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天敌 >> 童心说值得看看的一篇议论文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一篇议论文。李贽,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童心,在《词源》中,是小孩子心思,童稚之心的意思。童心是初之心,人的本心本性,自然人性和朴素心灵,没有掺杂后天干扰的心灵的纯然状态。源自真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童心说》概述
先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以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该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第一句指出“童心”的出处,来自龙洞山农叙《西厢》最后一句“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由此可见,李贽这个命题来源于龙洞山农的一篇文章。《童心说》是对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童心”一词进行了新的表述,并不是李贽所创的一个新名词或理论。接着李贽试图对“童心”定义,指出何为“童心”。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从李贽的这段文字来看,他对童心的解释分两方面:第一,童心即真心。第二,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即本心。
第二段论述童心因何而失。李贽认为: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这段文字又指出了“童心”是未闻见道理之前的本心。李贽在文章中没有说童心是善是恶,只是指出了人从知道了美丑,并尽力去追求去执行之时,童心就开始丧失了。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从上文来看,李贽并没有反对读书,只是认为读书而不能留住真心,雍塞了自己的童心,是错失了本真。第三段文字论述了人保持童心的重要性,指出了有“童心”才有“至文”,有童心才能有创新,在文学艺术上尤其如此。
因此李贽说: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李贽指出了六经、《论语》、《孟子》等,是被后人润色过后的言词,即使是圣人所说也是针对当时的弊病而有感而发,不能把这些言论当做万世之至论。
据此,李贽“童心说”的内涵有三点:
第一,“童心”是真,没有被驯化的、没有被所谓经典教条毒害过的本真之心,并没有明确为善恶之心。
第二,“童心”无伪,是指真实自然的人性,是人的正常的、合理欲求的无掩饰的表现。
第三,“童心”就是要人言行合一,要求人的行为与言论为一体。
对“童心说”我们也应该一样。在厘清“童心说”的内涵后,我们再来研究“童心”有何特性,以便我们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李贽的核心思想。
“童心”的特性
他说,所谓“童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这种“本心”是最真实质朴的,未受一切污染的,因而它也是最美丽的。
童心最初就是没有善恶的一张白纸,不过“道理闻见”愈多,就会被改变,那些僵化变味的“理”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童心”,从而导致那些固有的童心渐渐丧失自我,开始说假话,写虚伪的文章,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既然以闻见道理为本心,那么说的话就成了闻见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跟我又有什么相干。这难道不是以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
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赏备至。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
而至人则不一样,在不读书时,童心能够存而不失,读书时也能守护童心,不使之失落。比如庄周.老子。
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童心”的核心思想
李贽在《童心说》这篇短文中透露的信息是:第一,一个“真实自然”的人就是有“童心”的人。因此,做一个“真实自然”的人是为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前提条件。
第二,前人的思想都不是绝对真理,前人的思想大都是针对一时一事而发,而且往往被后人断章取义或被某些另有目的的人利用了。
第三,如果完全相信前人的理论,就会失去自我,失去“童心”,成为一个心口不一的“假人”,或者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自我。
第四,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李贽要求我们要用运动的观点审查一切言论,而不是对某些言论顶礼膜拜。
