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诗经第五首诗名为螽斯,以层层递进

发布时间:2023/11/26 17:53:26   
《螽斯》一诗在《诗经·周南》中位列《樛木》之后,是全书的第五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主题非常明确,绝大多数的解诗文献都指明,《螽斯》是表达“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这首诗歌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其语言风格非常生动、随意,却构成了诗意间的层层递进。《螽斯》:拟声词的生动用法,尽显民歌活力《螽斯》一诗在构造上和《樛木》接近,都是三章,每章四句,各章的辞句之间也非常相似。但这首诗歌的语言活力是要超过位列其前的《关雎》、《葛覃》、《卷耳》、《樛木》四首诗歌的:螽(zhōng)斯羽,诜(shēn)诜兮。宜尔子孙,振(zhēn)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mǐn)绳兮。螽斯羽,揖(jí)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螽斯是一种什么动物,后世是有争议的,有人说是蝗虫,也有人说是蝈蝈,大概就是这种类似形象的昆虫。这种昆虫在《诗经》里其他诗作中也写作“斯螽”,但在描述其他物种的时候也曾出现过“鹿斯”、“莺斯”、“斯稗”等提法,所以这种昆虫的名字也有可能在当时只是叫做“螽”。从诗歌所歌咏的方面来看,主要是赞颂其繁衍的能力。可见,这首诗歌主要运用的就是“比”的手法,以螽斯的能力来“比”人的繁衍,祝愿能像螽斯一般有着强盛的生育能力。这和古代“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关。而这首《螽斯》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其描写“螽斯”的时候,三章用了三个“拟声词”,使得整首诗变得非常活泼,音韵也极为整饬。吟诵其辞句,画面便自然地涌现出来。“诜诜”一词有可能就是“莘莘”,既模拟昆虫振翅时发出的声音,也具有“众多”的含义。“薨薨”指的是螽斯群飞的声音,或者是其聚在一起的嘶鸣声;“揖揖”为其昆虫会聚后的声音。而从诗歌内容来看,这三个拟声词并不是随意选取的,它们不仅有拟声的功用,与后文的祝语还有语意上的关联。《螽斯》:顺序极有章法,诗意层层递进不同于位于其前面的《樛木》一诗,《螽斯》各章之间的诗句并不表达完全相同的含义,而是构成了一种递进的关系。而这种递进关系的形成,与各章不同的“拟声词”及各章之后的祝语有关。在第一章中,“诜诜”一词表达众多的含义,而最后一句中的“振振”也有繁盛之意。在此章中,是祝新婚者像螽斯一般,具有出色的生养能力,这是当时家族兴旺的前提条件,也是古代婚姻的重要目的。而在第二章中,“薨薨”一词主要表达很多昆虫聚集在一起的声音,而最后一句的“绳绳”有延绵不绝不绝的含义。实际上是描绘假想的场景,承接着第一章中现场的祝愿而来,意指祝语成真,新婚夫妇子孙成群,人丁兴旺。本质上是一句吉祥话。在第三章中,“揖揖”一词为会聚之意,有说法认为“揖”为“集”字的假借,也有道理。而最后一句的“蛰蛰”一词有群居、和顺之意。在古人看来,多福不仅仅是多子多孙,更是要祖孙和谐,家庭和顺,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描述的是一副父慈子孝、家庭美满的画面。由此来看,这首《螽斯》的诗意是层层递进的,而推动这种递进关系的正是每一章所选取的“拟声词”。所以,这些“拟声词”不仅仅具有使得文字更具有张力和生机的作用,还对于诗歌的内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层层递进的方式来逐步揭开诗歌的内涵,也使得一首表达吉祥祝语的诗歌在叙述上非常有章法,表面看含义都非常喜庆,但实际上却条理鲜明,结构严谨。当然,这首诗歌的内涵解读,虽然脱不开“多子多福”的祝愿,但不同文献也有不同的角度。《毛诗序》里,“小序”认为《螽斯》讲述的是“后妃子孙众多”,“大序”因之衍生出,后妃如螽斯一般不妒忌,所以子孙众多。这种将《螽斯》一诗和“后妃”牵连的观点是《毛诗序》的一贯做法,在其之前的四首诗歌与其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说法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先秦时期的很多文献都失传了,思维方式也与后世不同,《螽斯》一诗的解读自然就存在差异,或许其歌颂的对象就是后妃也未可知。《集传》在《毛诗序》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为:后妃不妒忌,则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只不过是将歌咏的对象从后妃变为了“众妾”,和《樛木》一诗倒是有相似之处。但也只能作为一种说法,难以形成定论。因为“不妒忌”与“子孙众多”、“媵妾贤淑”与“子孙孝顺”等之间,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解释在后世看来略显牵强。但这些说法都没有否认,《螽斯》此诗就是歌咏“子孙众多”的,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这是较为一致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