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贵州写生归来邀我小聚,一见面朋友畅谈起他的苗族之行,畅谈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并饶有兴致的向我展示着此行的收获——收藏购买的苗族绣品。
当他拿出第一块绣片时,我的视线就被牢牢抓住了,整个人被深深震撼着。我见过很多刺绣,一直不以为然总觉得那只是一些民间工艺,是一些民间匠人们所为,难上大雅之堂。而面前这块一尺见方苗绣:奇特的布局、强烈的色彩、生动夸张的造型,完美离奇,精彩绝伦,无与伦比;惊叹之时朋友又将几件苗族服装展现在我眼前,件件精彩。我被打动、被折服,看着看着不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冲动,也许是他的奇特造型,也许是他的强烈色彩,也许是他作品里渗透的古老纯朴又神秘的文化内涵与我内心深处一些东西产生了强烈共鸣……
《着盛装的模特》60xcm
我生长在京西大山脚下永定河畔,儿时玩耍在山上水里,春天花里草里穿梭,夏天河里摸鱼山上逮蝈蝈,秋天采珍果,冬天捉鸟追兔子;大自然在赐予我快乐的同时,也赋予了我朴实而强烈的审美意识。后来学习画画,最酷爱的是色彩写生,背着自制的画箱走遍了山区的各个角落,画色彩写生,用油画颜料表现自然色彩带给我的兴奋和感动,同时也更加深了我对自然色彩的理解和热爱。
78年考大学虽考入国画专业,但是我对色彩的钟爱始终未减,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画集百看不厌。考研究生时主修方向我选择了工笔重彩,其原因还是一个色彩。其间临摹研究敦煌壁画,北魏时期画师的用色着实叫我激动,阅读克利姆特画集作品中的东方味道的装饰色彩运用也曾使我流连忘返。
也许就是这种种原因,偶见的几件苗族绣片,苗族服饰,也使我激动,贵州苗族地区竟成了我梦魂萦绕的地方。
《苗族少女》80x90cm
一行,再行的贵州苗族之行,我感受到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姑娘们美丽的服饰,感受到了芦笙的悠扬,感受到了姑娘们绣嫁衣的飞针走线,感受到了苗年苗节的盛大庆典,感受到了…,回来后常常独座案前静思遐想,绣片服饰的图案与色彩占据着我的大脑,那是一个让人神往的世界。盛装的苗族姑娘美丽而端庄充斥着我的内心,我醉了,我怔了,不能自拔。
走进苗乡,随处可见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画卷。
《静静的竹林》7.4x8cm
盛装的苗族姑娘们美若天仙,朴实、美丽、端庄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造化。然而深入苗乡才知道姑娘们的刺绣服装全是她们自己独立完成。姑娘们从十岁起开始学习纺织、挑花、刺绣的本领。她们盛装上的所有图案,包括衣领、衣袖、衣背、衣边、围腰、飘带、鞋袜、鞋垫全都绣满图案,这些图案是她们在同男人一样劳作之后抽时间完成,着实令我佩服,让我感动。我走进苗乡看到最多,感触最深的画面就是姑娘们三、五成群在房前屋下,聊声不断笑声不断手中却在忙着飞针走线的场景。姑娘们不但为自己绣,结婚育子后还有为孩子绣。勤劳朴实的苗族姑娘构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形象。如果说当初被绣片打动是我的内心与绣片产生共鸣的话,此时则是朴实的苗族姑娘的内心与我这自然造化沉淀已久的内心产生里强烈的文化撞击,表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冲动产生了,作品《清水丽人》展现我面前,苗族一个朴实美丽的民族,一个神秘的民族,一个在我的画笔下时常出现的民族,一个带给我创作灵感的民族,怎能让我不表现。经过一番了解思考后,创作作品诞生了。
《盛装》cmxcm
在苗族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美丽的故事,美丽的祖训;同时苗族人民还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以雷公山为中心的苗岭被苗族人民称为“至亲的慈父”,山下的清水江被苗族人民称为“至亲的乳母”;这山水相伴,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却是始终不渝默默的哺育着苗族儿女。美丽的雷公山山林茂密、花草丛生、禽兽珍贵还有一些珍奇的药材。秀丽可爱的清水江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一个在江上打鱼的渔夫,儿子被江底恶龙抢走,渔夫为找儿子潜入龙潭,发现儿子已死在洞中,悲愤之极用火镰放火把恶龙烧死,并把它剁成数段。顿时烟雾弥漫,清水江两岸一片荒凉。这天,一位妇女带着儿子摸到江边洗衣服,孩子用洗衣的棒槌当船在江面上玩耍,边玩边唱“咚咚哆,咚咚哆…”随着声音烟雾慢慢散去,大地由暗转明,太阳也出来了,苗民赶到江边发现了烧死的恶龙漂浮在水面。从此,风和日丽,风调雨顺,好日子又回到了清水江畔。从那时起,人们每年便用仿棒槌式的龙舟进行赛龙船集会,祈祝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被奉为慈父、慈母的雷公山和清水江,赐予了苗族人民最善良、最朴实、最真切、最直观的智慧,所有这一切在他们的服饰中都集中展现,美丽的服饰取自于他们的生活空间和历史演变,它是一种物化的精神寄托,它是一个与大自然最亲近的美的集合体。
