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天敌 >> 超详细解读葫芦虫具的设计意蕴以蟋蟀葫
「来源:|文玩迷ID:iwenwanmi」
点击箭头处文玩迷,百万文玩爱好者都在看!
顾莼《葫芦虫笼》诗云:“秋风采采绿藤牵,掩口争将骨角镌。好向壶中藏世界,吟怀别自有虫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鸣虫的蓄养和玩赏是我国古代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娱乐活动。清代之前,不论宫廷还是民间,蓄养鸣虫的工具皆为笼。而鸣虫葫芦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是人们要养“能过三冬”的冬虫,不比夏秋之虫,用葫芦蓄虫既轻便又保暖,揣在怀里才不会冻死。
葫芦虫具除了是蓄养鸣虫的绝好器具外,其魅力还在于它是“天人合一”、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既需要其自身生长所需的天时地利等自然因素,又需要人为地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才能成就一件功能性与观赏性俱佳的葫芦器,这与中国最终归结到“和谐”的统一性基础上的造物原则不谋而合。
因此葫芦虫具从构造到种类划分以及其制作工艺都包含了科学的设计造物原理,对其进行剖析使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到葫芦虫具中蕴含的巧妙设计构思和再设计中如何把握器物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并为我们提供可参考的学习的极佳的设计思维方式。
以葫芦虫具的种类论之,葫芦分蝈蝈葫芦与蟋蟀葫芦,蝈蝈葫芦有大中小三号,蟋蟀葫芦则又有黑虫、白虫及金钟葫芦之分。造型各有相异,工艺各有区别。两者绝不能混淆,而其结构之差别,更各有各的玄妙。因此,选取其一种进行讨论,则更具有代表性与分析价值。
一、构造设计分析
案例中的砑花本长白虫葫芦是蟋蟀葫芦中的代表案例,将葫芦虫具的构造和工艺全面集于一身,利于全面地分析与研究。本案例通长16厘米,其长度与人手掌长度相当,既适于在手中把玩,又可供人们秋冬时节放入口袋中把玩。从外观上来看,此虫具由四部分组成,除葫芦体外,还有口、盖、蒙芯。四者关系密切,各有所用,今天看来俨然是经过缜密的设计思维创作出的设计作品。
口:材质为牙质圆环,做工精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口厚0.8厘米,外径4.5厘米,与虫具高度和谐统一。口内侧稍呈椭圆,但长短径差异极小,不易察觉,加上盖后轻轻拧动,便会产生丝扣的效果,从而避免脱落。口不是垂直的,而是上小下大,稍向里倾斜;盖上的牙子也稍稍向外撇,拧上后才能相互扣紧,相差仅为0.1厘米,太大有碍观瞻。
盖:盖相当于虫具的门,虫入则合上,虫出则打开。盖的形状很像一个倒扣过来的小茶碗,中空,“碗底”也是透空的,为一圆孔形,谓之“瓮肚”。盖的下部(碗沿的内侧)有一圈突起的牙子,正好与口的内径一样大,可与盖紧紧地扣在一起。盖的上部(碗底)和侧面(碗沿的外侧)各有一圈凸起,作为纹饰。盖的外径比口的外径小1-1.2厘米。
盖的质料与口的相同,也为象牙,否则会显得很不协调。盖上的瓮肚约为1.5厘米,瓮肚为出音口。瓮肚若是大小合适,鸣声则可以在葫芦内回荡再传出,听起来低回婉转,极具变化。此葫芦为高盖,厚度约为口的2倍,呈馒头形,整体造型优美流畅。
蒙芯:如果说盖是鸣虫出入的门径,蒙芯则是鸣声传出的窗口。此案例蒙芯为象牙圆筒形,径为2厘米左右,高为3厘米左右,颇像一个雕琢精细的小圆笼。此为立体蒙芯,实际上又是一尊微型雕塑,底座上雕出若干通道,借以传声。蒙芯取材于梅花图案,雕工精致细腻,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立体蒙芯不仅实现了通气传声的实用目的,还具有更多的审美价值。
口、盖、蒙芯的选用都要与葫芦相配,做到上下比例匀称、轻重适宜,整体造型才能才能产生美感,用起来也较顺手。
泥底:蓄养蟋蟀的葫芦还有一道砸底的共需,即在葫芦的底部施以泥土。为蟋蟀葫芦砸底所用称之为三合土,即黄胶泥、细沙、陈年石灰各一份,以雨水和成。蟋蟀葫芦在正式使用前,这一步骤不可缺少。冬季蓄养蟋蟀,要装入葫芦,揣入怀中,温度较高,也较干燥,显然不符合本来的生活习性。因此砸底为虫创造了一个较为接近自然的环境,利于其生长。经验表明,葫芦不砸底蓄养蟋蟀,容易焦须焦爪,甚至干渴而死;砸底后,蟋蟀在其中能接触“地气”,生长较为正常。
