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中秋节是洋节道歉又一书作者惹众怒
网传该书照片
作者还提到了韩国端午节申遗的问题“我们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肚鸡肠……韩国日本等国保留了中国文化诸多传统和样式实际上是在帮我们传承古风我们不光不该生气,还应感到自豪”8月12日该书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在微博发文道歉他表示自己过于武断、片面在用词上也不严谨特别是“洋节”一词只追求热点词汇,却造成了歧义该作者还称自己已和出版社沟通第一时间在本书的电子版中将相关章节删除纸质书也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全书审查删改讲历史的王老师微博道歉微博原文:近日,本人于年出版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一书中的《中秋节与月饼的起源》一文,引发了读者的批评指正,特在此致歉。本人虽然以为中秋节受到了新罗的影响,但始终认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非源自韩国。之所以产生歧义,给读者造成误解,是因为本人在参考北宋人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载于《文史哲》年11月期的论文《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载于《文史知识》(年)的阅读理解题,以及日本来唐僧人圆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这些资料时,没能全面介绍、辨析各种观点,表述过于武断、片面。在用词上也不严谨,特别是“洋节”一词,只追求热点词汇,却造成了歧义。对于大家的批评,我虚心接受,深刻反思,并表示诚恳的歉意。本人已和出版社沟通,第一时间在本书的电子版本中,将该文删除(如下截图)。纸质书也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全书审查删改。本人写作出书,本意是想多介绍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出微薄之力,却不想因学识不足出现不当表述。今后,我会提升自己,做完整与准确的表述。更会注意弘扬传统文化,捍卫文化自信。最后,再次对书中的问题表达诚恳的歉意!据网友晒出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一书的作者简介“讲历史的王老师”为中学历史教师北京日报发现“讲历史的王老师”同时还是热门短视频平台的“大V”拥有近百万粉丝对于这番道歉很多网友并不买账↓↓↓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介绍,我国的中秋节是远古敬月习俗。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则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晋时已有中秋赏月之举;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方才大兴;北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类节令食品。中秋节的相关活动有:1.流传月亮、嫦娥、玉兔、吴刚等传说;2.举行祭月仪式;3.吃月饼;4.祭祀土地生日;5.做占卜活动;6.送瓜祝子;7.在中秋进行赏月、斗蟋蟀、养蝈蝈等活动。中秋节的最大特征是将人与自然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天上。中秋节时正当农业丰收的季节,月饼和瓜果既是祭神媒介,也是人们庆祝丰收美好心情的具体象征。年湖北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你想将更多的爱心传递给希望学子
为他们点亮梦想
请加入我们
汇聚爱心,播种希望
(更多详情可点击查看)青年信箱等你来信
青年的困难是团团的努力方向青年的建议是团团的智慧之源结合湖北共青团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三联五助”行动,“青春湖北”特别开设了“青年信箱”专区,征集青年建议、倾听青年声音、回应青年诉求帮助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有什么问题、困难或者解决建议、方案,统统都可以投递到“青年信箱”。▲以下事项不在征集、受理范围:求决、申诉、举报类事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学术理论;重复提出、内容空泛、无实际意义的事项;不属于我省管辖的事项等。
期待你的来信期待你为团团的工作建言献策编 辑
罗 露(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审 核
王俊文
值班编委
代恒业
来 源
青春湖北综合整理自观察者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极目新闻、微博评论等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全文)往期推荐:全省空调调高1℃能省多少电除了买优惠票,录取通知书还能用来“趁热”收下这份指南![青春湖北]投稿邮箱:youth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