《清水丽人》15xcm
文化的撞击产生冲动,《清水丽人》的创作,源于我对苗族的深入了解,对苗族姑娘的朴素美丽,对她们的心灵手巧太熟悉太了解了;美丽的清水江的美丽的传说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太强烈,面对画稿画中形象一个一个地在画笔下流淌在画面上显现,大大小小相互错落,动态特点各具特色。审视画稿时我惊奇的发现,画面中的形象组合俨然是苗族妇女的一个成长史,从幼女到孩童,从织绣到盛装,从吹笙女到做母亲在画面中全面展开,每一个形象都代表着苗族妇女的一个成长阶段,众多的苗族妇女汇聚在一起就像美丽的清水江养育着苗族人民,这一出发点的表现体现在画中人物服装上蓝色的使用,把湛蓝的江水颜色浓缩到了人物身上。画中锦鸡的设计缘于苗族的一个传说:勇敢的小伙,上山打猎将收获的锦鸡送给了姑娘,姑娘仿着锦鸡上的色彩和图案,绣出美丽的刺绣作品用于装饰服装从此苗族刺绣便留传下来。画面中的锦鸡的设计和苗族姑娘相伴和谐自然,共生共融,也是苗族的一个写照。画面背景的设计,选自苗族做幔帐用的巨幅绣品,刺绣中的图案都是能给苗族人民带来好运的吉祥物,动物植物,大鸟小鸟,花朵蝴蝶比比皆是。此幅作品的色彩设计,选择的是古朴典雅沉稳悠扬,这是古老纯朴民族的色彩旋律,使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质,也是善良灵巧的苗族妇女的一个写照。
心灵的撞击产生的反响是强烈,连续的,在我的画笔下反映苗族的作品接二连三,尤为表现表现妇女的作品让我自悦,因为我觉得它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是《盛装》和《苗族少女》。
《盛装少女》xcm
走进苗族之后才了解苗族妇女的银佩饰也很有学问。盛装苗女的银饰,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头饰、银项圈、银胸饰、银手镯、银耳环等等,苗族的银饰是代代相传的,通常是母亲传给女儿。物质化的苗族银饰与它的服装图案一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头饰包含有: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耳环、银童帽等。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等。首饰包括手镯、银戒指。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另外还有脚饰。银饰所包含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其特点与刺绣上的图案有着相同的作用,就是物化的神话意识、图腾崇拜意识、宗教巫术意识以及情感中的求偶和祈福意识。经这一番深入了解,在苗绣服装的衬托下银饰愈发的熠熠生辉,欣赏银饰的层次上升了,《苗族少女》就是在这熠熠生辉的银饰种脱颖而出的。《盛装》表现也是苗族少女,她安详、安静,朴实、美丽、端庄身着盛装,身后是与它相伴长大的纺织工具,背景图案来自苗族刺绣图普鹡宇鸟,苗族传说中蝴蝶生下十二颗蛋,被鹡宇鸟经过十五年的孵化,分别孵化出龙、虎、牛、人等,鹡宇鸟在刺绣中频繁出现,是因为苗族人民认定它是吉祥鸟,它可以让本族多子多福,象征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至今日,植于我心中的苗族的山山水水,活灵活现的苗族少女,似一股股热浪冲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放不下手中的画笔,多年的牵挂,多年的向往、游历的情思在我笔下延伸,同时一个声音回响在耳边“一个民族的强盛是最终的强盛”。
艺术家简介
韩振刚
年生于北京,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年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北京工笔画会副主席,西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法制办书画协会顾问。作品数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国家级大展,并多次获奖。代表作品有《清水丽人》、《雪域丽人》、《苗女》、《京郊秋韵》等。在权威核心期刊多次发表论文及作品,出版专著与画集多部。