个体应要时刻保持自我“童心”,“直下自觉、直下肯定”此“童心”之“最初一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个体生命的实践活动与德性修养,如此方不失为“真人”,方可臻于圣人境界,此即是李贽成圣人意识之具体体现,也是“童心说”对个体的真实存在和生命意义的积极肯定。
保护“童心”
《爱弥儿》开篇即言:
“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五四运动时,文化先驱者们就发现中国孩子照片上的眼睛是呆滞的,没有光彩。这一发现使他们把拯救孩子的声音喊得更响亮!今天的孩子眼睛里蕴藏着什么?是天真烂漫?还是功利学习的疲惫?还是无限能动的生命力?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
正如网友所言:“书呆子不是我们的错,是制度的错。”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重要,而所学的知识多一点少一点真的不那么要紧;用分数教育替代了公民教育,那么我们的国民素质怎么提高?考分大抵是“虚伪”的,它往往抢占了人们天然纯真的本性。考分不可能替代童心真心、替代素养素质、替代文化人文。从人的一生来衡量,家长不宜急功近利“唯分数论”,让孩子身心、品格、素质健康地成长,其实远比分数飞快成长来得重要。
“童心是教育的根,赋予教育生命和活力。重新认识被遮蔽的童心正是现代精神异化的药方,回归童心的教育也就是从教育的途径来引导人寻求精神的回归,在传递人类文明、促进现代化知识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引导人回归本真、形成真纯的人格,这意味着教育要焕发童心原初的生命激情,让儿童以及成人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童心说”应该要求成人保护每一个孩童的“自然真心”这颗没有修饰的种子。
“童心”之真在于直心而动,不假造作:“怕作官便舍官,喜作官便作官;喜讲学便讲学,不喜讲学便不肯讲学。此一等人身心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管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只有当人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本然澄然地观照世界,才能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童心”是一种高估的乐观,理想之情怀。
“童心”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会不会是一种理想?李贽强调人应依“真心”“真情”办事。这会带来某种危险,若人人全以自己的“真心”作为行动的标准,人人均有“真心”,而各人“真心”不同,因而标准就不同,这样的话,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统一的原则,变得混乱。另外,让理学家们担心的是,李贽的“童心”会为随意追求个人欲望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如果这样,那么道德岂不是会沦丧?制度岂不是要毁灭?于是李贽在《藏书》中指出来“良知”作为初心的属性和功能,对世界万物和善恶做出基本判断。“赤子之心”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李贽用以解释“童心”的另一个概念是“赤子之心”“赤子者,人之初也;赤心者,心之初也。”便是指人性回归自然,不被世俗沾染的婴儿状态。“赤子之心”首倡于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所言之“赤子之心”指的是先天的道德之心。倡导性善论的孟子认为,具有伟大人格的“大人”先天的道德心不被欲望功利所扰,说话做事能遵循内心善端。他端正了自己,就能影响世界。李贽的“童心”,其实是新儒家学者先天性善论的继承和发挥。
“童心说”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用纯洁的童真唤醒成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回归让躁动的内心静下来。可见,李贽是从“人”这一有情有欲的生命存在,从如何回归本我的哲学角度以确立成年人的“童心观”。
丰子恺的“童心说”良知来自与美的认知与回归
老子的“婴儿”“赤子”、庄子的“天真”、孟子的“赤子之心,李贽的“童心说”都是一脉相通的。到了现代“童心说”有了新的层次。
现代散文家丰子恺提出了儿童的天性也需要用美的事物熏陶。
无端拔起和抛弃“一朵鲜嫩的野花”;甚至会无缘由地捉住一只翩翩然的蜻蜓或蝴蝶,残忍地撕去翼膀。毫无疑问,这是儿童艺术美育上的一大问题。
丰子恺对“顽童”缺乏艺术美育的问题予以明确批评,我们所惋惜的,不只是雪地、野花、蜻蜓本身,而是儿童小小年纪却有了动手毁坏或残杀的人的“心”。
我们所可惜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却有“见美景而忍心无端破坏,见同类之生物而忍心无端虐杀”的“不仁之举”。
丰子恺的儿童美育紧紧围绕着“同情心”、“童心”和“艺术心”这三个范畴,通过培育“同情心”、呵护“童心”、涵养“艺术心”感染与熏陶儿童学会欣赏与爱,去除他们人性中自私残忍的杂质,用艺术去雕琢出儿童散发爱的光,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从而回归其生命的质朴与纯真。
