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父亲节到了,想起了父亲,想起父亲的蝈蝈

发布时间:2024/9/11 12:45:43   
父亲节到了,可惜的是老父亲已经不在了。想起父亲,总忘不了父亲的蝈蝈。老父年轻时抽过一段烟,也喝过一段酒,后来都戒了。他没有其他嗜好,一辈子就酷爱养蝈蝈。蝈蝈其实就是一种鸣虫,河南人有的叫蚰子,农村种植豆子的地里,“吱吱吱吱”的总有不少这种蝈蝈。中国人养蝈蝈的历史很早,历来视蝈蝈为宠物,宋代人开始畜热养蝈蝈,明代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到了清朝,从康熙,乾隆直到宣统,许多皇帝都喜欢蝈蝈。记得在电影《末代皇帝》中,三岁的宣统在举行登基大典上跑来跑去的,跑到一个老大臣身边,大臣从怀中掏出一个装蝈蝈的精美竹筒,毕恭毕敬地献给了皇帝小朋友,宣统高兴坏了。时光荏苒,等到宣统也就是爱新觉罗溥仪老态龙钟了,他又悄悄地来到太和殿。有个小朋友阻止他上龙椅,溥仪伸出一只手指神秘地晃了晃,然后到龙椅的夹缝中,掏出了那个精美竹筒。拧开盖子,那只蝈蝈居然还活着,爬出竹筒,又“吱吱吱吱”地叫了起来。中国的蝈蝈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喜爱蝈蝈的依旧大有人在。据说在津京一带,人工饲养蝈蝈的就有不少,临近春节开始孵化,等到春节来了,就能怀揣一只“吱吱”鸣叫的蝈蝈,走亲访友了。品相好的,能卖到上千元呢。父亲喜爱蝈蝈是从小就开始的。小时候他是个农村的孩子,那时候小孩子没啥玩具、没啥娱乐,到夏天捉个蝈蝈、编个笼子带在身上,走到哪儿叫到哪儿也是挺好玩儿的事情。他讲过许多有关蝈蝈的趣事,其中一件印象深刻。父亲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去赶庙会,家里大人让他和表弟去卖鸡蛋。两个小孩每人挎了一个笆斗篮子,笆斗就是用柳条去了皮编成的圆篮,底部半圆形,很密实。卖了鸡蛋以后,哥俩说说笑笑往回走,路过一片豆地的时候,走不动了。因为豆地里此起彼伏传出许多蝈蝈的叫声。小哥俩商量捉个蝈蝈就走,啥都不耽误。于是,俩人把钱放到笆斗篮子里,一头扎进了豆地。蝈蝈太多了,循着叫声小心走过去,轻轻扒拉开叶子,找着蝈蝈,扑上去两手一捂,就捉到了。扯片豆叶小心地把蝈蝈包起来,再揪一根长一点的草茎把豆叶一系这就成了。俩小朋友捉了一只又一只,直到天快黑了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走出了豆地。出了豆地发现坏了,俩人的笆斗篮子和卖鸡蛋的钱都不见了!找了半天踪影皆无,急的满头大汗。没办法,只好回家等着挨打吧。到家以后天已经黑透了,农村晚饭比较迟,大家正好在吃晚饭。俩人站在墙角被大人好一番训斥,也不让吃饭。好在没有挨打,因为笆斗篮子和钱,被路过的邻居看见了,喊他们也不应,怕被别人偷走就拿回来了。那天晚上,俩小孩在黑地里罚站,虽然不让吃饭,但每人身上挂着一串蝈蝈,心里还是开心极了。后来父亲进了城上了班,每年都让乡下的亲戚给捎几只蝈蝈。夜里蝈蝈叫了,父亲说就像回到了乡下老家,回到了碧绿的田野。后来孩子们大了,大街上遇见卖蝈蝈的,就毫不犹豫地给他买两只。他一见,总是开心地拿出他珍藏的各种蝈蝈笼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找点白菜心或丝瓜花甚至葱叶,喂蝈蝈。他说了许多买蝈蝈要点,有一次仔细按照他说的挑选好了买回去,他点点头连声说不错,不错,可惜是个母的不会叫。后来因为年岁大,父亲耳朵渐渐聋了,有时给他说话很不方便。医院给他配助听器,他看了看价格嫌贵,高低不要,怎么做工作都不行。大家说戴上这个你就能听见蝈蝈的叫声了,父亲笑了,这才把助听器买了回来。父亲养蝈蝈水平还是挺高的,豫北这里一般到了冬天来临之前,野生的蝈蝈就死了,而父亲养的蝈蝈,差不多能到冬至前后。记得养最长的一次,一直过了元旦好多天,蝈蝈才死。父亲可惜地说:“怕它冻死,不小心捂得太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