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生活环境 >> 美文欣赏之秋声起处是故乡
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
题目即讲明全文的行文思路,从“秋声”写起,归结到“故乡”上。两个“最”字,对比中突出故乡之秋声最为陶醉,回扣题目。
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遐想和启迪是无限的。秋之声就是天籁,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
由故乡的地理位置写到一年四季的声音,进而指出“故乡秋声是天籁中的
天籁”。回应上文故乡秋声陶醉之表
述。“给予我的遐想和启迪”一语有
总领下文的作用。先曰“遐想”再说
“启迪”,先感性再理性,提示文脉。
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寻香乱飞。
总体景色描写,极尽写景绘色之能事,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故乡之陶醉。作者描写故乡五色斑斓、荞麦花香等充满生机的秋景,指出故乡的秋声声
势浩大、神秘美妙等特点,营造出美
妙和谐的意境,旨在引发作者对秋声
的遐思。
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西瓜地。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把那块宝地捂得严严实实。我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特写镜头,细腻感人。“聆听”一词颇有深情,又是“遐思”的开始。“上苍的赐予”与后文“天籁”,意思相
同哦。
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千千万万个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即刻使你弱小的生命,纯净若清晨草叶上的露水。
秋声神秘、纯净、迷人。回应上文“天籁”之语。遐思其一,角度为植物。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的倾诉,那是背景音乐。
秋声和谐。昆虫叫声,引发遐思其二,角度为动物。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而意趣横生,颇具感染力;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这时的你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遐思”之生华,关键词出现:“无忧无虑的梦之乡”,“自然”。“无忧无虑”的原因是什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