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蛐蛐私营企业主玩家的有趣生活

发布时间:2022/5/19 19:50:03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晚安常州(ID:JSwananchangzhou)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描绘的是诗人在秋天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在亮着灯火的篱笆下捉蟋蟀情景,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蟋蟀亦称促织、蛐蛐。

无论是在以前的老北京,还是在江南,每到秋季,秋虫开始叫唤的时候,会看爸爸去捉蛐蛐养在家里,听鸣声、或是看他们斗玩,这是幼时记忆里的一种乐趣。

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蛐蛐是那个年代的共同回忆。

在常州,有这样一位私营企业主——赵东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尤其爱好把玩蛐蛐,并把它们养在家堂之上。

由于生长在农村,对蛐蛐的叫声并不陌生,但是却无法辨认它,总是分不清蛐蛐跟蝈蝈。(原来,蛐蛐是蟋蟀,蝈蝈是蚱蜢。)带着对蛐蛐的强烈的好奇心,小编与赵东先生约定了这次专访,准备探个究竟。

未进他家门,内屋便传来了蛐蛐脆生生的欢鸣声,进到书房内,一下子就被地上摆放整齐的蛐蛐罐给吸引了,上百只蛐蛐“唧唧唧”的鸣声时而低低,时而“嘟嘟”声如洪钟,犹如行走在田野上的亲近感扑面袭来……

自然界的音律无需收集,便让你通晓了一遍。

古人往往以蟋蟀对气候的反应来表达季节的变迁。到了十月渐冷趋寒,蟋蟀在野,不堪凄冷,入室而叹秋意的萧瑟。

在南宋时期,江南养蛐蛐已很盛行。那时只有王宫贵族才玩的起,初冬时天气已寒,其它的秋虫都无法存活,只有蛐蛐可以。他们把蛐蛐养在罐里保温度,到了初冬还能听着把玩。所以蛐蛐又得一名“百日虫”,实则与它命理相关,矜贵的很。

今日采访的主人公,同样也是自然界物宠的爱好者。在其五、六岁的时候,赵东先生就开始混在大人堆里看玩家们斗蛐蛐了,慢慢地便喜欢上了,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

每年的九月份他都会赶赴山东济南,挑选蛐蛐。为什么要去山东选购蛐蛐呢?

赵东先生在山东济宁蟋蟀市场

原来全国各地玩蛐蛐的地方很多,山东的较好,而且山东还有名产地,以宁阳、宁津、乐陵为最好。

山东蟋蟀彪悍的个性,和当地的土质、气候以及植被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宁阳一代土含钙量高,蛐蛐的骨架牙齿更大更结实,暖温带半湿润的气候,带来了茂盛的植被和充足的口粮,所以山东蛐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要远超其它地区。

赵东先生把玩时录下的视频

不过面对市场上满眼的山东蛐蛐,如何能够挑选到具有将帅之才的蛐蛐呢?

古书里记载,早在唐朝,宫廷女子已经开始将鸣叫的蛐蛐装入金丝笼中打发慢慢长夜。

古人早已总结出挑选蛐蛐的宝贵经验,但赵东先生现场的教授让我对此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先看皮色,光泽和亮度;头要大(古谱说头大圆捷战),专业的玩家,看五面触角的蛐蛐才能凶;牙型好,大;相要粗(相为脖子);翅要皱,翅上的经络鼓的越高越好,纹路越大越好;尾要细长,要白,肉要细糯(肉的截不要特别明显);须要粗壮,这些样都得长的好。看整个儿的精气神。

辨别蛐蛐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看尾针,三条尾针是雌性,两条尾针的是雄性。

绰号:飞针(三尾针中间有一短针),也为雄蛐蛐。

蛐蛐三分挑七分养。

玩蛐蛐必备的器具有二十多种,单说蛐蛐罐的种类就很多,有斗蛐蛐的斗罐,听声用的叫罐,提蛐蛐用的行罐,一般讲的蛐蛐罐就是饲养用的养罐,也就是蛐蛐住的宅子。而这些罐有象牙雕的、骨雕的等等。

