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酒后的无眠的清晨,就莫名地想起了英国诗人济慈的《蟋蟀》(一译《蝈蝈与蛐蛐》)。无论是积淀的翻浆,也不论它有何意义,总之,此刻它浮现在了我的脑际,正好比一幅心电图,无论它正常还是不正常,都表示我们还活着,甚至还接近正常地活着。
《蟋蟀》原文: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消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睡,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
它从未感到自己喜悦的消逝,
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的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声,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
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本刊宗旨:红色历史演绎,艺术精品展示,时代风采聚焦。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