与蟋蟀罐的泥底不同,蟋蟀葫芦的泥底不是水平的,而是与葫芦底部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泥底斜面与葫芦底部呈45°夹角为最佳角度)。这是因为葫芦有时直立,而更多时间是横放的。葫芦底部抹成斜面,正是为了适应这两种情况的“万全之策”,也就是说,它可以使蟋蟀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够接触到泥底。
泥底对蟋蟀发声也有影响。泥底中央稍稍凹陷,呈汤匙形,无论虫具怎样放置,都可以使蟋蟀居于泥底中央,最好地达到发声效果。蟋蟀在葫芦中只能居于“汤匙”底部,正对着葫芦口的中心店,这样鸣声便能充分发出。由于此葫芦细长,因此泥底应薄,约为葫芦下腹的三分之一。若泥底过厚,葫芦内的容积变小,会破坏其共鸣作用。
二、种类工艺分析
“本长”是北方玩虫者的一句行话,指天然长就,不加人工因素的葫芦虫具。
以本长葫芦做成的虫具,主要利用葫芦的下腹、腰和上腹之少半,下腹为鸣虫的“居室”,腰为鸣虫的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扩音作用。这后一部分,称为“翻儿”。本长虫具的上腹大小要与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如上腹过小,即使腰与下腹成比例,“翻儿”也出不来。
葫芦的腰部做成虫具后变成了脖,既是鸣虫的出入门户,又是传声的关键部位,如过细效果会不佳,整体则形成小头大腹的外观,极不美观。此葫芦上下腹直径为4厘米,腰的直径为3厘米,看起来较为美观,传音效果也好。
三、视觉设计分析
本案例虫具为本长砑花白虫葫芦,体态修长婉约。高蒙芯与口盖的搭配使得虫具上下比例匀称,且重心平稳。腰与腹的比例为4:3:4,上腹与下腹比例为1:1,看起来非常协调,而腰的凹陷部分正好适合人手把玩与拿捏(图7)。此虫具虽为本长,却周正不歪斜,饱满充实,外部曲线流畅,上腹、腰与下腹的中心点处于一条直线,笔挺高挑。加上后期砑花工艺的装饰,配以菊花等植物图案,构图考究,图像的深浅变化致使层次丰富、立体,线条清晰,细致入微,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四、设计特点分析
葫芦虫具,从它的结构设计到制作加工,我们可以从中将其反映出来的一些设计经验归结为以下几点:
1、器物结构部件多为实在的功能部件,较少出现单纯为了装饰目的的结构。
这一特点观念中强调了其误在民间常时间的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实用性能的价值取向,在保证结构部件具备实际功能的基础上还表现出明显的对耐用性的追求。尤以蒙芯的设计最能突显这一特征。蒙芯可谓是一把葫芦虫具中观赏艺术价值较高的部分,装饰性极强。但无论何种图案,为保证出音效果,镂空的部分均占相当比例。镂空部分的多少及是否均匀,与鸣声效果有直接联系。可见其结构是从功能与装饰两方面进行设计的。
2、器物的结构设计还体现出通过综合不同材料与技术以实现特定目标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无论一把虫具中体现出了多少材料、技术,都是为葫芦虫具的整体比例、外观造型、冲的生长环境及与人把玩的舒适度而作的整体考虑,并非作为单一的因素而考虑。如砸底这一工序为蟋蟀葫芦特有,而蝈蝈葫芦的铜胆又是蟋蟀葫芦所不具备的,这是针对两种虫的不同习性而进行的设计。因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无论何种设计都应从起舞的使用本体出发,来做有针对性的具体考量。
3、器物结构虽然较少单纯为了美观的附饰成分,却非常腔调对功能部件进行形式上的审美处理,如口、盖、蒙芯的选用都要注意与葫芦体相配,并不是无章法可言。如葫芦粗而矮,应选用较薄的口盖与蒙芯,反之则要厚实。
4、器物的设计整体思维在造物中的体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四项原则中每一项都是制约整体效能的关键,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构于造物的整体观念。葫芦虫具从最开始的取材便离不了自然条件这一因素,它决定了虫具主体的形态,与各结构部件的关系,这一阶段需要从整体出发,对虫具成型后的效果有一整体把握。在工艺技术上重视局部,使每一部分匀称和谐,装饰上也要注重局部的刻画。最终再回归完整,对整体结构造型进行把握,实现“和谐”的设计观。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文玩方面的问题
可以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