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繁衍 >> 我靠,这片才99只能说闭眼满分
年春,北京。
路过景山大街的市民突然发现,故宫的西北角楼,被一个巨大的工棚给罩了起来。
一时间,北京市民中纷纷流传:大事不妙!故宫里的人把角楼拆下来,装不上了!
众所周知,角楼是紫禁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设计精巧、结构复杂。时至今日,已是网红打卡点,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相传,角楼是鲁班显灵才建起来的。
当年明朝永乐皇帝命人修建角楼,要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工匠们束手无策,这时,来了一位卖蝈蝈的老人,老人放下了一个蝈蝈笼子,就消失不见了…
匠人们再看蝈蝈笼,笼子奇特精巧,仔细一数,刚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受此启发,工匠们才建好了角楼。
传说归传说,但足见角楼建造难度之大,当年北京老百姓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上世纪50年代,故宫的四座角楼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紫禁城内规模最大、工种最全、难度最高的一项工程。
多年没人敢拆的角楼,拆下来,还能完好地装回去吗?
修角楼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木构件的种类和数量极其庞大。
工匠们必须得边拆、边记录…
拆到哪一层了,檩子有多少根,梁有多少根,椽子有多少…得一一数清楚。
上千个构件都码在那儿,得逐一标号,才能确保之后能归回原位。稍有差错,功亏一篑。
故宫的研究专家,和第一代、第二代故宫大木匠,联手合作,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最终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如今已不在人世,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依据这次的经验,此后几十年间,故宫另外三座角楼,也都被一一修缮。
夏荣祥,第三代故宫大木匠,曾经参加过两次故宫角楼的大修。
在他看来,修角楼是木匠一辈子的荣耀。
已是一头白发的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师傅的教导:小伙子不能认怂,抓木如抓虎,抓住它千万不能松手,扛也得扛起来…
有一次,他跟师傅开玩笑:咱把大家的照片拿油纸包了,修的时候找个地方藏进去,若干年以后有人再修,拆开一看,知道咱们是谁。
师傅笑道:别了吧,压那儿永远不得翻身了…
年12月31日,故宫岁的最后一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的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开播,一集拿下B站9.9,豆瓣9.3的超高分。
有网友评论:年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疫情,没有去成故宫,没想到在这儿补上了。有很多新的知识点,去到了很多“隐秘的角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