批研究这些玩物的图书——
《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蟋蟀谱集成》、《说葫芦》、《明代鸽经清宫鸽谱》、《北京鸽哨》、《中国金鱼文化》、《金鱼百影图卷》,以及四堆“锦灰”……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鉴定界德高望重的权威,如今已相继离世,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今后,这样的阵容不会再有。
除此之外,现在收藏“网红”马未都算是后起之秀,也是德高望重的良心鉴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