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乡土散文窗花

发布时间:2025/3/4 12:01:47   

文/李杰

全文共字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家户户的老房子都是小小的窗户。每到春节,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窗户上的小格子里多多少少都要贴上窗花。

娘有一双灵巧的手,不但针线活好,还能画出美丽的图案,剪出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用面团捏出活灵活现的羊、兔、青蛙等小动物。

东边邻居媳妇过来说:“嫂,给俺孩子帽子上剪个花样。”西边街坊小姑娘过来说:“大娘,俺绣枕头不会画花,帮俺画吧。”甭管谁来求,娘总会放下手里的活,笑盈盈地帮人家画、帮人家剪。

我们村庄不算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从东头到西头,凡是谁家有红白喜事,总少不了娘的身影。娶媳妇,需要剪窗花,剪炕围上的云勾;白事上,需要做花圈,剪棺材上的花纹。

每年的六月,我们那一带的习俗,外婆要给外甥“送羊”——就是用白面捏成大大小小的羊,还有青蛙、小兔之类的小动物,然后蒸熟,摆放一大篮子送给外甥。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娘最忙的时候,从这家跑到那家,有时饭都吃不了。

作者供图

街坊邻居都说娘是最忙的人,娘总是笑哈哈地说:“我就是个干活的命,越干越高兴,叫我闲下来就要生病。”是啊!地里头,娘是种田能手,一辈子吃苦耐劳;当院里,孩子们多,杂活也多,娘最爱干净,从早到晚手脚没有消停过;别人送过来的活,不管多忙,她都是来之不拒。

俗话说“巧人是拙人的奴才”,但娘不这样认为,她经常对我们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能帮别人做点好事,心里就活得踏实、高兴。”

记得,年三十晚上,娘收拾好家务,打发我们钻进被窝,她就盘腿坐在炕上,拨亮桌上的油灯,手里剪刀在纸上旋转移动,是那样地专心致志,那样地一丝不苟。娘先为邻居剪了几份窗花,再剪我们家的窗花。剪刀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响声,是我们几个孩子的催眠曲,我们早已进入梦乡,也不知道娘什么时候才能睡觉。

初一一早起来,我们睁开眼睛,首先就朝窗户看去。哇!新贴的白白的窗户纸上,一片片花红柳绿的窗花整整齐齐贴在窗棂的方格里!我们穿上娘给我们熬夜做的新衣裳,挤在窗户边上欣赏着娘的杰作。

看!两朵鲜艳的牡丹花,还飞来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枝绽放的红梅花上,有一对喳喳叫的喜鹊;一棵鲜艳嫩绿的大白菜,引来一只吱吱叫的蝈蝈虫;几片翠绿的荷叶托起两朵盛开的粉色荷花,展翅欲飞的蜻蜓立在花骨朵上;还有花篮、花盆……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简直是集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的小花园!

每到这时,娘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站在我们身后,陶醉在我们的欢乐中。那时家里没有电视和手机让我们高兴,唯有这栩栩如生的窗花剪纸艺术在那破旧的小屋里熠熠生辉。

如今住的已不是那老屋,窗户也不是那样的窗户,过年也没有了那样的窗花,但是娘当年剪的窗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虽然现在有机器做出来的窗花,但是它没有娘剪出来的窗花自然、亲切。

如今的老娘,已经八十三岁高龄,岁月的沧桑染白了她的头发,纵横交错的皱纹刻上她的脸颊,当年那双灵巧的手早已变得像干树枝一样僵硬而难看。我一时想起那窗花,就问娘:“娘,您还能剪窗花吗?”

娘说:“能呀!就是眼也花了,手也笨了。当年生活愁苦,剪花是寻找乐趣。”

啊!娘是用剪刀剪出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寻找孩子们的快乐,加深乡亲们的友情!

作者供图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0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