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繁衍 >> 白石老人与梅兰芳的师生情
齐白石从小喜爱音乐,吹、拉、弹、唱皆精通。定居北平后,他又迷上了京剧,作画之余,也常常哼两句,自得其乐。一天,朋友邀他去看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梅兰芳那优美多姿的扮相、珠圆玉润的唱腔、出神入化的表演,令台下的白石老人如痴如醉,拍手叫绝。曲终人散,老人回到家后还沉浸在梅兰芳精湛的演技中,遂产生了拜访他的念头。其实,梅兰芳对齐白石也心仪已久。当时的齐白石正进行着他的“衰年变法”,在京城甚是引人注目。
作为书画爱好者梅兰芳,自然是耳有所闻,也早有结识他的愿望,只恨无缘相识。恰巧,齐白石的一位朋友与梅兰芳也很交好,即把齐白石的想法转告了他。梅兰芳闻之大喜,但觉得自己是晚辈,应先拜望齐白石才是。而齐白石却又坚持先到梅家来,于是一时两人相持不下。
还是这位朋友想了个折中的方法:梅兰芳不久要在家中举办一个赏花会,届时邀请京城的名流来家赏花饮酒,借机邀请齐白石,由他代表梅兰芳去接白石老人,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这天一大早,梅兰芳就准备好白石老人喜爱吃的食物和精致的文房四宝,等候着他的到来。白石老人尚未到达,梅兰芳早已在门口恭候。一会儿,齐白石到来,但见老人银须飘逸,精神矍铄,一派仙风道骨。梅兰芳见了深深鞠一躬说:“晚辈在这里给先生敬礼。”随后挽起老人进了梅家大院。齐白石很快被那品种繁多颜色奇异的花草迷上了:粉红的牵牛、金黄的秋菊、飘香的丹桂这些都是他笔下常画的题材啊!特别是牵牛花,有小碗口那么大,这是齐白石从来未见过的。老人左顾右盼,流连忘返,怎么也看不完,瞧不够。梅兰芳看天色不早,随即把齐白石请进了他的画室“缀玉轩”。
两人愉快地交谈起来,从诗词书画到京剧表演、从养花种草到陶情冶性,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梅兰芳急切地盼着老人能画几笔,一饱眼福。没等他开口,齐白石就愉快地表示:“愿借梅先生的纸笔,画几张画作纪念”。梅兰芳听了心花怒放,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啊!于是他亲自磨墨、理纸,白石老人欣然命笔,纵情挥洒,腕底流春,笔下生辉,精品叠出。牡丹蝴蝶、秋菊蝈蝈、荷塘翠羽、梅花八哥、枫叶鸣蝉、红烛飞蛾,不一会便佳作满地。梅兰芳看得目不转睛、眼界大开,他为白石老人精湛的技艺、深厚的功力所叹服,不禁连连叫好。作为回报,梅兰芳清唱了一段《贵妃醉酒》。白石老人听得也是乐不可支,击节赞叹。老人回到家后,梅兰芳的唱段仍让他回味无穷,不能自己,一股诗情涌上心头,遂提笔连赋二首:
飞尘十丈暗燕京,缀玉轩中气独清;能得善才看作画,殷勤磨得墨三升。西风飕飕袅荒烟,正是京华秋暮天;今日相逢闻此曲,他时君是李龟年。
不久,梅兰芳正式拜齐白石为师。从此,两位艺术家开始了频繁的交往。梅兰芳常去看齐白石作画,每当他来到“白石画屋”,老人都会撇开一切应酬,专心为他讲解、示范。齐白石也常去观看梅兰芳演戏,只要齐白石到场,梅兰芳总是亲自把他搀扶到前排落座。两人感情日益深厚,成了忘年之交。
一次,京城的一位达官新贵家里举办婚宴,齐白石也在被邀之列。他到达后发现,来的都是有身份、有声望的社会名流,自己认识的人一个也没有。白石老人对穿戴历来不太讲究,经常粗衣布履,在这样的场合不免显得有些寒酸,因而也就没有人搭理他。白石老人感到左右为难:走吧,拂了主人的好意;不走,在这里实在难堪。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打发着这难挨的时光。
忽然,客厅里的人都站了起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门口,原来是梅兰芳到了,人们纷纷走上前去争着与他寒暄。这时,梅兰芳发现了坐在墙角的齐白石,马上拔开众人,趋步来到跟前,毕恭毕敬地执弟子礼:“老师,您也来了,实在难得。”众人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这个衣着朴素、貌不惊人的老头竟然是梅兰芳的老师!大家的目光这才都移向了齐白石,很多人围上来与他握手、交谈,白石老人遂摆脱了窘境。齐白石对梅兰芳非常感谢,回到家后,专门为他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一首:
记得先朝享太平,草衣尊贵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收到齐白石的诗画,梅兰芳深感不安。他认为作为学生,尊敬老师乃天经地义的事,而白石老师却这样客气,是当学生的所不能承受的。于是给白石老人回赠了一诗:
师传画艺情谊深,学生怎能忘师恩;世态炎凉虽如此,吾敬吾师是本分。
齐白石看了梅兰芳的诗,感慨万千。他为结识梅兰芳而高兴,认为他有情、有义。而梅兰芳尊师重道的美名,也在艺术界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