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蝈蝈 >> 蝈蝈的形状 >> 焐窑子最好吃的红薯制作方式
昨天收到了“你觉得红薯怎么做最好吃”的回答邀请,自己回忆了一下,吃过蒸的、煮的、烤的、拔丝的,味道都挺好。但要说感觉最好吃的,那还得是焐出来的,因为它的制作方式——焐窑子是充满童真童趣、令人难以忘却的。
烧窑子焐红薯
为什么会叫“焐窑子”这个名,这肯定跟古代妓院(俗称窑子)没什么关系,而应该和以前农村常见的土法老式石灰窑有关。那种石灰窑整体结构下大上小,如同一个倒放着的漏斗,只留一个窑口用来添柴进料。而儿时用来焐红薯的窑子,无论是外形、内部结构还是工作原理都跟石灰窑很相似,我想这才是焐窑子得名的原因。
老式石灰窑
上世纪90年代的山东农村老家,处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阶段,那时候整个村子里都没有几台电视、几部电话。我的童年除了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弹珠、摔三角、踢沙包外,主要就是“亲近”大自然,逮鱼、摸虾、捉蝈蝈、掀蝎子、摸知了,入秋后这些活物大都销声匿迹,秋收时节忙完家里的农活也会和大人一起到地里揽花生、捡玉米、揽红薯——在别人秋收后的地里寻找“漏网之鱼”。大人们是真的想揽些东西,而小孩们则多借着揽东西的名义去地里焐窑子。
揽地瓜用的小锄头,老家又叫小橛子
焐窑子“门槛低”,操作简单。揽红薯时携带的小锄头就是主要工具,若没带锄头,找个薄石片也行;主料就是揽到的红薯,不需要其它辅料;最主要的燃料柴火,也可到附近玉米地里或者荒草滩上就地取材(那时收玉米全靠人工,先将带皮玉米掰下来单独处理,再将秸秆用锄头砍倒放在地里晒干,后面再把秸秆捆成捆拉回家中当柴火烧)。
焐窑子选址随易,几乎任何一块收完庄稼的地都可以拿来用,但一般不选玉米地,一是土壤板结,没有多少可用的土坷垃头;二是柴火太多,有可能把别人晒在地里的柴火全给烧了。记得当时最喜欢在红薯地里挖坑垒窑,不仅可用的土坷垃多,开始烧窑后只留一人添柴即可,其他人还可以就近揽红薯,为最终在窑内放入什么样的红薯增添更多选择。
挖坑垒窑
挖坑垒窑。先挖地下部分,扬一抹细土确定当日风向,然后在地里挖一个圆柱形的坑,大小可视红薯总量及参与人数确定,深约三十公分(坑的底部可比顶端大,不仅扩大容量且方便烧柴),紧接着在上风向位置开口(添柴时避免被烟熏到),不宜过大,窑口上方可以直接挖通,也可留一定厚度的土。此时俯视地下部分,其形状就如同穿裙子的大头人偶。后垒地上部分,寻找干燥的土坷垃头,若窑口全挖通了,可先找几个大块,用锄头削平在开口处搭成“人”字形或其它形状做门,然后围着圆柱形坑的边缘,采用逐步内收的方式往上一层层垒土坷垃,大概十二层左右,低端可选择少留缝隙,顶端越接近收口的位置越要留空间以方便排烟。地上部分,其形状就是一个圆锥体。
添柴烧窑
添柴烧窑。方式就跟烧农家土灶一样,就是不断往窑内添柴,但要把握时机和柴量,确保地面上的土坷垃不断被加热,既不能一次性放入过多的柴,也不能断了火。可掰一节细长的红薯,把断面轻放在土坷垃外侧测试温度(千万别用手,容易烫伤),顶端的受热面积最小且火量最大,故最先被烧黑的部分就在窑顶端,其温度不宜作为参考,最低端的由于处于基础地位通常选用较大的土坷垃,一时难以烧透,其温度也不宜作为参考。当第二至六层的土坷垃外侧温度能让红薯冒热气的时候基本上就到火候了。
捣土埋窑。当觉得烧得差不多了,停止添柴后,找根长一点的柴火将窑内的柴灰搅一搅(窑不大就把灰掏出来),找大坷垃头把窑口堵上,再用细土封住窑口缝隙(主要防止热量大部分从窑口流失)然后用锄头柄后端,从窑顶位置开始,将土坷垃一层层投入窑内,大概六到七层,再用锄头柄将这些土坷垃捣碎捣实,紧接着将准备好的红薯放入窑中,再将窑上剩余的土坷垃也投入窑中埋到红薯上方,同样捣碎捣实。最后,用窑周边的土把窑埋起来,一般要高于周边的地面,既方便寻找,也可减缓热量流失。
掏窑吃瓜。上述步骤都完成之后,就剩下等待了。因为不像在锅里煮红薯,可以随时打开锅盖看一看熟没熟,而且一旦埋入地下的窑被扒开,即便再将土填上,其热量也远不如扒开之前了,故此时还是要多一分耐心,建议要在1小时左右把握。如果选的都是细长的红薯,那时间倒是可以短一些。挖窑时,除去上面的厚土,感受到热量很足的时候,建议再从窑口方向掏窑,因为之前填上的大土坷垃头比较容易找到,之后就能慢慢摸到红薯,去皮之后便可享用了。
因为焐窑子由童年玩伴协作完成,再加上是自己劳动所得亲手制作,故吃起来格外香嫩可口,那真是夹杂着童年回忆、令人魂牵梦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