“童心说”的私
由于“童心”肯定人的欲望活动之自我为主体,现实生活中,有人之原本生理和心理欲望实现要求,由此衍生了“人必有私”“人格平等”“个性自由”三个观念。他在《藏书》中说“夫私者人之必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证明了“人必有私”乃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则“私”是此主体所具有的天性。
表现的人性的“私”,是“善”还是“恶”呢?李贽认为是“善”。“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同心”。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趋利避害”更是出于他们生命活动的本能。
李贽直面现实人性,向传统发出挑战,肯定人必有私,认为一己的物质利益之“私”能够为其他生产活动产生动力,如果没有同个人物质利益相互关联的“私”,那么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生活中就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他说的私就是人性真的一面,他相信和倡导这“私”是善的。
“童心说”思想启蒙的意义
人首先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人格,存在于灵动与活泼的情感生活之中。人的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洋溢着自由主义教育反对封建教育的桎梏,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精神。能够独立思考,自由创造,“从有纯真童心的‘童子’趋向‘有骨头’不‘东西侍赖’,有独立人格和强健的生命力,能独自承担起人生的重负依然心思纯粹的成人。
它从每一个平常人物身上自然生发出来,是那样生气勃勃,富有未经雕琢的、朴素的光泽,又那样生动可感,易于把握”这样人的道德规范就不再是由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决定,而是能自主地进行价值判断,极大地突显了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从而充分张扬了人类生命的独特尊严。
回归童心,回归生命的本真,蓦然回首,你会明白什么才是生命里最珍贵的。
举两个触动心弦的例子
电影《末代皇帝》最后一幕:溥仪临终前回到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宫。历尽巨大沧桑之后的溥仪已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然而,他的童年却在沧桑之后苏醒过来。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王宫了,走到令无数眼色羡慕的金銮殿。那一刻,他没有伤感,没有失去帝国的悲哀,没有李后主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喟叹。他一步步走向台阶,走近王座。然而,他不是在王座上眷恋当年的荣耀,而是扑到龙椅底下,去寻找他当年藏匿的蟋蟀。盒子还在,蝈蝈还蹦跳着,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童趣。承载着最幸福的回忆。童趣还活着!它没有随着政权的消亡而退却。当众人在膜拜王宫宝座的荣耀时,他,皇帝本人,只记得儿时初心里蕴藏的天性童趣。这活生生蹦跳着的蟋蟀比镶满珍珠的王冠贵重!唯有孩提时代的天趣才价值无量。皇帝觉醒了!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心底的童心油然而生!他知道王冠是怎样的沉重和天真王国是怎样的美好。人生要终结了,一个帝国的皇帝最后的梦不在天堂,而在藏匿于王座下的蟋蟀盒子。小小的蟋蟀盒子,拆解了世俗世界的金字塔,拆解了权力与财富的全部迷梦。秦王朝的丞相李斯,原是上蔡的普通百姓,后来却登上权力的尖顶,拥有天子之下最大的荣耀。其儿子们都娶了秦国公主,女儿也都嫁给了秦国公子。当任职三川太守的长子李由回咸阳探亲时,李斯在家中大摆酒筵,文武百官前来祝贺,门庭若市,家门口的车骑数以千计。可是,在政治斗争中他因为败给赵高而落得腰斩咸阳,死得很惨。临死之前,埋藏在他记忆深处的天趣突然觉醒,他对儿子说:“我想跟你再牵着那条黄狗,同出蔡东门去追野兔,还能办到吗?”他在人生的路走到尽头,才幡然悔悟——发现生命的欢乐并不在权势的峰顶上,而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怀抱之中。伴着皇帝在宫廷里用尽心机得来的富贵荣华,不如伴着狗在原野上追逐野兔的快乐。李斯在这一瞬,突然意识到生命最后的归真,实在为时过晚。
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建设虚弱,心灵的无助导致更容易迷失自我方向,丧失了本初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童心说”中的生命意识正是一种积极的,关涉社会公正的,凸显个人存在价值的正确导向。“童心说”所传达的,自由率性地体味生活本真,人人发挥自我的价值,平等地相处这些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找寻生命意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