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多雨,入伏,迎来本月第一个节气——小暑。小暑不仅农事繁忙,也是小虫们最活跃的季节。
《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的八月说的是农历的六月,也正是此刻的七月(有点绕)……此刻蟋蟀正忙着从田野迁居到庭院,以躲避即将到来的酷暑。
以蟋蟀为代表的小虫一向活跃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小虫的生命几乎就是一年,它们的生命周期指示着气温的变化、时令的流转和农事的耕作,与二十四节气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常见的小虫题材,充满独特的文人精神与园田气息。
蟋蟀
诗经豳风图卷(局部)南宋·马远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所作《豳风图》其中一卷,两个孩童捉蟋蟀的场景,纯真快乐,仿佛耳边不仅有墙角蟋蟀的虫鸣,还有妈妈喊吃饭的声音。蟋蟀因其鸣声很像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故也叫促织,南宋画家牟益《茸坡促织图》中画有一对促织,栩栩如生。茸坡促织图南宋·牟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螽斯
再看南宋画家韩佑的《螽斯绵瓞图》,田间瓜果成熟,正是吃瓜好时节,两只螽斯正在觅食,颇有生趣。螽斯别名纺花娘,也是经常入画的小虫。古人认为螽斯多子,蕴含祝愿子孙昌茂的吉祥寓意。
螽斯绵瓞图南宋·韩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蝈蝈
还有擅画花鸟虫草的代表人物林椿的《葡萄草虫图》。葡萄虽未成熟,但已累累垂挂,蜻蜓、螳螂、蝈蝈(左)、蝽象伏于蔓叶,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致。
葡萄草虫图南宋·林椿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蚂蚱
要说盛夏“百虫争鸣”场景古画,怎么能少得了这幅著名的“赵昌之曲竹”《竹虫图》,写实地描绘出螽斯、蝴蝶、金钟儿、蚂蚱(左)等草虫在竹子,瓜果和鸡冠花间飞舞跳跃的热闹景象。草虫图的花草和昆虫都有各自的寓意。瓜和螽斯一样,寓意子孙兴旺;鸡冠花和蝈蝈通常寓意“官上加官”,此图虽未画蝈蝈,但是推测亦是这样的寄望。
竹虫图北宋·赵昌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另外一张南宋许迪《野蔬草虫图》,画中白菜、蝗虫(右下)、粉蝶各居一角,呈现出自然界生物微妙的关系。
野蔬草虫图南宋·许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对小虫的观察与记录开始的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在农耕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这些小虫与农事的关系。比如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中便有了“玉蝗虫”的形象。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蝗虫和平博物馆藏
古人喜爱小虫,不仅小虫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生活家。本质上是人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血脉中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最后我们来区分一下这几种容易混淆的小虫:蟋蟀
又叫蛐蛐、促织,螽亚目,触角细长,颜色多褐色,喜欢在墙角石缝居住。
螽斯
又叫纺花娘,螽亚目,触角细长,停息时翅膀合拢收在腹部,翅膀比较高,在背上凸起,呈屋脊状。
蝈蝈
又叫括括,螽亚目,触角长于身体,颜色多绿色,体型比蟋蟀大。
蝗虫
又叫蚂蚱,蝗亚目,触角较短,几乎不发出声响,只吃植物。
可“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