一入夏,老北京的蛐蛐玩家,会把家里的大鱼缸洗刷干净,放在屋角用来接雨水,留作刷蛐蛐罐用。北京的自来水为了消毒,都放入了漂白粉等化学药剂,不利于蛐蛐。

北京人把它(蛐蛐罐)当作是北京文化的代表,有历史的传承。

朋友赠予赵东先生的老罐

养家都知道,蛐蛐罐有南北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南盆腔壁薄而北盆腔壁厚,这是南暖北寒的气候决定的。

朋友赠予赵东先生的老罐

赵东先生告诉我,瓦罐极佳,因为透气性强。

且每个罐上都贴有个“水牌”(考究的为象牙质,次为骨或瓷),记上购买的日期、产地及重量。

赵东先生儿时玩蛐蛐的老罐

蟋蟀有三反:雌上雄背、过蛋有力、冷喝水热吃食。花露水香水等刺鼻的味道不能闻。

蛐蛐是阴虫,可以不吃饭,但绝不能不喝水,所以房子里还得配上水碗和食盘。瓷质的水碗和饭碗可以让食物保鲜。

蛐蛐罐有如屋舍,罐底有如屋舍的地面,水槽是室内的家具陈设。

过笼,北京又称“串儿”,可经由两孔穿来穿去,用以提取罐中的蛐蛐。

赵东先生家的红木过笼

要符合适时、适龄、助性这三个条件,蛐蛐才会出斗。

斗是为了争食、争洞穴和争母蛐蛐。

一般的蛐蛐儿的体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蛐蛐儿了。称体重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体重相差一毫都不斗。

斗蛐蛐比赛比的不仅仅是蛐蛐本身,还有控制蛐蛐的领草员的功力。

草锋就是探草的末端,直接接触蛐蛐的部分,蛐蛐打斗的时候全靠探草的指引找到对手。斗输了的蛐蛐一般就丧失了斗志,很难再斗了。

关于蛐蛐草,赵东先生又告诉我蛐蛐草分荤草和素草两种。

荤草为老鼠的胡子、黄鼠狼的毛。名贵的乌木做成的蛐蛐探子,配上稀有的鼠须,那是古代帝王玩蛐蛐的标配。

素草则是植物的,蒸过的素草可以一直用。

或许正是清代刀枪入户,马放南山的和平局面,才把玩蛐蛐的器具也推向了极致。

在野外,雌蛐蛐和雄蛐蛐交配之后,就会独自到空旷的土地上,将腹部中间的长长的产卵器插入稀松适度的土壤当中产下虫卵。

人工繁殖的蛐蛐,三针产的卵会产在棉花上,因为从卵里爬出来时是白色的所以也叫白虫,白虫用尽力气,吃掉蜕下的旧表皮,这样脱壳的过程要经历七次,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成为我们常见的成虫。

在动物的世界里,野生的都要比人工的生性更凶猛。但蛐蛐刚好相反,老一代的玩家说,将两只野生的凶猛的蛐蛐,放在一起饲养、交配。强强联手,繁殖出的蛐蛐更强。

难怪王世襄老先生说:"蛐蛐这小虫子真可以拿它当人看待,天上地下,人和蛐蛐都是众生,喜怒哀乐、妒恨悲伤、七情六欲、无一不有,只要细心去观察体会,就会看到它像人似的表现出来。”

采访临了,我问赵东先生:“为什么会喜爱蛐蛐这么多年?”

他童心未泯,乐呵呵地告诉我:“小时候到现在还没有玩够呢。”

一句简单纯真的回答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事物多么的契合;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却将它视为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花时间和精力去与它共处,从中获得那些旁人无法体会的快乐。

每当听到蛐蛐声,会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回忆起一同去农田里捉蛐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你,有多久没有静心去倾听大自然的交响曲?

那种淳朴又熟悉的声音。。。

——《晚安常州》

漫画设计者常州REA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