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图说北京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角楼的建筑艺术

发布时间:2022/9/24 21:06:28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年)建成。紫禁城外围宫墙,除了有四座城门外,四角还有四座角楼,由于其有独特建筑和艺术特点,为世人所瞩目。紫禁城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自古以来,皇宫建筑四周都有城墙,城墙四角也都有了望警戒用的角楼。

而紫禁城的四座角楼,比起前朝皇宫的角楼,它们的造型更加玲珑,结构更加巧妙。紫禁城的角楼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很有讲究,也很有故事。角楼的屋顶是三重檐,用七十二条脊相衔接,形成纵横连贯,多角相错。角楼内没有柱子,外没有梁头。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角楼呈现的都是正面。

紫禁城角楼是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座落在须弥座之上,周边绕以石栏,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庞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做九脊殿。中层采用“勾连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厦的歇山顶环拱中心的屋顶,犹如众星拱月。下层檐为一环半坡顶的腰檐,使上两层的五个屋顶形成一个复合式的整体。

紫禁城西北角楼与北侧的景山遥相呼应,大高玄殿南侧的牌楼也依稀可见。

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协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使人惊奇,赞叹与敬仰。

关于紫禁城角楼的设计过程,老北京人中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当初设计角楼时,设计人苦心思考,多日寝食不安,不得要领,但诚心感动了建筑鼻祖鲁班,送给设计师一个蝈蝈笼子。这个笼子的形象正是“四面歇山”的建筑构架,蝈蝈笼子的构架形式,解开了设计人在技术设计中的难关,于是建筑师们参照蝈蝈笼子建成了紫禁城角楼。

本文照片均为作者拍摄于年1月13日,版权所有,欢迎引用,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9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